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8张PPT。 听听母亲沉重的呼吸-----
才知道原来她是如此憔悴,
她已经承受不住孩子们无尽的索取而日渐消瘦。地球,我们只有一个!保护地球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关注全球生态环境的问题1、全球气候变化
2、水资源短缺
3、臭氧层破坏
4、酸雨
5、土地荒漠化
6、海洋污染
7、生物多样性锐减温室气体:CO2、CH4、N2O等。
形成原因:
危害:
(1)地球平均气温上升,全球气候变暖
(2)极地冰雪和高山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3)台风和飓风更加频繁使沿海平原盐碱化或沼泽化,农作物减产、物种灭绝、沿海城市内迁1、全球气候变化解决措施:
(1)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提倡植树种草,增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2)推进制定国际气候变化公约,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热量“进来容易出去难”2、臭氧层破坏污染物:氯氟烃类(氟利昂等)
破坏原因:
危害:
(1)地球上紫外线辐射增强
(2)人类的皮肤癌和白内障患病率上升
(3)植物的光合作用受抑制
(4)自然界生态系统失调和气候改变
3、酸雨(PH<5.6)气体: SO2、氮氧化物等
形成: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
危害:
(1)危害植物的叶、芽,使农作物
减产死亡
(2)破坏土壤、植被,使土壤酸化,
肥力降低
(3)使水体酸化,造成鱼虾死亡,
影响水生植物生长
(4)危害人体健康,引起肺水肿
腐蚀建筑物金属材料4、水资源短缺5、海洋污染赤潮发生原因:
环境污染造成海洋水体富营养化(根本原因)
危害:
赤潮生物分泌大量的毒素,使鱼虾贝等大量的死亡;
一些赤潮生物向体外分泌黏液,妨碍海洋生物滤食和呼吸,严重的会窒息死亡;
大面积赤潮挡住阳光,影响海洋生物光合作用,破坏食物链;
赤潮生物大量繁殖,消耗氧气,破坏水产资源
缺氧环境中,厌氧微生物继续分解,会加剧水质恶化;解决措施:
预防:
建立完善监管体系,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缓解或扭转海域富营养化
治理:
围拦阻隔,避免扩散;化学沉淀;物理过滤6、土地荒漠化7、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荒漠化酸雨海洋污染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的锐减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哪些呢?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1、概念: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
间接价值
潜在价值1、直接使用价值:(1)药用价值各种食物
五灵脂(活血化淤、止痛等药效)
青蒿素治疗疟疾
海螵蛸、蝉蜕等动物性药物(2)工业原料芦苇(造纸原料)
霍霍巴灌木(提炼油脂)(3)科研价值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4)美学价值旅游观光、激发文化艺术创作灵感2、间接价值如:森林和草地水土保持作用湿地蓄洪防旱、调节气候间接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重要的生态功能。草 → 鼠 → 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3、潜在使用价值: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我国特有的和古老的物种人为因素的四个方面:一. 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二. 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三. 环境污染四. 外来物种的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一)就地保护 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natural reserve)以及风景名胜区等,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海丰公平大湖候鸟自然保护区(二)易地保护是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如: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
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三)其他措施措施
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
利用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加强对珍惜、濒危物种的保护。
组织培养“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的科学道理。科学、合理、适时、适度地开发利用! 如: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防治环境污染等。(四)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四、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6月5日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相信在我们大家共同的呵护下,
地球的明天一定更加的美丽!1、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有这样优美的诗句,“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该诗句首先艺术地展现出了( )
