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第5章 第2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单元 第5章 第2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5-22 12:0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示意图说出神经系统的组成,并通过实验理解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功能。(重点)
2.通过观察示意图,说出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区别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重点、难点)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善于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神经系统的学习是初中生物的重点也是难点,本节课又是学好神经系统的的基础,内容较为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游戏、自制教具、多媒体,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参与游戏、充分讨论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本节课从视频“花样滑冰”导出,优美的舞姿、高难的动作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完成,导入新课。通过“蒙眼猜物”的游戏让学生体会分析出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功能,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借助自制教具--“神经元”掌握神经元的结构、分析神经元的功能,抓住了重点;同样利用自制教具--“神经”与“神经纤维”便于学生说出“一条神经纤维和一条神经“的区别,突破了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确神经元结构的特殊性与其具有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相适应的。
课前准备:
制作教具:神经元(材料:卡纸、电线、透明胶带、铁丝、剪刀、铅笔),神经纤维和神经(材料:钳子、电缆线);课堂游戏材料用具:字典、玻璃茶杯、布艺文具盒、长布条(或红领巾);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2分钟
播放视频:
导入:默契的配合、优美的舞姿、高难度的动作,都表现出运动员具有一定的协调性和平衡性。我们不是运动员,但同样具有一定的协调和平衡能力,这些功能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完成,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学生认真看视频,认真听讲,初步感知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比如骑车、跑步等。
通过视频展示花样滑冰运动员优美协调的身姿,创设情境,导 入新课。
展示目标
1分钟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读标识标
明确学习目标
寓教于乐
体验新知
14分钟
知识点一:神经系统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引入:人体的八大系统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那么神经系统是怎样组成的呢?具有怎样的功能呢?
一.自主学习
多媒体展示图片,请大家阅读课本第81页及图3.5-5示意图。
学生自学后,请同学回答出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小游戏加深对神经系统各部分功能的理解。
二.学生活动
小游戏:蒙眼猜物
材料用具:字典、玻璃茶杯、布艺文具盒、长布条(或红领巾)
游戏规则:找一位同学上台,用长布条蒙上眼睛,用手去触摸摆在课桌上的物品:字典、玻璃茶杯、布艺文具盒,大声说出你摸到的物品的名称,并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教师说明:游戏非常简单,任何一个同学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但是引出的问题需要大家好好的思考,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下列问题:
1.作出正确判断的是神经系统的哪一部位?
信息是怎样由手到达这个部位的?
2. 在判断物品名称的过程中,脑与脊神经起到什么作用?

【教师引导】
作出准确判断的并能作出分析的结构是“脑”,所以脑可以接收信息,分析信息,发出指令。
借助于神经系统示意图说明,用“手”触摸物品,“脑”作出正确的判断,由“手”到“脑”脊神经起到了传递信息的作用。
三.师生总结:
中枢神经系统:主管接受、分析、综合体内外环境传来的信息,发出指令;周围神经系统:能够传递信息
温故 学生回忆学过的其他各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自学 学生自学课本,并说出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
活动
学生游戏:摸到物品说出判断理由:
玻璃茶杯判断理由:圆柱体、玻璃质、光滑等。
字典:长方体、纸质,有张页等。
讨论
小组讨论后得到答案:
1.脑;神经的传递
2.脑:接收信息、分析信息、发出指令的作用;
脊神经:传递信息的作用。
由学过的人体的其他系统引出神经系统,使学生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神经系统的组成。
小游戏的材料是学生熟悉的学习用品 好找,游戏规则也很简单,关键是游戏引出的问题,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体会领悟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的功能,同时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具展示
层层推进
约16分钟
过渡:神经系统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呢?我们先来了解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知识点二: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
引入:我们知道构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而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细胞)。
思考:与其他细胞相比,神经细胞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一.自主学习
神经元上的突起称作什么?有什么功能?请大家阅读课本第82页及图3.5-6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
二.小组合作
利用自制教具“神经元”模型,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说出神经元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
共同探究
学生回答出神经元的结构组成,然后多媒体展示 。
【教师点拨】胞体就是细胞体,里有细胞核等结构;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
教师:神经元是由胞体和突起组成,你是如何辨别树突与轴突的?
问题一:树突和轴突有什么不同?
教师:什么是神经纤维什么是一条神经?你是如何区分一条神经纤维和一条神经的呢?我们可以借助自制教具“神经纤维”和“神经”进行辨别。
问题二:怎样区分一条神经纤维和一条神经?

