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环境问题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晏学飞 · 著第一节 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治理好这些环境问题,首先要确定其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一、我国的人口现状这么庞大的人口对环境会产生什么影响?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人类生存所需要的食物来源中,耕地上的农作物占88%。
目前,全球人均约0.26hm2。但由于非农用地增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原因,促使人口增加与土地资源减少之间的越来越尖锐,人口增加对土地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大约有5亿人口处于超土地承载力的状
人口过载对生态环境,特别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威胁巨大。2.对水资源的压力
人口增加,用水量就会相应增加,同时污水也相应增加,人均水资源就必然会减少。
要维持生活水准,则需要开采更多的水资源,造成水资源缺乏日益严重,甚至导致水荒。
人均年可用水量1000-2000m3的国家被列为水资源紧张国家。全球现有100多个国家缺水,其中有4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十几个国家发生水荒。3.对能源的压力
能源为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需。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据统计,1850-1950之间的100年间,世界能源消耗年均增长2%。而20世纪60年代之后,发达国家能源消耗年均增长率为4%-10%,出现能源危机。为了满足对能源的需求,除了矿物燃料外,木材、秸秆、粪便等都成了能源,给生态环境增加了压力。发展中国家的燃料有90%来自于森林,造成森林资源的严重破坏。4、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人口增加,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为了满足需要,人们违背自然规律的制约,不断进行势在掠夺性开发,使得越来越多的森林受到破坏。森林的大肆砍伐,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问题。5、环境污染加剧
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使污染物的总量增大。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影响了环境的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加剧了环境污染,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人口增长和开垦土地之间的关系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114个国家有关土地面积、草地面积、森林面积以及淡水总量等6项自然资源总量综合排序中,我国排在第8位,并且其中有几项还名列前茅,但是人均占有上述各项自然资源的数量就明显退居后位;
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1/3;人均耕地还在继续减少
我国的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是世界人均的1/4;
人口增长过快,还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同时,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治理的成本和难度∴ 导致环境问题的最核心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怎么办?1982年 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2001年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
经30年努力,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之列。相应措施1、控制人口增长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是:
(不包括港、澳、台)
2005年 人口总数控制在13.3亿以内
2010年 14亿以内
21世纪中叶 总数达峰值(近16亿)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从而基本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中国究竟多少人才合适?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李小平的观点是: 中国的长远的人口目标应该确定为:100年后应力求降到8亿并力争更低的水平,无论如何不应高于10亿,200年后降到3亿左右的水平,至多不高于5亿。8-10亿的中国生活质量不可能有多麽美好;3-5亿的人口数量,人民生活和山川景色才真正有可能“令华夏子孙竟折腰”。 计划生育政策晚婚
晚育
少生
优生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4、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学习目标】1、过早出现的漫天黄尘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专家就此提出: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增大,将成为今后沙尘暴的新动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与人为的高强度经济活动有关,如对沙漠边缘荒地的开垦;
②沙尘暴强度不断增大是土地沙漠化的大面积扩展的标志;
③要抑制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
④植树、种草、加大防护林的建设和加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是防沙的最好途径;
⑤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A.①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D2.在哪一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
A.1982年 B.1985年
C.2001年 D.2005年
3.生态农业最大的特点是
A.能量的多级利用 B.物质的循环再生
C.废物资源化 D.生物相互依存AA4、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生物圈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减轻对生物圈的压力,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项事物结构
以禽类、蛋类为主
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
C. 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主
D. 以猪等家畜的肉类为主巩固与提高5、近十几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 性别比例适当
C. 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6、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是调节( ),措施要达到的目的是降低( )
种群密度 B. 年龄组成
C. 性别比例 D. 出生率DA近5年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
2002年——“让地球充满生机”;
2003年——“水——20亿生命之所系”;
2004年——“海洋兴亡,匹夫有责”;
2005年——“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2006年——“沙漠和沙漠化”。6.5是世界环境日我国人口的现状与前景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4.23亿。
1963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5.37亿。
1973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7.13亿。
1983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8.02亿。
1993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9.14亿。
2006年,现在:13.09亿。
注:历次人口统计数据均不包括香港、澳门及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