A、生物的多样性 B、生物的适应性
C、生物的遗传变异性 D、生物的进化规律2、(多选)在进出口口岸,进出口检疫部门要对进口货物进行严格检疫,严格禁止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流入境内。若害虫流入境内后将( )
A、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有害生物种群数量将呈“J”型曲线增长
B、一般会缺少其天敌
C、对境内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D、不适应新环境,很快灭亡AABC白鳍豚
(Lipotes vexillifer)2006年12月13日,由瑞士人August Pfluger发起的长江考察结束,然而结果令人失望:考察团在为期6周的航行中未能找到一只白暨豚。在2007年的一次重新评估中,白鳍豚被贴上了灭绝标签。 白鳍豚是鲸类家族中小个体成员,在长江里大约生活了2500万年的白鳍豚,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至今的古老孑遗物种。你们现在只能在纪念币和博物馆里看到我了斯比克斯鹦鹉:Cyanopsitta spixii
在野生状态下,斯比克斯鹦鹉虽没有完全灭绝但已经少得不能再少。目前被人俘获的大约31只鸟是这种鸟能够存续下去的唯一希望不好意思, “相片”照得不好,但愿不会成为我们的“遗像”... 微型猪(Sussalvanius)世界上最小的猪,野猪的一种,主要生活在印度东北部。60厘米长,高约25厘米,成年猪不足10公斤。曾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大量存在,现在仅印度阿桑地区的玛纳斯国家公园拥有为数不多的几头。其基因与家猪的基因并无太大差别。“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僧海豹(Monachus monachus)
一种古老而稀有的海豹,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一生都在热带海域中生活的海豹。历史上僧海豹曾一度在加勒比海和地中海大量的繁殖,由于人类的狂捕滥杀,今天僧海豹在世界其它地方已难觅其踪,而仅仅在夏威夷群岛北部生存着一个不大的群体。这日子没法过了!!! 普陀鹅耳枥(CarpinusputoensisCheng) 现存1株。属桦木科落叶乔木,濒危种,国家1级保护植物,中国特有种。20世纪50年代在普陀山尚有数棵,后因开荒垦殖等原因遭到破坏。
华盖木(Manglietiastrum sinicum Law ) 现仅存6株 木兰科常绿乔木,稀有种,国家1级保护植物。华盖木为单型属,仅1个,且成株过于稀少,虽开花结果正常,但每果成熟的种子很少,在原生母树周围一直未见幼苗,天然更新能力很低。 让我们把历史的篇章翻回到17世纪,那个时候欧洲人刚刚发现美洲大陆没多久,大多数欧洲冒险家集中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北美洲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再陌生的世界,总会迎来无畏的探索者。
对第一批北美冒险者来说,这个世界是冷酷而无情的。
但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第一批北美冒险者艰难地熬过了第一个冬天。
当春天到来的时候,这些欧洲冒险者终于欢乐过来,他们发现了这个新世界原来不那么绝情,有许多东西可以填饱他们的肚子,其中就有一种后来叫做旅鸽的鸟类。火鸡虽然容易捉,但它的口味实在太糟糕,这些冒险者们把目光定格在了旅鸽的身上。1870-1900年美国的旅鸽悲剧 旅鸽是一种北美大陆独有的鸽子,它们生活在落基山脉东部的森林地带,到了冬季会飞到南方的温暖地带过冬,主要以植物果实和小昆虫为食。根据历史上的一些记录,一些学者推测,在欧洲人到来北美大陆之前,北美有多达50亿只旅鸽。
这个数字是怎样的概念呢?如果每一千只旅鸽排作一行,它们之间的间隔为1米,50亿只旅鸽就可以排成一条宽约两公里,可以横跨北美大陆的庞大队伍。
旅鸽是一种极度依赖群体的动物,它们集群栖息在一起,据估计,一个旅鸽群的数量最少也在百万只以上。【大群旅鸽飞过森林】【玛莎的标本,后边标示牌上写着“已灭绝”。】 为了获得更多的旅鸽肉,捕猎者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旅鸽有群体在树林里栖息的习惯,这种习性给了捕猎者的捕猎带来便利。捕猎者通常会在旅鸽群栖息的地方竖起一张张捕猎网,一旦旅鸽不小心撞到这张网里,就很难逃脱了。日本捕鲸船日本捕杀屠宰鲸鱼的血腥场面 据估计,目前南极地区约有鲸鱼7.5万头,而挪威沿海一带大约有8万头。但6月底,设在英国伦敦的环保组织发表调查报告指出,
日本在过去20年里共捕杀了超过40万头鲸鱼、海豚等海洋动物。去年,日本在南极地区和北太平洋捕杀了500多头鲸鱼;
今年,按其“研究”计划,日本将继续捕杀540头小须鲸,这是鲸鱼中最小的一种,只有10米长。而且,其“研究”兴趣已开始转向抹香鲸等更大的鲸类,这一倾向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挪威也计划今年在北大西洋捕杀小须鲸655头。因此,反对捕鲸的国际组织担心,鲸类又将面临新一轮杀戮,更有甚者,如果国际捕鲸活动不能得到有效监管,某些鲸类将面临灭绝的危险。 国际保护鲸类人士又开始为生活在西大西洋的北方露脊鲸的命运感到担忧。相对而言,它的“兄弟”———生长在赤道以南的南方露脊鲸的命运要好些。在商业捕鲸鼎盛时期,南方露脊鲸曾遭到近似毁灭性的捕杀,经国际环保组织数十年的努力,它才得以起死回生,近年来其数量每年以7%的速度增长。但北方露脊鲸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尽管这一鲸种曾受到保护,但仍没有恢复元气的迹象。在过去3年,其数量一直在下降,如今只剩下300至600头。据专家介绍,北方露脊鲸的母鲸每隔3至4年才生产一次,而且只有38%的母鲸繁殖力较旺盛。1998年,人们曾发现6头北方露脊鲸新生儿;1999年,这一数字降到3头;而今年迄今为止,仅发现一头。由此可见,北方露脊鲸面临的形势极其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