自制教具 自制教具
神经纤维) (一条神经)
【教师强调】借助于教具学生很容易区分出“神经纤维与神经”和“髓鞘与结缔组织膜”
教师:结构特点总与其功能相适应,比如小肠的特点有利于吸收、肺泡的特点有利于气体交换,而神经元上有很多的突起,你能根据神经元的结构特点分析出神经元的功能吗?
问题三:根据神经元的结构特点说出神经元的功能?
【教师点拨】神经元的树突能够接受刺激,同时会产生一种能够传导的生物电,我们把这种能够传导的生物电叫做神经冲动,然后由树突传给胞体再传给轴突,所以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教师:在“蒙眼摸物”游戏中,同学的手能接受刺激,并把这种神经冲动传递给脑,肯定不是一个神经元完成的,而是有许多神经元共同完成,那么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怎样建立联系的呢?
问题四: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怎样建立联系的呢?
【教师点拨】由一个神经元的神经末梢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直接传给胞体。
四 教师总结
人体的亿万个神经元之间纵横交错,相互联系,从而形成贯通全身的信息传递网络---神经系统。如果人的神经系统某部分受到伤害会使人体失去协调性。
为什么脊髓受伤会导致下半身失去知觉,无法运动?下节课我们将会继续学习:脊髓的结构与功能。
观察
学生观察后回答:神经元上有很多突起。
自学
学生自学课本
活动
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说出神经元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自制教具)
神经元
探究
问题一:
学生思考回答:树突呈树枝状,数量较多;轴突较长,往往只有一条。
问题二:
学生思考先回答神经纤维和神经的定义,然后小组之间进行讨论。
借助于教具学生很容易讨论出它们的区别:
轴突(长的
神经 树突)
纤维
髓鞘
许多神经
纤维
神经
结缔组织膜
问题三: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神经元有很多突起,轴突和有的树突很长,有利于信息的传递。
问题四:
学生思考得出结论:树突 胞体
轴突 神经末梢 ,然后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以此类推。
拓展
学生看图片,根据实际病例了解脊髓受伤对生命活动调节的影响。
对比展示植物细胞、红细胞、肌肉细胞、神经细胞让学生在比较中识别神经元,初步感悟神经细胞与其它种类细胞的异同。
在讲解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过程中, 由结构到功能,层层设疑,环环相扣,引导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 。借助自制教具--“神经元”掌握神经元的结构、分析神经元的功能,抓住了重点;同样利用自制教具--“神经”与“神经纤维”便于学生说出“一条神经纤维和一条神经“的区别,突破了难点。
让学生明确神经元结构的特殊性与其具有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相适应的。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为下节课“脊髓”的学习埋下伏笔。
课堂小结
约2分钟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你的学习目标完成了吗?
学生回答

回顾总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当堂达标
约10分钟
当堂达标
A类
1.神经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它们是(  )。
A.脑和脊髓 B.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C.胞体和突起 D.神经纤维、脑和脊髓
2.中枢神经系统是由(  )组成的。
A.脑和脊髓B.脑神经和脊神经
C.脑和脑神经D.脊髓和脊神经
3.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神经中枢 B.神经元
C.神经 D.细胞体
4.神经纤维是指神经细胞的(  )。
A.较短的突起 B.较长的突起
C.较短的突起和较长的突起
D.轴突或长的树突及套在外面的髓鞘
5.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元是神经细胞 
B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C.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功能。 
D.神经元上的树突就是神经末梢。
B类
6.根据神经元的模式图回答问题。
(1)神经元又叫___________,是构成神经
系统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
(2)图中的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3)神经元也具有细胞基本结构,细胞核位于【 】_______内。
(4)轴突或长的树突及套在外面的_________构成神经纤维。

学生独立限时完成,尽量做到当堂批改,当堂纠错,达到“当堂清”的效果。

分析交流,展示答案:
1. B
2. A
3. B
4.D
5. D
6.(1)神经纤维,结构,功能
(2)胞体,轴突,树突,神经末梢
(3)1,胞体
(4) 髓鞘
考察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做题的规范性与答题速度。 尽量做到当堂完成,当堂面批,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中枢神经系统
组成 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突起
基本单位 神经元 胞体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参与游戏,寓教于乐。通过“蒙眼猜物”的游戏让学生体会、分析出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功能,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2. 自制教具, 事半功倍。借助自制教具--“神经元”掌握神经元的结构、分析神经元的功能,抓住了重点;同样利用自制教具--“神经”与“神经纤维”便于学生说出“一条神经纤维和一条神经“的区别,突破了难点。
新改版的教材,也许是为了降低难度,删去了“神经冲动”的概念与“神经元里的信息的传递方向”的有关内容,但我个人认为“神经冲动”的概念有利于学生对神经元功能的理解,“神经元里信息传递方向”的讲解,有利于对神经系统各部分功能的理解掌握,只要老师能够巧妙生动的加入以上知识点学生还是能够理解掌握的,使本节知识更完整。不知各位专家老师们意下如何?
3.概念教学,形象生动。“神经元”“神经末梢”“神经纤维”“神经”“神经冲动”的容易混淆、不易理解的概念,利用模型,进行对比,更为形象具体,易于理解掌握。
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