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空气与生命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专题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专题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6-19 22:3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
……
○……
……
外……
……
○……
……
装……
……
○……
……
订……
……
○……
……
线……
……
○……
……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
……
○……
……
内……
……
○……
……
装……
……
○……
……
订……
……
○……
……
线……
……
○……
……
)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一、单选题 班级 姓名
1.将生长旺盛的绿色叶片剪成5mm见方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做下列处理(见图)在这4种处理中,沉入底部的叶片小块最先浮起来的是(  )
A.??????????????????B.??????????????????C.??????????????????D.?
2.科学小组将放置暗处一昼夜的银边天竺葵做如图处理,光照一段时间后,取A、B两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图中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对实验现象及解释正确的是(?? )
A.?叶片A中间变蓝而边缘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B.?叶片B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C.?叶片B变蓝,说明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D.?叶片A变蓝,叶片B不变蓝,说明透明塑料袋阻隔了阳光
3.与氧循环无关的是(?? )
A.?生物呼吸???????????????????????B.?物质燃烧???????????????????????C.?光合作用???????????????????????D.?氟利昂破坏臭氧层
4.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利用盆栽植物天竺葵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时,对实验中的黑纸片进行了创意处理,即将黑纸片中间镂空形成各种图案(如图1为五角星图案),用这种镂空的黑纸片对植物叶片上下两面进行遮光处理(如图2所示),经过系列实验过程,结果如图3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5
题图
)A.?实验前须将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B.?图2中叶片上五角星图案部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C.?图2中叶片的遮光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图3中五角星图案越明显
5.用新鲜的大豆叶进行如图装置所示的实验,将其置于充足的光照下,分析D处气体成分最可能是(?? )
A.?O2量多于B处?????????????????B.?O2量与B处相等?????????????????C.?无CO2和O2?????????????????D.?CO2量多于B处
6.取甲、乙两个相同的枝条,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后,同时插入两个装有红色溶液的烧杯中,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B.乙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C.两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一样快
D.两枝条内都只是韧皮部被染成红色
二、实验探究题
7.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A(CO2缓冲液的作用是保持小室内的CO2浓度恒定)。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B所示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昼夜中小室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点。
(2)若从6时开始实验,初始液滴位置为0,之后观察到A装置中液滴移动到如图位置,那么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
8.小丹在学习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后,对“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消耗氧气”的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步骤如下:

①两个广口瓶编号甲、乙,向甲中放入萌发的种子,乙中放入? ▲? 的种子,将注射器活塞推至底部,注射器与广口瓶连接并将装置密封好。
②以上装置置于黑暗环境中4h。
③两个规格相同的烧杯,放置??? ▲??? 澄清石灰水。
④? ???▲??? 。
⑤将注射器中剩余气体通入另外两个大小相同的小瓶(20mL)中,将点燃的竹签分别放入这两个小瓶中,观察竹签燃烧情况后,立即将竹签取出。
⑴完善步骤①中的空格________。
⑵完善步骤②中的空格________。
⑶为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请完善步骤④________。
⑷根据步骤⑤可得出结论________。
⑸请根据实验写出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9.如图所示是研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根据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植物光合作用放出了 ________。
(2)孙悟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 如下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
试管与台灯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0 25 10 5

(3)利用乙装置研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为排除光合作用的干扰,应对该装置进行________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红墨水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4)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光合作用制造的________,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请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提出两项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① ________ ;②???________ 。
10.兴趣小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叶,分成4等份,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暗处理1小时,接着在相同光照下放置1小时,测定每份叶中有机物质量的变化,制成图甲。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叶在29℃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是________毫克。
(2)图乙是29℃时,该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释放)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则b点的含义是________。
(3)若温度由29℃改为27℃,图乙中相应的a点在原位置________方。
11.科研人员利用红外测量仪可以灵敏地测量一个密闭的小室中的CO2浓度。现进行如下实验:在密闭但可透光的两相同小室中分别放置叶面积都是10cm2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小室的容积均为1升,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测量CO2的浓度,测量结果记录于下表:(CO2的浓度单位:毫克/升)
记录时间(分)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A种植物叶片 150 113 83 58 50 48 48 48 48 48
B种植物叶片 150 110 75 50 35 18 8 8 8 8

