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6-04 09:20:24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新知导入新知导入管道通新知讲解课前自学回顾变红色变蓝色不变色(无色)变红色1.酸碱指示剂新知讲解课前自学回顾2.酸的化学性质:
(1)酸与指示剂作用;
(2)酸与较活泼的 反应;
(3)酸与 反应;
(4)酸与 发生中和反应。金属金属氧化物碱新知讲解课前自学回顾3.碱的化学性质:
(1)碱溶液与指示剂作用;
(2)碱溶液与某些 反应;
(3)碱与 发生中和反应。非金属氧化物酸新知讲解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目的】
1、认识常见酸的化学性质,认识其特征。
2、认识常见碱的一些性质。
3、通过探究,认识酸碱中和反应。 探究一下酸、碱的各项化学性质新知讲解【实验用品】
试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
铁架台(带铁圈)、坩埚钳、胶头滴管、火柴。
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
石蕊溶液、酚酞溶液、pH试纸、生锈的铁钉。新知讲解 注意:
酸和碱具有腐蚀性,实验时应注意安全!实验一:常见酸的化学性质1、酸与较活泼的金属 反应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镁、锌和铜。
然后加入约2mL稀硫酸,观察现象。新知讲解剧烈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较为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Mg+H2SO4===MgSO4+H2↑Zn+ H2SO4===ZnSO4+H2 ↑Mg+2HCl===MgCl2+H2↑Zn+2HCl===ZnCl2+H2 ↑无现象实验一:常见酸的化学性质新知讲解2.取两个生锈的铁钉放入两支试管中,
然后加入约2mL稀盐酸,观察现象。
当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锈去掉变得光亮时,
将其中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取出,洗净。
继续观察另一支试管中的现象,
过一段时间将铁钉取出,洗净。
比较两支铁钉。2、酸与生锈的铁钉反应新知讲解生锈的铁钉与盐酸生锈的铁钉与盐酸铁钉变光亮时取出铁钉变光亮后继续观察新知讲解原理:Fe2O3+6HCl=2FeCl3+3H2O
Fe+2HCl=FeCl2+H2↑淡黄色溶液浅绿色溶液气泡新知讲解3、酸与碳酸钠、石灰水反应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碳酸钠固体、石灰石。
然后加入约2mL稀硫酸,观察现象。Na2CO3+2HCl=2NaCl+CO2↑+H2O 迅速出现大量气泡,
碳酸钠逐渐溶解消失有二氧化碳生成出现大量气泡,
碳酸钠逐渐溶解消失有二氧化碳生成CaCO3+2HCl=CaCl2+H2O+CO2↑新知讲解 在试管中加入约2mL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然后再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现象:
①出现蓝色絮状沉淀,溶液变成无色。
②蓝色絮状沉淀溶解,溶液变成蓝色。结论:
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产生不溶于水的蓝色沉淀,氢氧化铜不溶于水,但可以溶于盐酸中。实验二:常见酸的化学性质新知讲解 (1)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几滴酚酞溶液。
插1根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
(2)然后边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边用玻璃棒搅拌。
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观察现象。
(3)取实验(2)的溶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一滴稀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现象。实验三:中和反应新知讲解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再滴入盐酸,溶液变为无色紫色溶液原理:NaOH+HCl=NaCl+H2O新知讲解问题与讨论1、利用上面的反应可以清除金属制品表面的锈,除锈时能否将金属制品长时间浸在酸中,为什么?不能,如果将金属制品长时间浸在酸中,铁锈被除去后,铁钉表面就会冒出气泡,这是因为铁与酸发生反应。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新知讲解问题与讨论2、根据实验现象,在实验室为什么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不用稀硫酸。因为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石灰石与稀硫酸的反应。所以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就会停止。
不用碳酸钠。因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时速度过快,不容易控制反应过程,不利于收集气体。
不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有强挥发性,可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得到的二氧化碳不纯。3、中和反应中,步骤(3)的目的是什么?检测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是否完全反应完成。1、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稀硫酸与锌反应可制得氢气
B.稀硫酸可用于除铁锈
C.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
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氢气
2、石蕊、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是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的溶液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石蕊溶液变为蓝色 B.无明显现象
C.生成无色气体 D.石蕊呈紫色课堂练习CAC3、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如图是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
(1)请你在编号②、③处各填入一种物质.②是   ;③是   ;
(2)根据图可以总结出稀硫酸的五个化学性质.请你写出编号①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
(3)若编号④的物质是盐.请你写出符合编号④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课堂练习BaCl2+H2SO4=BaSO4↓+2HCl铁氧化铜硫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板书设计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一、实验目的
二、分组实验
1、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2、常见碱的化学性质
3、中和反应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单元
第7章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认识常见酸的化学性质,认识其特征。
2、认识常见碱的一些性质。
3、通过探究,认识酸碱中和反应。
重点
加深对酸碱的性质的认识。
难点
提高学生的动手观察总结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食醋、管道通介绍。
观看图片、阅读文字。
这样的引课比较有趣自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饱含热情地参与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教师】学前回顾
1、酸碱指示剂。
2、酸的化学性质。
3、碱的化学性质。
【教师】实验目的:
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实验用品:
试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
铁架台(带铁圈)、坩埚钳、胶头滴管、火柴。
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
石蕊溶液、酚酞溶液、pH试纸、生锈的铁钉。
【教师】实验一: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活动 1、酸与较活泼的金属 反应
实验步骤: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镁、锌和铜。
然后加入约2mL稀硫酸,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①镁与稀盐酸:剧烈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
②锌与稀盐酸:反应较为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
③铜与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师生】共同总结
Mg+2HCl===MgCl2+H2↑
Zn+2HCl===ZnCl2+H2 ↑。
【教师】实验活动2:生锈的铁钉和稀盐酸的反应
