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百万牧鸡牧鸭治蝗增收行动牧草 蝗虫 牧鸡
牧鸭第三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学习目标:1、概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特点及
研究意义。
2、以碳循环为例,阐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的过程和特点。学习活动一: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草兔鹰这条食物链共有几个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其他消费者利用分解者利用一、能量的来源和去向呼吸第一营养级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第
二
营
养
级第一营养级流入兔体内的化学能呼吸其他消费者、分解者利用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流入鹰体内的化学能呼吸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其他消费者、分解者利用小结 能量流动的方式:输入是
指生产者把太阳能以化学
能的形式进行固定的过程;传递是指
能量从一个营养级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的过程;散失是指各营养级生物自身
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散失
能量的过程。每一营养级都含有输入
、传递和散失的过程。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光能,各级消费者的
能量来自上一个营养级。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有三
个去向:一是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
量,供生命活动需要;二是随排泄废物、尸体等
流入分解者中去;三是有一少部分能量,通过食
物链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
的。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
动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也越多。所以,生物所处
的营养级越高,所能获得的能量就越少,个体的
数量就越少。二、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观
察
思
考1、指出每个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和去向。
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能否逆向流动或者
循环流动?
3、一般情况下,为什么营养级越
高,生物的数量就越少?自主学习:1、生态系统的能量从哪里来?如何进入生物界? 太阳能,生产者的光合作用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从哪里开始?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途径是什么?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4、能量流动的特点及传递效率?单项流动,逐级递减;
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流动概念: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输入、传递、散失的过程。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能量金字塔:若每个营养级获取的能量全部用于增加体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则如果使D鱼体重增加1kg,最多需浮游植物约 。1000kg问题一:为什么0.5Kg青菜的价格要比0.5Kg鸡肉便宜?问题二:用0.5Kg青菜喂鸡,能不能使鸡长0.5Kg肉?思考 假设你流落在不毛的荒岛上,随身尚存
的只有少量的玉米和一只母鸡,那里除了能饮
用的水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以下哪种生存
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
1. 先吃鸡,然后吃玉米
2. 先吃玉米,然后吃鸡
3. 用玉米喂鸡,然后吃鸡
4. 用玉米喂鸡,先吃鸡蛋,然后再吃鸡三、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物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能量流动原理的应用大棚阳光农作物促进鸡人猪粪便、废弃物食用菌下脚料沼气池(微生物发酵)下脚料沼渣、沼液沼气(燃料)生态农业实例生态农业是能
获得较高的经
济效益、生态
效益和社会效
益的新型现代
化农业。从能
量角度看,是
因为:(1)大
棚的利用提高
了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2)实现了能量的
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小结)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是依次递减 的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能量流动的途径: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的研究意义及应用: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能量的散失: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有一部分通过呼 吸作用等散失了营养级越高获取的能量越少能量流动是单向的,是不可逆向或循环的学习活动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
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
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就完成了一个循
环过程,我们称之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概念:2、类型:碳循环、氮循环、水循环。3、特点:周而复始,物质重复利用。通过物质循环,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无机
环境也得到了不断更新。碳在大气圈和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二氧化碳如何从无机环境进入
生物群落?在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形式存
在的碳如何沿着食物链传给
下一个营养级?生物群落中的碳以什么途径回归大气圈?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什么持续增加?二氧化碳、有机物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通过捕食关系主要是呼吸作用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观察思考1、参与碳循环
的生理过程主
要有哪些?
2、请对照图
示描述碳循
环过程。碳以_______________的形式
进行循环的。二氧化碳1、参与碳循环的生理过程主要有哪些?光合作用、呼吸作用。2、请对照图示描述碳循环过程。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储存
在植物体内;动物通过直接或间接地
以绿色植物为食,使含碳的有机物进入
动物体内;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
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动植物死亡后,其尸体被细菌、真菌等分解者分解,碳又以二氧
化碳的形式进入无机环境。有些动植物被埋藏在地下形成化石燃
料,其中的碳经过燃烧变成二氧化碳被释放到大气中。“温室气体”是指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从图中你能看出减轻温室效应的措施吗?阅读课本P66页完成下表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区别与联系逐级递减,单向流动周而复始,可循环流动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1、能量的固定、存储、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
合成和分解等过程。2、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
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
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
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课堂小结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光合作用输入食物链传递呼吸作用散失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1、在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中,贮存能量最多的成分是( )。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分解者A2、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
为c, 则a、b、c之间的关系是( )。
A. A = b + c B. a > b + c
C. a < b + c D. c = a + bB当堂达标4、森林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构成一条食物链。如果黄雀增加体重10克,按理论计算,最多需要蝉( )。CA.10克 B.100克
C.1000克 D.10000克C3、假设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00%,按20%传递效率计算,第三营养级和三级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应为( )。
A.4%和4% B.0.8%和0.8%
C.4%和0.8% D.10%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