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章 空气与生命阶段性测试卷(3.4-3.6)
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
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该颗粒物从外界到达肺部的“旅程”顺序正确的是( )
A.?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B.?口腔→喉→咽→气管→支气管→肺
C.?鼻→气管→咽→喉→支气管→肺?????????????????????????D.?口腔→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2.下列实验设计中,不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A.???????B.?????????C.??????????????D.?
3.下列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B.???C.?????????D.?
4.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制CO2 , 不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装置是(?? )
A.??B.??? ????C.???????????D.?
5.在右图所示装置中,有四支充满不同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拔开塞子时,试管中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A.?空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
第5题图 第6题图
6.小张用足量的盐酸、石灰石反应,并尝试直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CO2 . 你认为小张(?? )
A.?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 , 因为CO2可溶于水
B.?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C.?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D.?选择A、B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b可收集到一瓶CO2
7.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a、b是通过人体的呼吸运动实现的????????????????????B.?过程c、d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C.?与血管甲相比,血管丙内的血液含有更丰富的氧气??D.?血管乙处是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大地方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8.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时,液态CO2立即变成气态CO2 , 喷洒在燃烧物火焰上灭火时, 对此过程的有关解释错误的是(?? )
A.?CO2降低了空气中氧气含量?????????????????????????????????B.?CO2由液态变气态时,从周围吸热
C.?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D.?CO2由液体变气体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9.下列是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的图解,此过程中能发生气体交换的地方是( ??)
空气 呼吸道 肺泡 血液 组织细胞.
A.?①和②????????????????????????????????B.?③和④????????????????????????????????C.?①和③????????????????????????????????D.?②和④
10.如图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甲到乙时,膈肌收缩,呼气?????????????????????????????B.?从乙到甲时,膈肌舒张,吸气
C.?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D.?吸气开始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
11.如图为蔬菜大棚内一天24小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一天当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 )
A.?0点???????????????????????????????????B.?6点 ???????????????????????????????????C.?12点???????????????????????????????????D.?18点
12.图中曲线是不同温度下测得的光合作用效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曲线所给出的正确信息是(? )
A.?当温度一定时,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B.?当光照强度一定时,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C.?当光照强度大于Q时,温度是限制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
D.?当光照强度小于P时,温度是限制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3.若将某植株一片叶的主脉切断(如图中甲),另一片叶两面都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如图中乙),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光照4小时.取下两叶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A,B,C三个部位一般不会呈现蓝黑色的是( )
A.?只有A,B??????????????B.?只有A,C???????????????????C.?只有B,C???????????????????D.?A,B,C都是碘液颜色
14.如图曲线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N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B.?MP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C.?MN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D.?NP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15.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要对图甲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处理方法如图乙所示。图乙中小烧杯内盛放液体A,大烧杯内盛放液体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A,B都是清水?????????????????????????????????????????????B.?液体A,B都是酒精
C.?液体A是清水、液体B是酒精???????????????????????????????D.?液体A是酒精、液体B是清水
二、填空题(共6题;共20分)
16.?(1)下列氮肥含氮量由高到低是排列顺序是:________? (用序号表示).
常见氮肥 ①NH4NO3 ②NH4HCO3 ③CO(NH2)2
相对分子质量 80 79 60
(2)治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的一种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装置.使NO和CO反应生成N2和CO2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3)有机物中碳氢化合物可用CxHy表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xHy+(x+)O2xCO2+H2O.判断等质量的①CH4 , ②C2H2 , ③C2H4 , 三种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用序号表示)
第18题图
17.将洗净的鸡蛋壳(主要成分是CaCO3)放在一个玻璃杯中,往杯中加入少量稀盐酸,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杯口,可观察到的现象是(1)________,(2)________。
18.下左图是人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变化的示意图,下右图是平静吸气和呼气的胸廓变化示意图。
(1)在上左图的e点处,肺内气压比大气压________(选填“高”、“低”或“相等”)。
(2)当胸廓由A状态结束到B状态结束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可用上左图中的________段(用左图中的字母表示)表示。
19.如图所示是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请回答:
(1)已知A是体内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则A的名称是________。在A中与气体交换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其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特征是________。