根据表中记录到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从表中可以看出密闭小室中的CO2浓度变化趋势是逐渐降低,原因是________。
(2)从记录的结果看,当CO2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后不再降低了,维持在这个水平上,其原因是________。
(3)如果将大小、长势相似的A种植物和B种植物培养在同一个密闭的钟罩内进行实验,其他条件相同,一段时间后,生长较良好的是________种植物。(填A或B)
(4)假定植物光合作用的最初产物是葡萄糖,经测定:在光照下密闭容器内CO2的质量每减少44克,植物体内葡萄糖净增加30克,则实验中的B种植物叶片在25分内净增加的葡萄糖的质量为________毫克。
12.为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并实施了以下三个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实验一中,A瓶装有萌发的绿豆种子,B瓶装有煮熟的绿豆种子,把A、B装置同时放在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观察蜡烛在A、B瓶中燃烧情况。该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气体是________。
(2)实验二中的C和D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__。
(3)在实验三中,同学们将装置放在光下几个小时后,发现E装置的塑料袋内壁有较多小水珠,说明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从________散失的。
13.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学习小组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对大棚内某种蔬菜进行了一组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光照强度/(勒克斯) 4×104
二氧化碳浓度/(mL/ m3) 1000
温度/(℃) 0 10 20 30 40
1m2叶面1小时氧气释放量/(mL) 第一组 3.1 9.3 14.0 20.0 21.5
第二组 2.8 9.0 14.6 20.6 21.0
第三组 3.1 9.0 14.0 20.3 20.5
平均值 3.0 9.1 14.2 20.3 21.0

(1)根据实验方案可知,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
(2)实验时,每一温度下都进行三组实验并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
(3)如果大棚内水分充足、光照强度不变,把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到1200mL/ m3 , 请你推测在该条件下测得各温度下叶面氧气的释放量会比表中的数据________。(选填 “大”、“小”或“不变”)
14.为了探究植物呼吸作用,小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塞和试管的连接处。实验前,判断此装置密封性良好的操作和依据是:________。
(2)静止一段时间后,甲装置内红色水滴会向右移动,是因为试管内的________(填化学式)减少,而导致气压减小的缘故。
(3)小金用天平分别称出甲、乙两个装置的质量,若前后质量有变化,即可证明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你赞同他的做法吗?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
15.小科同学对“光照强度是否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兴趣,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准备5组如图1所示的装置,编号1-5,在广口瓶中各加入500ml浓度为0.01g/ml的碳酸氢钠溶液。
②取5份大小长势相同的金鱼藻分别放入1-5装置中。
③晚上5组装置用5个100W白炽灯分别在离装置70cm、60cm、50cm、40cm、30cm处照射,并照射相同时间。
④观察并记录量筒中产生的气体量,重复实验,取平均值,绘制折线图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交流与讨论】
(

16
题图
)
(1)在一定的范围内,维持相同的照射时间,金鱼藻离光源的距离越近,量筒中收集的气体量越多,此气体是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________?。
(2)本实验中放置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为装置内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所需的________?。
(3)【实验反思】实验收集的气体量少于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气体量,原因是________?。
16.植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同时还会不断地向外散失水分,水分的散失受多种因素影响。小刚同学想:叶片面积会影响植物散失水分吗?针对这一疑问,他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在一株生长健壮的樟树上选取两段枝叶相似的枝条,A 枝条保留全部叶片,B 枝条去掉大部分叶片。
②用量筒量取 500 毫升清水,分别注入编号为甲、乙的两个锥形瓶里。
③把 A、B 枝条分别插入甲、乙锥形瓶里,并用脱脂棉塞紧瓶口。
④将两个实验装置至于相同光照下照射相同的一段时间。
⑤取出锥形瓶中的脱脂棉和枝条,用量筒分别测量两个锥形瓶中剩余的清水量:甲 325毫升,乙 490 毫升。
(1)实验步骤③中,用脱脂棉塞紧瓶口的目的是________。
(2)分析实验数据,小刚能得出结论: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果更具普遍性,请提出一条改进建议:________。
17.林伟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进行如下实验。

(1)该同学使用图甲中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将装置放于黑暗环境中24进行实验,目的是________。
(2)24小时后,该同学将正在燃烧的蜡烛放入玻璃缸中,观察到蜡烛熄灭,于是得出“植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结论?请你评价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并说明理由________。
(3)该同学想要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应该选择图乙中的哪两套装置组成对照实验?________。
18.为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取长势及叶片数量相同的3条枝条,分别编号A、B、C。
②将B枝条每片叶子的下表皮涂上凡士林,将C枝条每片叶子的上、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凡士林能封闭气孔,阻止植物与外界之间的H2O、O2、CO2等气体的交换),A枝条不作处理。
③将3条枝条分别置于装有等量清水的3个锥形瓶中,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油形成油层。
④将3个锥形瓶分别放置于三个大小相同的钟罩内,钟罩内壁贴足量、等质量的硅胶干燥胶片,用以完全吸收钟罩内空气中的水蒸气。
⑤将三个装置置于阳光下相同时间后,分别称量锥形瓶中水的质量和硅胶干燥胶片的质量。

(1)小明研究的问题是植物蒸腾作用速率与________的关系。
(2)小明通过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装置 实验前质量/克 实验后质量/克
A B C A B C
锥形瓶中的水 a a a a1 a2 a
硅胶胶片 m m1 m2 m

