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人教版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单元测试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 人教版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单元测试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5-24 07:4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测评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7·浙江杭州高二检测)森林界线简称林线,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 ℃以下)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林线海拔分布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夏季风 D.海陆位置
2.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主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石漠化 B.乙地——沙漠化
C.丙地——水土流失 D.丁地——土地次生盐渍化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分析,纬度越高,热量条件越差,林线越低。第2题,丙地位于黄土高原,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答案:1.A 2.C
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表,据此完成第3~4题。
年 份
1955
1965
1975
1985
1995
2000
2005
荒漠化面
积/万公顷
67
69
71
89
197.26
257.8
262.2
3.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②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 ③过度放牧,草场被破坏 ④过度开垦,土地退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
①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均实行退耕还林 ②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 ③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植 ④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第3题,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③④属于人为原因;①②属于自然原因。第4题,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西北地区降水稀少,发展灌溉农业易造成土地盐碱化,进而加剧荒漠化。
答案:3.B 4.C
(2017·河南郑州高二检测)甘肃永昌县喇叭泉林场,位于石羊河一级支流西大河流域中段,是永昌县北部的主要生态防护屏障。但20世纪90年代开始,树木随着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而大量死亡。2003年起,林场在规划改造区域,实施外围乔木、灌木和内部枸杞、沙棘(白榆)配置(如图)的林带建设。据此完成第5~6题。
5.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能源短缺,过度砍伐
B.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加
C.西大河上游人口、经济规模扩大
D.植被新陈代谢,群落自然更替
6.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明显影响是(  )
A.可开垦耕地面积增加
B.荒漠化范围缩小
C.区域土壤肥力增加
D.固定的沙丘再度被激发或活化
解析:第5题,喇叭泉林场位于干旱区,植被依靠地下水生存,上游引水过多,林场来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致使树木死亡。第6题,树木大量死亡,使绿洲北部的生态安全屏障整体防护功能大幅度衰退,林地内原已固定的沙丘再度被激发或活化,流沙开始南侵,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向南扩大,区域土壤肥力降低。
答案:5.C 6.D
(探究创新题)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黄泛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开封市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提高了经济效益,但大面积种植加剧了当地的风沙活动。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图。据此完成第7~8题。
起垄种植红薯
7.黄泛平原的泥沙主要来自(  )
A.内蒙古高原西部 B.黄土高原
C.裸露的黄河河床 D.太行山区
8.开封市大面积种植红薯加剧了当地风沙活动,主要原因是(  )
A.春季翻土起垄,导致土层更疏松
B.过度种植,加剧了干旱
C.大面积种植,导致森林植被破坏
D.冬春季节,大风天数多
解析:第7题,黄河携带来自黄土高原的泥沙冲积形成黄泛平原。第8题,开封市大面积起垄种植红薯,加剧了风沙活动,其主要原因是春季翻土起垄,导致土层更疏松,容易遭风沙侵蚀。
答案:7.B 8.A
读我国生态问题分布示意图,完成第9~10题。
9.关于图中生态问题的描述,可信的是(  )
①A区域的生态问题主要是土壤侵蚀,引起的主要原因是风力作用 ②B、C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B区域的危害更为严重 ③D区域的生态问题可能引发石漠化 ④B、C两区域生态问题不同,C区域的危害更为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生态环境脆弱区北多南少 ②生物多样性锐减南方地区相对严重 ③图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④图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人口活动较活跃的地区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第9题,图中B、C两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都是土壤侵蚀,B所在的南方低山丘陵区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更严重。D区域位于云贵地区,生态问题可能引发石漠化。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多样性锐减南方地区相对严重;人为原因是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答案:9.B 10.C
(2017·湖南长沙高二检测)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地区农民构筑的草方格沙障景观图。读图,完成第11~12题。
11.农民构筑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
A.削减风力,截留水分 B.增加旅游景观
C.防治土地盐碱化 D.提高粮食产量
12.沙产业是指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景观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向沙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下列适合在该地区发展的沙产业有(  )
①沙生中药材产业 ②沙区生态经济林产业 ③沙区粮食产业 ④沙漠旅游休闲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第11题,构筑草方格沙障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起到削减风力的作用,沙障由草扎制而成,所以能截留水分。第12题,沙漠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不宜发展耗水量大的粮食生产,可以发展耐旱的沙生中药材产业,发展沙区生态经济林产业及沙漠旅游休闲业。
答案:11.A 12.B
土地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及遭海水侵灌的海滨低地区域。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第13~14题。