实验现象:①铁锈消失,铁钉变亮,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②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
【师生】共同总结
稀盐酸可以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也可以和某些金属反应。
【教师】 实验活动3、酸与碳酸钠、石灰水反应
实验步骤: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碳酸钠固体、石灰石。然后加入约2mL稀硫酸,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①碳酸钠与稀盐酸:迅速出现大量气泡,
碳酸钠逐渐溶解消失。②石灰水与稀盐酸:出现大量气泡,碳酸钠逐渐溶解消失。
反应原理:Na2CO3+2HCl=2NaCl+CO2↑+H2O
CaCO3+2HCl=CaCl2+H2O+CO2↑。
【教师】实验活二:常见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现象:①出现蓝色絮状沉淀,溶液变无色 。②沉淀溶解,溶液呈蓝绿色
【师生】共同总结
实验结论: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蓝色沉淀,
氢氧化铜不溶于水,但可以溶于盐酸。
【教师】实验三 :中和反应。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几滴酚酞溶液。插1根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
(2)然后边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边用玻璃棒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观察现象。
(3)取实验(2)的溶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一滴稀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现象。
【教师】问题与讨论
1、利用上面的反应可以清除金属制品表面的锈,除锈时能否将金属制品长时间浸在酸中,为什么?
不能,如果将金属制品长时间浸在酸中,铁锈被除去后,铁钉表面就会冒出气泡,这是因为铁与酸发生反应。
2、根据实验现象,在实验室为什么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
不用稀硫酸。因为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石灰石与稀硫酸的反应。所以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就会停止。
不用碳酸钠。因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时速度过快,不容易控制反应过程,不利于收集气体。
不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有强挥发性,可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得到的二氧化碳不纯。
【课堂练习】
1、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稀硫酸与锌反应可制得氢气
B.稀硫酸可用于除铁锈
C.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
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氢气
【答案】C
【解析】实验室用稀硫酸与锌反应可制得氢气;氧化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硫酸铁和水,稀硫酸可用于除铁锈;稀释浓硫酸时不能把水直接注入浓硫酸中,防止局部产生沸腾;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可用来干燥氢气。故选C。
2、石蕊、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是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的溶液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石蕊溶液变为蓝色 B.无明显现象
C.生成无色气体 D.石蕊呈紫色
【答案】AC
【解析】A、氢氧化钙的溶液显碱性,遇石蕊能够使石蕊变蓝;
B、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钙的沉淀;
C、碳酸钠与硫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产生气泡;
D、石蕊遇到硫酸时会变红色,因为硫酸的溶液显酸性。
3、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如图是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

(1)请你在编号②、③处各填入一种物质.②是   ;③是   ;
(2)根据图可以总结出稀硫酸的五个化学性质.请你写出编号①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
(3)若编号④的物质是盐.请你写出符合编号④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答案】(1)铁(或Fe);氧化铜(或CuO);
(2)硫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BaCl2+H2SO4=BaSO4↓+2HCl(合理均可)
【解析】(1)含有亚铁离子的溶液显浅绿色,所以稀硫酸是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含有铜离子的溶液显蓝色,所以硫酸水与氧化物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
(2)根据稀硫酸加入指示剂后变红,说明是在稀硫酸中滴加石蕊,从而说明了硫酸可使石蕊变红;
(3)硫酸可与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对应的酸,与氯化钡反应的方程式是:BaCl2+H2SO4=BaSO4↓+2HCl,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分组自主回顾。
学生观察,分组合作实验。
学生归纳总结。
学生观察,分组合作实验。
学生独立完成。
培养学生分组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课堂小结
分小组交流,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实验收获。
谈体会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板书
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一、实验目的
二、分组实验
1、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2、常见碱的化学性质
3、中和反应
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练习
1、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
A. H2O B. NaHCO3 C.Ca(OH)2 D.H3BO3
2、下列关于浓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易挥发 B.有腐蚀性 C.无吸水性 D.密度比水小
3、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
4、将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下列预测可能不正确的是(  )
A.铁钉表面将产生气泡 B.铁钉表面将很快出现铁锈
C.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D.溶液质量将增加
5、石蕊、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是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的溶液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石蕊溶液变为蓝色 B.无明显现象
C.生成无色气体 D.石蕊呈紫色
6、下列物质变化中只有加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Mg→MgSO4 B.KOH→KCl C.Fe2O3→FeCl3 D.CaCO3→CO2
7、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碱溶液一定显碱性,显碱性的也一定是碱溶液
B.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也一定是中和反应 C.施铵态氮肥时不可以配合呈碱性的草木灰一起使用
D.大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最好先用干布擦拭,再用水冲,最后涂氢氧化钠溶液
8、氢氧化钠离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义种相同的粒子是( )
A.H+ B.OH- C.H2O D.H
9、向盛有一定量Ba(OH)2 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至过量,下列图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加入稀硫酸的质量 B.加入稀硫酸的质量 C.加入稀硫酸的质量 D.加入稀硫酸的质量
10、下列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1)在河道上设置拦污网拦截漂浮垃圾,是应用了   操作。
(2)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它起干燥作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服用含碳酸氢钠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1、根据碱的四条化学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______色;