(2)毛细血管与细胞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必不可少的过程是________。试想一下:若毛细血管中O2要进入体内某细胞中,则O2浓度要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内的O2浓度;而若体内细胞中CO2要进入毛细血管,则CO2浓度要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毛细血管内的CO2浓度。
20.如图(瓶口均密封),D、E阀门关闭,B中有水且长有绿色植物。
(1)B装置中的绿色植物放在阳光下,它能进行________作用,写出此生理过程的反应式:________。
(2)根据所学知识并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了增强B中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过程,可以打开阀门D,向A中迅速加入________和稀盐酸。
(3)将B装置遮光,放在暗处24小时,此时绿色植物进行的主要生理活动是________作用,写出此过程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4)一段时间过后,可采取什么措施证明上题过程的产物?________。
21.将盆栽扶桑枝条上一叶片的主脉切断。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后,取下该叶片脱色,加碘液处理,叶片的上半部呈棕黄色,下半部呈蓝黑色.这个实验结果表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 。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26分)
22.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次序已打乱),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1→3→2→________→5(用上图中的数字序号排列);
(2)如果操作步骤完全正确,那么在上图 5 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用下列装置探究“绿色植物呼吸过程中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其操作设计如下:①将整套装置放在温度较低的暗室中;②通过A装置鼓入适量的空气;③静置一定时间后取出观察。请分析回答:
(1)A装置可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B装置可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
(2)标志本探究活动成功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
(3)若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上述设计进行操作,没能观察到预期的现象,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
(4)若要在上述实验中,同时探究“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有没有影响”,则应如何设计?________。
24.?某校九年级(3)班的几个同学利用鸡蛋壳制取二氧化碳并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1)B处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D处烧杯中________?(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
(4)写出A处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四、解答题(共4题;共24分)
25.小明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将一个充满CO2的试管倒立于其中。
(1)观察到的现象有a .;b. 。
(2)若将水槽内的水换成澄清石灰水,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为 。
26.在两个密闭的钟罩内各放入一只鼠,保证供给鼠足够的食物和饮水,另在A罩内放一盆绿色植物。据图回答问题。如果将此装置放在阳光下,哪个钟罩内的鼠会先死亡?为什么?
27.如图所示曲线A表示某种蔬菜的一张叶片光合作用每小时合成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光照强度为E时),曲线B表示该叶片呼吸作用每小时分解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据图回答:
(1)曲线ab段表明________。
(2)菜农在光照强度为E的温室内栽培该种蔬菜,温度最好控制在________℃左右。
(3)当温度在35 ℃时,该叶片内积累的有机物的质量是________毫克。
(4)若要提高温室栽培蔬菜的产量,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________
28.为确定影响化学反应速度快慢的因素,小明选取成分相同的大理石碎屑、块状大理石两种样品(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各6克,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每2分钟读取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记录的前18分钟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大理石碎屑生成的CO2的质量/克 0 1.45 1.75 1.98 2.18 2.30 2.36 2.40 2.40 2.40
块状大理石生成的CO2的质量/克 0 0.45 0.80 1.10 1.36 1.60 1.81 1.98 2.11 2.20
(1)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图中哪一现象可判断反应结束?________。
(2)结合表格分析,6克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最多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________;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________。
(3)当反应进行到18分钟时,块状大理石中有多少克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A 3. B 4.B 5. C 6. C 7. D 8. A 9. D 10. D 11.D 12. C
13. B 14. B 15. D
二、填空题
16.③①②;2CO+2NO2CO2+N2;①③②
17.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上出现浑浊
18.(1)低(2)bcd
19.(1)肺;肺泡;布满毛细血管,壁薄,具有弹性(2)扩散作用;大于;大于
20.(1)光合;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2)石灰石
(3)呼吸;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4)向C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打开阀门E
21.水分
三、实验探究题
22. (1)7→4→6
(2)遮光部分不变色,未遮光部分变蓝色
(3)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且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23.(1)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除尽
(2)装置D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暗室的温度较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较弱,产生的二氧化碳太少(合理均可)
(4)另设一套和图中完全一样的装置,将其放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其他操作相同,最后观察比较两个装置中的现象
24.(1)溶液变为红色(2)Ca(OH)2+CO2═CaCO3↓+H2O(3)下层;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4)CaCO3+2HCl=CaCl2+H2O+CO2↑
四、解答题
25. (1)试管内液面上升|试管口处变为红色
(2)试管口处变浑浊,试管内液面上升|CO2+Ca(OH)2=CaCO3↓+H2O
26.B钟罩内的鼠会先死亡。因为A钟罩内的植物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供给鼠呼吸。
27.(1)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积累有机物(2)20(3)0
(4)晚上适当降低温度,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28.(1)容器内不再产生气泡(或电子天平的示数不再变化)
(2)2.40克;查表可知,大理石碎屑完全反应生成2.40克CO2 , 而块状大理石与其质量、成分都相同,所以完全反应后也能生成2.40克CO2
(3)解:18分钟时块状大理石生成CO2的质量为2.2克。设此时块状大理石中发生反应的CaCO3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 CO2↑
100 44
x 2.2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