若要证明植物A吸收的水分有99%用于蒸腾作用,则________ ×100%=99%。(用表格中字母表示)
(3)此实验在控制无关变量上还存在缺陷,请写出一条没有控制相同的无关变量。________
三、填空题
19.下图表示植物体有关生理作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则该图表示________作用示意图。
(2)若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则该图表示________作用示意图。
(3)若b表示水蒸气,则水蒸气是通过________作用散失的。
(4)某地植被稀少,气候干燥,空气质量差。经大面积植树造林后,预期该地区空气湿度将会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空气中氧气含量将会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
20.(2012·义乌)取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甲、乙,装满水后分别放入等量的金鱼藻,测出瓶中水的含氧量后盖上瓶盖。然后将甲包上黑胶布,乙不作处理。放在同样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n小时,再次测出瓶中水的含氧量,两次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n小时内甲瓶金鱼藻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是________?g;乙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________?g。

2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一个广口瓶,瓶内装上沙土或锯末,瓶内播种几十粒小麦种子.当小麦苗长到瓶子高度的一半时,用一块玻璃片将瓶口盖严,并移到黑暗的地方.第二天,揭开玻璃片,将燃烧的蜡烛放进瓶内,蜡烛________ , 这表明________。
(2)当麦苗长出了瓶口之后,用一个不漏气的塑料袋将瓶口罩住,扎紧袋口,以防漏气.在塑料袋的一角,连上一只玻璃导管,向袋内导入空气,使袋子膨胀起来,然后再封闭管口,并将装置移到黑暗的地方.第二天,将塑料袋上的导管通到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挤压塑料袋,使袋内气体排入石灰水中;石灰水逐渐变得浑浊,这表明________。
(3)有些地区用燃烧的方法处理农田中的大量秸秆.秸秆中能燃烧的物质是________。秸秆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作物通过________作用贮存起来的。
22.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研究,可以指导农业生产。如图是某研究小组在大棚内种植番茄进行相关实验所测结果,请据此回答:

(1)图甲是密闭大棚内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其中表示番茄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大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是曲线________段;
(2)从图乙可以看出,与P点相比,Q点单株光合强度明显减弱,原因是番茄种植密度过大,叶片彼此遮挡,通风不畅,温度和________两个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受到影响。图乙给我们的启示是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
23.曲线A表示叶片光合作用每小时合成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光照强度为E时),曲线B表示该叶片呼吸作用每小时分解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据图回答:

(1)曲线ab段表明________。
(2)菜农在光照强度为E的温室内栽培该种蔬菜, 温度最好控制在________左右。
(3)若要提高栽培蔬菜的产量,你认为晚上可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
24.有人曾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密闭的玻璃罩放在有光照的适宜环境下。

A图是把一支蜡烛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中燃烧,不一会,蜡烛熄灭了;
B图是把一只小白鼠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中,几个小时后小白鼠也死了;
C图是把一支蜡烛放在装有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罩中,蜡烛不熄灭;
D图是把一只小白鼠放在装有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罩中,小白鼠仍然存活。
请探究下列问题:
(1)B图中小白鼠死亡的原因是________。
(2)D图中小白鼠能够存活的原因是________。
(3)A图对于C图来说起________作用。
(4)上述实验说明了________。
25.自然界中物质的循环形成了自然界中物质的平衡。下图所示是氧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途径。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所示的大气中产生氧气的三种主要来源是________(填编号),空气的主要成分中没有参与图中循环的气体是________(填名称)。
(2)在图所示的循环涉及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
(3)大气中的氧气除了供给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外,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是某些物质与氧气发生________反应而消耗。
(4)臭氧和氧气从物质组成上看,相同点是________。
26.如图为叶片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片呈现绿色,是因为图中标号________(填序号)所示结构的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2)结构⑤是指________,它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水分散失的门户。
27.如图是研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因素的实验:
(1)为使该实验现象明显,可以将该实验装置放在 ???的环境中为佳;
A.?高温干燥???????????????????????????B.?高温潮湿???????????????????????????C.?低温干燥???????????????D.?低温潮湿
(2)有同学认为这个实验中水银柱上升现象,还受植物________的影响,该生理活动也可能导致出现水银柱上升的现象。
四、解答题
28.一生态园内种植大量樱桃树,每年5月进入樱桃采摘季,下面是围绕樱桃树开展的讨论。