(2)图中的X代表一类物质,则X为____________(填物质类别),请写出符合性质③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碱溶液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都含有__________。
12、硫酸和盐酸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盛有   的试剂瓶。
(2)从微观角度看,硫酸和盐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
(3)在盛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写出把硫酸转化为盐酸的化学方程式   。
(5)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 49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废铁屑起反应,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   t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碱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A为氧化物,B属于盐,C属于碱,D是酸,故选C。
2、【答案】B
【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腐蚀性、不挥发,密度比水大,溶解放热的性质,故选择B。
3、【答案】C
【解析】A、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H2SO4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其它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属于酸的通性,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属于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H2SO4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其它酸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的通性,故选项错误;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其它酸滴到白纸上不能使纸变黑,不属于酸的通性,故选项正确;
D、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硫酸能与镁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其它酸也能与镁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属于酸的通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C。
4、【答案】B
【解析】A、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铁钉表面将产生气泡,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能与稀硫酸反应,在酸性环境中铁钉不易锈蚀,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每56份质量的铁完全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由质量守恒定律,溶液质量将增加,故选项说法正确。
5、【答案】AC
【解析】A、氢氧化钙的溶液显碱性,遇石蕊能够使石蕊变蓝;
B、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钙的沉淀;
C、碳酸钠与硫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产生气泡;
D、石蕊遇到硫酸时会变红色,因为硫酸的溶液显酸性。
6、【答案】C
【解析】A、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溶液和氢气,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不加入酸就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钾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但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钾,不一定加入酸就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
C、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氧化铁只有与稀盐酸反应才能生成FeCl3,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故选项正确;
D、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但高温下分解也能生成二氧化碳,不加入酸就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
7、【答案】C
【解析】A、碱性溶液不一定都是碱,如碳酸钠的溶液呈碱性但碳酸钠是盐不是碱,A不符合题意; B、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B不符合题意; C、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使用,会产生氨气,降低肥效,C符合题意; D、浓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不慎沾到皮肤上,先用干布拭干,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答案】B
【解析】碱性溶液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均含有氢氧根离子(OH-)。故选B。
9、【答案】D
【解析】A、向盛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烧杯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溶液的pH逐渐减小,恰好反应时pH为7,继续滴加稀硫酸,pH继续冲减小,不符合题意; B、向盛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烧杯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被氢离子消耗,逐渐减少,直至为零,不符合题意; C、向盛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烧杯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反应开始就产生沉淀,逐渐增加,氢氧化钡完全反应后,不再增加,不符合题意; D、向盛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烧杯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反应没有开始溶液有水,烧杯中水的质量开始不为0,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答案】(1)过滤。
(2)CaO+H2O=Ca(OH)2。
(3)NaHCO3+HCl=NaCl+H2O+CO2↑。
【解析】(1)过滤能把不溶于水的固体从水中分离出来,在河道上设置拦污网拦截漂浮垃圾,是应用了过滤操作。
故填:过滤。
(2)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故填:CaO+H2O=Ca(OH)2。
(3)服用含碳酸氢钠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是因为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故填:NaHCO3+HCl=NaCl+H2O+CO2↑。
11、【答案】(1)红; (2)酸,NaOH+HCl=NaCl+H2O; (3)氢氧根离子
【解析】(1)碱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2)氢氧化钠是一种碱,能与酸碱指示剂、某些非金属氧化物、酸和某些盐反应,所以X应是酸,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3)碱溶液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12、【答案】(1)浓盐酸;
(2)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H+;
(3)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变成蓝色;CuO+H2SO4═CuSO4+H2O;
(4)H2SO4+BaCl2═2HCl+BaSO4↓;
(5)7.6
【解析】(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
(2)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所以硫酸和盐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H+;
(3)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变成蓝色,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4)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l2═2HCl+Ba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