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亚夫军细柳课件(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周亚夫军细柳课件(4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17 12:1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7张PPT。第24课
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新课导入学习目标1.了解司马迁及《史记》的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重点)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学习运用对比刻画人物的方法。(难点)
3.学习周亚夫忠于职守、刚正不阿的精神,认识这种精神的现实意义。(重点) 司马迁(约前14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历史学家、文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另有《悲士不遇赋》《报任安书》等。作者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前104—101)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既是历史巨著,又是杰出地传记文学。鲁迅赞《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原称《太史公书》,到了唐代才称作《史纪》。全书一百三十篇,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部分组成。相关知识汉文帝即位之后,跟匈奴贵族继续采取和亲政策,很长一段时期内,双方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后来匈奴单于听信了汉朝奸细的挑拨,跟汉朝绝交。公元前158年,匈奴单于起兵六万,侵犯上郡和云中,汉文帝派三位将军带领三路人马去镇守抵抗:将军刘礼驻扎在霸上,徐厉驻扎在棘门,周亚夫驻扎在细柳。为了鼓舞士气,汉文帝亲自入营慰劳将士,本文讲的就是这件事情。背景材料棘 彀
弩 辔
胄 嗟
曩 被
车骑 诏
祝兹 作揖(jí)(gòu)(nǔ)(pèi)(zhòu)(jiē)(nǎng)(pī)(zhào)(jì)重点字注音(zī)(yī)入:侵入边:边境备:防备之:到 直:径直约:规定重点词语解释徐:慢慢地兵:兵器揖:行礼介,铠甲。胄,头盔。称谢:告诉说军:驻军军:军队军:军营 军:军队使:派遣使:使臣 诏:皇帝的命令诏:通告劳:慰劳劳:慰问,犒劳。文帝之后六年(1),注释:(1)文帝,汉高祖刘邦之子刘恒,公元前180至公元前157年在位。吕后死后,周勃等平定诸吕,在位期间,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地税、赋役和刑狱,使农业生产有所恢复发展,又削弱诸侯势力,以巩固中央政权。旧史家把他与景帝统治时期并举,称“文景之治”。??后六年即公元前158年。走进课文匈奴大入边(2)。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3),军霸上(4) ;祝兹侯徐厉为将军(5),军棘门(6);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7),军细柳(8);以备胡。注释:
(2)入边:侵入边境。?
(3)宗正:掌管皇族事务的官员。??
(4)军:名词用作动词,驻军、驻扎。霸上:地名,一作“灞上”,因地处霸水西岸高原而得名,在今陕西西安东。??
(5)祝兹侯:封号。??
(6)棘门:地名,原为秦宫门,在今陕西咸阳东北。??
(7)河内守:河内郡的郡守。河内,郡名,进河南北部地区。守,郡守,是汉代郡一级的行政长官。 译文: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将军周亚夫第一段简明地介绍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开端,交待了边境的紧张形势和刘、徐、周三军的驻地。 上(特指皇帝)自劳军?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已而之(到、往)细柳军,军士吏被(同“披:,穿着)甲,锐兵刃,彀(张开)弓弩,持满。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兵器锐利,开弓搭箭,弓拉得如满月一般,戒备森严。天子先驱至,不得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即将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上乃使(派)使(使者,使臣)持节(符节, 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营垒)门。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凭证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规定),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皇上也只好按住缰绳,让马慢慢行走。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双手抱拳行礼)曰:“介(铠甲)胄(头盔)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到了大营,将军亚夫手持兵器,长揖到地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能跪拜,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天子为动(被感动),改容式车(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使人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皇上被感动了,脸上的神情改变了,俯身靠在车前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第一层:从“上自劳军”——“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写细柳营军容严整,常备不懈。第二层:从“先驱曰:‘天子且至’”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写细柳营军纪严明,连天子也不例外。第三层:从“至营——成礼而去”,写细柳营军礼严谨,一丝不苟。 小结第二段写周亚夫在细柳营严格治军。 作者用了较多的笔墨从正面、侧面较详细地来描述刻画细柳营威赫森严的军容,和一丝不苟的军纪。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了。刚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被俘虏的,至於周亚夫,岂能被侵犯?”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先前)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第三部分:写汉文帝深明大义,赞叹周亚夫治军严格。1.文章通过文帝劳军的场面塑造了周亚夫的形象,文帝是如何评价周亚夫的?真将军问题探究治军严格、刚正不 阿、恪尽职守、不卑不亢军容严整
军纪严明
军礼严谨 “君子直言直行,不婉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 (君子坦荡,有什么说什么,不阿谀奉承别人而取得富贵,不违反做人原则而取得地位。)千军易得,
一将难求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将军令曰将军约画龙点睛有力烘托2.文中在塑造周亚夫形象时,都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呢?对比一:细柳军与霸上军及棘门军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不得入”“又不得入”“乃传言” ——军容严整,常备不懈,严阵以待,军纪严明。
“直驰入” ——军规松垮,守备松懈。 对比二:文帝及随从入营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天子乃按辔徐行” ——治军有方,令行禁止。 “直驰入” ——军纪松弛。 对比三:三营将领
“持兵揖”、“以军礼见” ——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将以下骑送迎” ——众将士受宠若惊,竭尽逢迎之能事。对比、衬托3.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上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借文帝之口再作对比,进一步衬托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一个场面两种手段三处对比真将军本文通过对汉文帝巡视、慰劳霸上、棘门与细柳军的场面描写,运用对比、侧面烘托等手法,展现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真将军”风范。
主旨归纳1.材料详略得当。
课文重点是塑造人物形象,材料的安排也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所以对匈奴入侵的背景只是一笔带过。同时对文帝在霸上、棘门犒军的情况也处理得很简单,重点描写了文帝在细柳犒军的情况,以突出周亚夫的“真将军”风范。写作特色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刻画人物。
本文重在描写周亚夫的“真将军”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3.语言明白、晓畅、简洁。
本文语言简洁、明了,把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加以刻画,感彩强烈。1.“细柳”、“细柳营”、“细柳兵”等成了后人用来比喻军纪严明的典故。2.“棘门霸上”则成了比喻军纪松弛的典故。 拓展延伸课堂小练1.下列各项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子之诏(zhào) 祝兹侯(zī) 彀弓弩(gǔ)
B.军棘门(jí) 介胄之士(zhòu) 按辔徐行(pèi)
C.曩者霸上(nǎng) 可袭而虏也(lǔ) 嗟乎(chā)
D.持兵揖曰(jí) 军士吏被甲(pī) 可得而犯邪(yé)B点拨:A.彀—ɡòu。C.嗟—jiē。D.揖—yī。2.下列各项中加线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使人称谢(感谢) 介胄之士(披甲戴盔) 传言开壁门(营垒)
B.军霸上(军队) 已而之细柳(到,往) 将军约(规定)
C.天子为动(感动) 吾欲入劳军(慰问) 天子先驱至(先行引导的人员)
D.上自劳军(上去) 天子且至(将要) 曩者霸上(先前)C点拨:A.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B.军:驻军、驻扎。
D.上:特指皇帝。3.对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自/劳军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B.天子/先/驱至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C.既出/军门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祝/兹侯徐厉/为将军A点拨:B.天子/先驱/至。
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祝兹侯徐厉/为将军。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节选自司马迁的《史记》,司马迁是西汉时期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
B.司马迁的著作有《史记》《悲士不遇赋》《报任安书》等。
C.《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D.鲁迅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史书共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C点拨:《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