(1)如图甲A、B、C表示樱桃树的某些生理过程,其中A、B两个生理过程对维持自然界的________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2)如图乙是反映樱桃树内有机物的量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面积的数量),乙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樱桃树________?。
(3)生态园为了生产樱桃品质好、产量高、果实大、糖分多,采用大棚栽培、侧枝环剥、花期放蜂等栽培技术,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选取其中1项栽培技术简述所蕴含的科学道理 ________。
29.宇航员在长期的航天飞行中,比较难解决的是供氧问题。科学家发现,在太空舱内“饲养”小球藻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在一般光照条件下,每千克小球藻(鲜重)经光合作用每小时约可释放氧气0.64克,并产生相应质量的葡萄糖。(光合作用最简表达式为6CO2+6H2O C6H12O6+6O2)
(1)小球藻细胞与宇航员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2)每千克小球藻在光照条件下,1小时可产生________克葡萄糖。
(3)过去人们一直对于光合作用产物O2的来源感到疑惑。若宇航员利用中子数不同的两种氧原子18O和16O标记水和二氧化碳分子中的氧原子,进行了如图实验。请你判断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 )

A.?CO2?????????????????????B.?H2O?????????????????????C.?部分来自CO2 , 部分来自H2O?????????????????????D.?无法判断
30.网购的鲜花配有如图所示的保鲜养护说明,每一步配有如下文字:①往瓶内加适量的水,再滴入1﹣2滴84消毒液;②去除部分叶片,仅保留2﹣3片;③45°斜向剪去茎的底部后插入水中;④摆放花瓶时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空调出风口.
请根据所学的知识解释鲜花保鲜养护说明中的科学原理.

① ② ③ ④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2.【答案】 A
3.【答案】 D
4.【答案】 C
5.【答案】 D
6.【答案】 A
二、实验探究题
7.【答案】 (1)g
(2)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使消耗的氧气大于产生的氧气,使小室内压强减小
8.【答案】 死亡;等量;用注射器抽取广口瓶内气体,注入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里,观察现象;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有机物+氧气――酶→二氧化碳+水+能量
9.【答案】(1)氧气


(2)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3)遮光

;左


(4)有机物

;合理密植

;间作套种

10.【答案】 (1)9
(2)29℃时,此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
(3)上
11.【答案】(1)CO2被叶片光合作用吸收 或光合作用速率比呼吸作用速率大
(2)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3)B
(4)90
12.【答案】 (1)氧气
(2)二氧化碳
(3)叶或叶片
13.【答案】 (1)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什么影响?
(2)减少实验的误差
(3)变大
14.【答案】 (1)用手握住试管,观察到红色水滴向外移动了一段距离,放手后又能回到原位置
(2)O2
(3)不赞同。不论是甲装置,还是乙装置,它们的装置均密闭,前后质量没有变化,因此小金的做法不能证明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
15.【答案】 (1)O2
(2)CO2
(3)部分的氧气被用于呼吸作用
16.【答案】 (1)避免水分蒸发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2)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叶片面积越大,植物散失水分越快
(3)换不同种类的植物枝条重复上述实验
17.【答案】(1)防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干扰实验

(2)不可靠,因为缺少氧气也可使蜡烛熄灭
(3)a、d

18.【答案】(1)气孔数量
(2)

(3)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植物生命活动强度)
三、填空题
19.【答案】(1)光合


(2)呼吸


(3)蒸腾


(4)上升

;增多

20.【答案】b-c;a-c
21.【答案】 (1)熄灭

;麦苗进行呼吸作用吸收了容器中的氧气


(2)麦苗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了二氧化碳


(3)有机物

;光合

22.【答案】 (1)BCD
(2)光照
23.【答案】 (1)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叶片光合作用每小时合成有机物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2)20℃
(3)适当增加光照,降低温度
24.【答案】 (1)缺氧
(2)光合作用制造氧气供小白鼠呼吸
(3)对照
(4)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25.【答案】 (1)①⑤⑥;氮气
(2)O2、O3
(3)氧化
(4)都是由氧元素组成
26.【答案】 (1)③
(2)气孔
27.【答案】 (1)A
(2)光合作用
四、解答题
28.【答案】 (1)碳氧
(2)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
(3)大棚栽种:提高大棚内的温度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促进有机物合成。侧枝环剥:可以适当控制有机物向下输送,促进果实生长。花期放蜂:促进花粉传播,利于授粉,从而多结果实。
29.【答案】 (1)有无细胞壁和叶绿体
(2)0.6
(3)B
30.【答案】 解:据图可见:鲜花保鲜的说明以及每一步的科学道理:
①往水中滴1﹣2滴消毒液,可以减少或杀灭水中微生物,防止茎腐烂,有利于鲜花保鲜.
②去除部分叶,可以减弱蒸腾作用,有利于鲜花保鲜.保留2﹣3片叶子,保持一定的蒸腾作用,有利于水分在茎中的运输.
③45°斜剪茎底部插入水中,增大茎底部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茎对水分的吸收.
④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空调出风口的目的是减弱植物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过度散失.
9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