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 人为什么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人体的免疫功能
1、能说出人体三大防线的组成及功能。
2、找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异同,并理解抗原和抗体的关系。
3、理解人体免疫的概念、功能以及免疫异常的表现。
学习目标分析与讨论1.图中所示的人体结构在防御病原体入侵时,分别
起到了什么作用?
2.皮肤的完整性对人体有什么重要意义?保护阻挡、清除、杀灭细菌等作用阅读教材105-106页“与生俱来的免疫力”。
你能发现哪些新知识?第一道防线组成:功能:皮肤和黏膜杀菌、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溶解病菌、吞噬病菌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小 结人体与生俱来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第
一
道
防
线第
二
道
防
线非特异性免疫1.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要住在严格消毒的病房里进行治疗,这是因为被烧伤的皮肤( )。
A.得不到营养
B.失去了保护作用
C.不能调节体温
D.失去了接受刺激的功能学以致用B2.受伤的哺乳动物经常用舌去舔伤口,对伤口愈合有一定作用,这是因为唾液中( )
A.含抗生素,有杀菌作用
B.含唾液淀粉酶,有消化作用
C.含淀粉酶,有杀菌作用
D.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学以致用D流行性腮腺炎分析讨论结合课本107页第一段,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腮腺炎病毒与抗原之间是什么关系?什么是抗原?
2.什么是抗体?抗体是怎样产生的?该病毒就是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抵抗该病原体的物质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A 异型血
B 疫苗
C 移植他人的皮肤、器官
D 移植自己腿部的皮肤
E 病原体
F 引起人过敏反应的药物、食物ABCEF下列属于抗原的是:拓展提升抗原侵入身体的病原体或异物(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或异物)外来的成分是病原体或异物分析讨论3.当侵入人体的腮腺炎病毒被清除后,抗体也随之消失吗?
4.当腮腺炎病毒再次侵袭时,原来的抗体还能清除他们吗?为什么?没有。能。因为患过腮腺炎的人,体内保留有抵抗腮腺炎病毒的抗体,当腮腺炎病毒再次侵袭时,体内的淋巴细胞会产生更多的抗体,从而起到防御和免疫的作用。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脾脏免疫细胞: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人体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后天获得的,只能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阅读课本107页第二段,
你能发现哪些新知识?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免疫类型特性(是否专一)非专一性专一性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形 成病原体范围人体与生俱来对多种病原体
都有防御作用后天获得只针对某一特定的
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第一道、
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包括的防线弱强作用强弱对比归纳
1、什么是免疫?
2、免疫的功能?
2、免疫功能异常有几种情况?(阅读教材107页第三段,
自主学习并思考下列问题)概念: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们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为什么烧伤病人用自己的健康皮肤进行自体移植易被自身免疫系统接受,而从异体移植来的皮肤常常被接受者所排斥?防御自我稳定免疫监视相关链接1.防御功能过强:
→过敏、排斥
2.防御功能过低:
→反复感染
3.自我稳定功能异常:
→自身免疫疾病
4.免疫监视功能弱:
→肿瘤形成免疫异常小结人体的免疫功能第一道防线:皮肤和粘膜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杀菌物质
吞噬细胞非特异性免疫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特异性免疫免疫防御自我稳定免疫监视抗原抗体小结达标测试1.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白细胞吞噬痢疾杆菌
B.吞噬细胞吞噬死亡的白细胞
C.皮肤能阻挡病原体的入侵
D.被猫咬后注射狂犬疫苗
2.某人患过天花病后,在也没有患天花,原因是体内产生了相应的( )
A.抗原 B.溶酶体 C.抗体 D.淋巴液
3.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的保护作用 B.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C.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
D.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DCC连 线4.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和腺细胞,能够黏附异物(包括病菌),形成痰,排出体外,从免疫的角度看,这属于( )
A.第一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B.第二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C.第一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D.第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5.给婴幼儿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预防脊髓灰质炎,下列有关该疫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人体来说是抗原
B.能直接杀死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C.对人体来说是抗体
D.直接参与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CA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