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习题精选(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习题精选(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5-22 07:1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单选题
网络预约鲜花,例如:“花点时间”和“每周一花”等,是指送花人利用网络订购鲜花,网络电商直接把花送到手中,是鲜花销售的新形式。回答下列1-2题。
1.网络预约鲜花能够实现并且大面积普及主要原因
A.科学技术的发展
B.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和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
C.种植技术的改变
D.劳动力成本降低
2.网络预约鲜花与传统的鲜花店面销售方式相比.
A.增加了商业网点销售的成本????B.促进了技术革新和产品的升级换代
C.营销环节减少,销售成本降低???D.使生产企业不必致力于开拓市场
读“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3-4题。

3.关于交通条件对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城市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②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不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③交通线的发展对城市形态没有什么影响④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4.图示城市早期沿运河发展,历史上商业贸易很繁荣,但后来发展速度明显变慢,其原因是( )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B.商人大量外迁
C.长江水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
5. 宝鸡中学某同学在网上购买了产自于上海的文具和衣服,此行为和活动涉及的地域联系方式有( )
A.信息联系 商贸联系????????B.科技联系 商贸联系
C.生产协作联系 科技联系??????D.信息联系 生产协作联系
读“株洲市略图”,回答6-7题。

6.从城市略图中可以看出
A.城市的空间形态主要沿铁路延伸
B.城市的空间形态沿垂直于铁路延伸的方向延伸
C.城市的空间形态主要受地形的影响
D.城市的空间形态主要沿河流延伸
7.株洲市城市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发生了改变???????B.交通方式和线路发生了变化
C.国家城市发展的政策发生改变???D.当地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下图为北京市大型建材商城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8-9题。

8.关于图中所示北京建材商城分布及原因的正确叙述是
A.二、三环路沿线,接近城区
B.五环路与放射状道路的交汇处,交通便捷
C.三、四环路沿线,有大面积停车场
D.多建在居民区小内,方便日常购物
9.近年北京建材商城有向五环路以外扩展的趋势,其最主要原因是
A.分散城市功能??????????B.五环外的基础设施更完善
C.缓解市区交通压力????????D.城市外环道路的不断扩展
10. 关于交通运输布局对商业网点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受交通影响,平原地区商业网点密度比山区大
?②城市中心的商业区布局原则是市场最优,与交通条件无关
?③一些商业网点建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高速公路沿线是因为市场最优
?④交通线的变化能够引起乡镇的兴衰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近年来在政府的引领下,浙江农村出现了“互联网+”新的运营模式,浙江多地农村涌现特色农产品基地,简称农特基地,形成上游农产品生产—中游农产品加工—下游农产品销售和旅游等全产业链集聚。读图,完成11-12题。

11.近年来农村出现特色农产品基地主要得益于
A.气候变化????????????B.河流整治
C.交通便利????????????D.互联网和农业的结合
12.新的运营模式
A.增加产品库存?B.增加销售环节?C.依赖信息联系?D.增加销售成本
13. 下图表示长三角地区由铁路网构成的“z”字形都市圈发展地带,交通运输的发展对都市圈的影响主要有

A.对宁波城市的发展弊大于利
B.加强城市间的联系与协作,促进区域的共同发展
C.减少城市化的费用,使自然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D.顺应全球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趋势,加强国际合作
下图为某地区商业点大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14-15题。

14.该地区商业网点的形成最不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政治????B.山地????C.河谷????D.交通
15.若该地区商业网点是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
A.甲乙????B.乙丙????C.乙丁????D.甲乙丙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图,清末起,在杨庄镇、安池镇、后峪子村等地逐渐形成有规律的赶集日,其中杨庄镇集日为逢3、逢7,安池镇为逢4、逢8,后峪子村为逢1、逢6。20世纪80年代以后,杨庄镇集日慢慢变为逢3、逢5、逢7。读图回答16-17题。

16.与周围村落相比,后峪子村成为集市点的原因是 ( )
①基础设施完善 ②该村等级高,服务种类多 ③地理位置优越 ④交通通达度高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7.20世纪80年代以后,杨庄镇集日由逢3、逢7慢慢变为逢3、逢5、逢7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安池镇消费能力下降???????B.乡镇政府的影响
C.杨庄镇交通条件改善???????D.杨庄镇服务范围缩小
二、综合题
18.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简述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


(2) 指出福建省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表现。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地某传统美食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自从沿线高速公路建成后,以经营该传统美食为主的餐饮业在甲地逐渐衰落,而在乙地日趋兴盛。下图示意区域中心城市M至甲地的交通线。

分析高速公路建成后,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在甲地与乙地此衰彼盛的原因。

































【答案】
1.B????2.C????3.D????4.C????5.A????
6.A????7.B????8.C????9.D????10.C????
11.D???12.C????13.B???14.A????15.A????
16.D???17.C????
18.(1) 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增加,站点增多,密度增大;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沿海地区及其与中西部之间的交通线明显增多,交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为主的省级综合运输网。 (2)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
19. M市为主要食客源地;高速公路快捷、方便,吸引M市的更多食客;高速公路在乙地有出入口(乙地来往M市远比甲地方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馆在乙地开设更多,名气渐盛;而甲地因交通相对不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逐渐衰落。







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