13.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地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
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的破坏
解析:第13题,根据图中提供的经纬度数值及地理事物的轮廓,可以判断a为宁夏平原。该地降水少,气候干旱,蒸发比较旺盛,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引用黄河水灌溉,但由于采用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引起土地的盐碱化。第14题,b地处于黄土高原地区,为农牧过渡地带,人类活动强度大,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严重,造成土地荒漠化。
答案:13.C 14.D
(2017·湖南长沙模拟)下图为西南某地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5~16题。
15.与原始生态林相比,现橡胶林(  )
A.蒸发量减少
B.下渗量减少
C.径流总量增多
D.气候更加湿润
16.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涵养水源能力变强
B.土壤肥力下降
C.生物多样性增多
D.自然灾害减少
解析:第15题,读图可知,橡胶林蒸发量和地表径流量比原始生态林大,下渗水量则会减少;径流总量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从这个角度考虑径流总量不一定增多;由于橡胶林降水减少了,蒸发量增大,气候会更加干燥。第16题,破坏原始植被,加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旱涝灾害频繁。
答案:15.B 16.B
(2016·湖南岳阳高二检测)亚马孙雨林是功能强大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但雨林生态系统又是非常脆弱的。据此完成第17~18题。
17.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不包括(  )
A.雨林生物循环旺盛,土壤养分很少积累和补充
B.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C.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丰富,植被破坏后,很快可以恢复
D.雨林地区降水丰沛,淋溶作用强烈
18.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  )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
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
解析:第17题,热带雨林地区光合作用强烈、生物生长迅速、生物循环旺盛,促使这一地区生物有机残体在地表很快被分解,并迅速被植物吸收,不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和补充,雨林土壤一般很贫瘠,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而地上的植物又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雨林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使地上的植被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第18题,设立国际基金,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解决了当地的贫困问题,较好地协调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答案:17.C 18.A
(2017·陕西西安高二检测)河西走廊属甘肃省率先脱贫奔小康的地区,也是西部开发的热点地区。在经济发展中资源利用不合理,防护林网建设速度滞后。民勤县在20世纪50年代种植的沙枣林迄今已有近一半死亡,从而导致风沙肆虐频繁,土地荒漠化严重。为此,甘肃省委、省政府近年提出要“再造河西”。现在,河西走廊各地紧锣密鼓地实施再造工程。据此完成第19~20题。
19.沙枣林死亡的原因可能是(  )
A.土地盐碱化严重
B.沙枣林不适合在当地栽种
C.滥砍森林,过度樵采
D.林带过大过密,林水矛盾突出
20.“再造河西”需首要解决的问题是(  )
A.大力开荒
B.开发资源
C.发展交通
D.完善生态体系
解析:第19题,沙枣树具有生存力强、抗旱、抗风沙、耐盐碱、耐贫瘠等特点。西北地区生活能源短缺,故过度樵采,乱砍滥伐,导致沙枣林的面积越来越少。第20题,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因此完善生态体系成为该地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答案:19.C 20.D
(2017·江西南昌高二检测)读非洲红树林分布图,完成第21~22题。
21.红树林在南回归线的大陆西岸缺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光照
C.距海远近 D.洋流
22.下列不属于红树林生态效益的是(  )
A.固岸护堤 B.调蓄洪水
C.防风消浪 D.净化海水
解析:第21题,读图可知,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有红树林分布,西岸缺失红树林与纬度无关;图中南回归线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光照强,不是红树林缺失的原因;东岸与西岸距海远近没有差异;西岸受寒流影响,海水温度低,不适宜红树林生长。第22题,红树林的生态效益包括固岸护堤、防风消浪、净化海水等。红树林分布在沿海地区,属于海防林,不能调蓄洪水。
答案:21.D 22.B
23.(新课标理念题)某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下图是几位同学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水土流失一般的分布规律为坡度小的地方,受雨面积大,径流量大,但流速小,侵蚀程度较小;随坡度增大,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当坡度大于40°~50°,受雨面积小,虽然流速大,但径流量小,侵蚀程度较小。所以图中坡度小于20°时,单位面积产沙量应该较小,当坡度大于20°时,单位面积产沙量增大迅速,当坡度未达到40°之前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图中只有曲线①符合题意。
答案:A
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分布示意图,完成第24~25题。
24.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有关湿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B.大力开垦湿地,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
C.降解污染物,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
D.调蓄洪水,防治自然灾害
25.下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正确的是(  )
①将林地和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②在洪水多发地退垸还湖 ③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 ④在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第24题,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生态意义重大,不能任意排干开垦。第25题,林地和草地不能随意开垦;陡坡修梯田易造成水土流失。
答案:24.B 25.B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0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说出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2分)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我国在该地区进行的巨大生态工程建设为              。(4分)?
(3)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外力作用形式是(  )(2分)
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
C.冰川作用 D.波浪作用
(4)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是?
       。(2分)?
