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化学选修二1.3《纯碱的生产》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高中化学选修二1.3《纯碱的生产》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6-20 18:4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纯碱的生产》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内容
(一)、课程来源
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化学选修二第一章第三节课题《纯碱的生产》。
(二)、教学重难点
教 学 重 点 识记纯碱生产工艺发展的三个阶段
理解氨碱法的实验操作步骤
掌握氨碱法(索尔维法)的反应原理和化学方程式
难 点 分析复杂盐溶液体系中固体物质的析出结晶即离子反应的原理(纯碱产生的本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识记制碱工艺的发展历程。
熟练掌握氨碱法的反应原理和化工流程,能正确写出每一步的反应方程式。
能利用实验室模拟氨碱法制碱的过程,正确选择仪器并进行组装,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利用flash课件的实验动画交互,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
学会运用观察、总结经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知识进行加工分析,逐步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实验的原理和过程,树立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通过了解制碱工艺的发展历程,学习科学家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加强与人合作的能力,同时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学习起点水平分析
1一般特征
高中学生学习自觉性强,自学能力较高。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高二学生基本上已经适应了高中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对实验操作有一定的了解。
2 起点水平
(1) 认知结构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纯碱的课程,并且在经过一定量的练习之后,能够比较好的把握纯碱的相关性质。
学生已基本掌握纯碱的基本结构和性质,但对现实中的制碱工艺缺乏了解,无法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学生已经掌握了鼠标和键盘的操作,对flash学习课件有了初步的认识,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经验,对计算机操作熟练。
(2) 认知能力
16-18岁的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愿意在课堂上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展示自己小组协作的成果。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能通过操作flash课件接收新的知识点。
学生对抽象的理论及相关知识点(如化工流程)理解能力较弱,而对具体直观的操作性知识技能的接受程度更高(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化工流程以模拟实验的形式进行展示)。
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在课堂的协作讨论过程中仍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和调控工作。
(3) 学习态度
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望,但缺乏把已学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意识。
对化工工艺有一定的兴趣,喜欢通过实验来理解化工技术。

(二)、学习风格
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受外界影响还是比较大,一般属于场依存性强的学生。
学生具有对比分析的能力,会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以帮助记忆。
学生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在小组讨论中能主动地说出自己的见解,并对其他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
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把握自己的学习进度,而不是在教师的统一安排下学习知识。
学生更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乐于与同学、教师进行沟通交流。

学习资源的设计
本课件属于综合型课件,既具有教学功能,又具有学习功能。它既针对生产纯碱的化工工艺进行详细地分析和讲解,又提供了较好的学习资源拓展、测评练习和具有发现探索功能的工具。

本课件包括五个部分:纯碱性质回顾、制碱发展探究、模拟实验突破、考点考题解密和制碱工艺拓展。
(一)、纯碱性质回顾
设置三道考察纯碱相关性质的选择题,让学生在题目中回顾纯碱的性质(包括纯碱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性质对比等)。
(二)、制碱发展探究
按照纯碱生产工艺的发展历程逐步探究天然碱、氨碱法和侯氏制碱法的制碱原理,在人类制碱工艺的演变历史中体现化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三)、模拟实验突破
通过实验仪器的组装和实验步骤的操作,让学生在模拟实验中记忆氨碱法制碱的具体流程,从而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加深对氨碱法的理解。
(四)、考点考题解密
设置五道选择题,从纯碱生产的历史背景、化学反应原理等方面来考察学生对本章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应对相关考点的答题技巧。
(五)、制碱工艺拓展
拓展关于纯碱生产的其他相关内容,着重展开对侯氏制碱法的阐述(侯氏制碱法在实验题中作为考点的频率较高,应适当加强认知),丰富学生对其他制碱工艺的了解,鼓励学生主动获取课外知识、拓宽眼界。

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教学模式的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化学选修二《化学与技术》第一章第三节《纯碱的生产》。该内容在普通高中化学的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表现为了解化学在资源利用、材料制造、工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下,认识化学科学与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高中化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察、分析与探究的能力,因此本节课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把知识掌握的环节放在课前,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把握自己的学习进度。将知识深化迁移应用的环节放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小组协作活动的开展来巩固学习的效果。指导的学习理论为建构主义和掌握学习的学习理论。
(二)、教学模式的操作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的使用
资源发布共享 共享教学资源 在线获取教学资源 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资源(邮箱、QQ)
任务学习 发布学习任务单 根据任务进行资源学习 发布学习任务单
反馈修正 收集分析数据,调整教学活动 完成测试并反馈 反馈数据上传
创设情景 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 小组讨论思考回答问题 多媒体网络环境教学
协作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协作探究活动 小组协作活动 在线交流及资源搜索
成果展示 教师对学生的探究成果给出点评 小组展示探究成果 对其他组的作品进行评分 多媒体展示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进行回顾扩展 深化知识的建构 多媒体投影

(三)、教学模式图

教学评价(说明评价的方法与内容)
(一)、课前自测的评价问卷

《纯碱的生产》课前自学情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以下的调查旨在了解你们对本课知识点进行自学后的学习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更好地分配课堂上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为了确保调查的真实性,请务必如实填写,谢谢合作。
1. 在纯碱性质回顾部分,完成前测的时间为( )
A. 2分钟以内 B. 2-3分钟 C. 3分钟以上
2. 请评价自己对纯碱性质的知识掌握程度( )
A.完全掌握 B.基本掌握 C. 有所了解但仍存在疑问
3. 在观看实验教程的时候对步骤有疑惑(多选)( )
A.制取二氧化碳 B.制取氨气 C.除杂 D.组装仪器 E.制碱
4. 为了完全掌握整个实验的流程,你需要重复多少次模拟实验( )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或以上
5. 完成实验的学习后,你认为自己对氨碱法的实验流程掌握程度是( )
A.能够掌握实验的操作步骤并独立完成实验
B.在课件的指导下能还原实验操作
C.无法理解课件中的实验操作
6. 在考点考题解密板块中完成试题的时间为( )
A.3分钟以内 B.3-4分钟 C.4分钟以上
7. 完成考点考题解密的课后习题的过程中,遇到哪些方面的困难?




(二)、概念图的评价量规
《纯碱的生产》概念图评价量规
评价内容 优秀(10分) 良好(8分) 一般(5分) 得分
实验流程知识点的覆盖程度 概念图覆盖了氨碱法的全部概念 概念图包含了氨碱法的重要概念及大部分知识点 实验中重要概念有所缺失,知识点简单有限
知识点的组织方式 概念图以整合的理念与横向连接很好的组织起来 组织方式能很好的呈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概念图的分支内部与分支之间连接比较多 部分分支的概念之间有明显的整合关系 概念图中也存在一些横向连接 概念仅仅是以线性的方式连接起来 分支内部和分支之间几乎没什么连接,概念也没有很好的整合
知识点的 正确性 反映了对学科问题的正确理解,没有出现错误的概念,也没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 概念图几乎没有出现知识点的错误,概念图上存在一些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 知识点有错漏,而且存在误解,某些词或者术语使用不当
形式创新程度 概念图以新颖且美观的形式展现,不拘泥于线性形式、辐射性形式等概念图形式 概念图能有适当的创新改变,有一定程度的美观 概念图形式僵化,不美观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