解析:我国荒漠化的土地分布较广,不同地区荒漠化的成因不同,西北地区主要是风力作用形成的。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自然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原因主要是夏季多暴雨,土质疏松,人为原因是人类活动造成植被破坏。
答案:(1)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使植被破坏严重。
(2)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三北”防护林工程
(3)B
(4)夏季多暴雨;土质疏松;植被破坏
27.(2017·广东广州高二检测)(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非洲,由于土质退化,大片的农田和放牧地区正在消失。在撒哈拉沙漠南部边缘地带,近50年来已有约64.7万平方千米肥沃的土地变成了沙漠,这片土地的面积相当于索马里的国土。由于已无法使现有的农田提高质量,非洲农民被迫通过砍伐森林或利用更不适合耕种的土地扩大生产。非洲每年大约有4.9万平方千米的森林消失,这主要是人们开垦农业用地造成的。非洲破坏了农村地区的环境,但并没有使经济得到有效的发展,也没有减少原本贫困的现象。
材料二 非洲的人口约有十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5%,自然增长率为2.4%,位于世界各大洲之首。
(1)目前非洲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有哪些解决措施?(4分)
(2)非洲的粮食问题是如何产生的?(5分)
(3)农民砍伐森林或过度开垦荒地扩大生产,造成了哪些严重的后果?(2分)
解析:第(1)题,针对非洲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应该“对症下药”提出解决措施。第(2)题,非洲粮食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以及干旱频发等。第(3)题,过度开垦和乱砍滥伐会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问题。
答案:(1)人口、粮食与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2)人口增长过快、毁林毁草开荒和过度放牧;长期沦为殖民地,遭受殖民统治,限制粮食生产;在热带草原气候影响下,若干季长,湿季短,形成旱灾,粮食减产或绝收。
(3)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2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图1为库布齐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位置示意图。
图1
材料二 库布齐沙漠东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裸岩,这种岩石成岩程度低,沙粒较大,沙粒间胶结程度差,结构强度低,遇雨即溃,逢风即散。
材料三 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内蒙古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引起了世界关注。图2为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示意图。
图2
(1)裸岩对当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有                          ;           ;                。(4分)?
(2)与巴丹吉林沙漠相比,库布齐沙漠治理的有利条件有                ;               。(4分)?
(3)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的核心环节是        ,该模式在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有              、                 、                             。(6分)?
解析:第(1)题,从材料二中可知,裸岩容易被风化侵蚀变为颗粒,成为沙漠形成的物质来源,“遇雨即溃”使沿河地带容易发生水土流失,“逢风即散”容易形成沙尘暴。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库布齐沙漠离黄河近,便于引水灌溉;从两个沙漠的位置看,库布齐沙漠位置相对偏东,降水相对多一些。第(3)题,从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示意图中可以明显看出甘草种植是该模式的核心环节。甘草可以用来生产药品、保健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产品加工可以带动就业,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和谐;种植甘草等还可以固沙,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答案:(1)岩石容易风化侵蚀,成为沙漠形成的物质来源 易发沙尘暴  沿河地带易产生水土流失
(2)降水量略多,植被易成活 离黄河近,引水灌溉方便
(3)甘草种植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当地经济(制药业、农牧业、旅游业)的发展 带动就业,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9.(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五大热带雨林分布图。
材料二 在茫茫的中国南海上,南海诸岛的一片片绿色雨林,如同荒漠上的绿洲。南海诸岛年降水量在2 000~3 000毫米,多大风天气,特别是夏秋两季还常受台风影响,台风风力狂虐,裹挟暴雨。由于岛屿成陆时间不长,土壤受海水影响盐分含量高,加上海拔低、面积小,植物独立演化的条件相对较差,因此植物习性与大陆雨林不同。岛上的植被呈环状分布,高低有致,内部是高大的麻枫桐林,外侧是灌木植物带,最外侧是沿着海岩的低矮草本植物带。
(1)墨脱位于29°N附近,是中国最北的热带雨林分布区,请分析原因。(4分)
(2)简要回答南海诸岛热带雨林的生态意义。(3分)
(3)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相比,分析南海诸岛热带雨林的特点及原因。(8分)
解析:第(1)题,墨脱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海拔相对较低,热量条件好;西南季风沿谷地深入,带来印度洋的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丰沛,因此形成了热带雨林分布区。第(2)题,南海诸岛热带雨林为众多动物提供栖息地,为海洋生物提供食物,有利于生态平衡。森林有保护土壤、促成土壤形成的功能。第(3)题,南海诸岛成陆时间短、面积小、海拔低、地势起伏小,所以热带雨林生物量小,物种数量少;蒸发旺盛,土壤盐分高,植物耐盐碱、耐旱;多大风天气,植物抗风能力强。
答案:(1)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热量条件好;西南季风沿谷地深入,带来印度洋的水汽,降水丰沛。
(2)为众多动物提供栖息地;为海洋生物提供食物;保护土壤(促成土壤的形成)。
(3)特点:生物量小;物种数量少;耐盐碱(耐旱);抗风能力强。
原因:成陆时间短、面积小;海拔低,地势起伏小;土壤盐分高;多大风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