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任务三 新闻写作 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任务三 新闻写作 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6-25 10:5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单元写作:新闻写作第一单元目标导航1.学习新闻的基本特点,掌握新闻的要素和结构。
2.尝试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新闻的写作。文题展示 一、必做任务:每位同学根据自己搜集的新闻素材,写一则消息。
二、自选任务:任选表格中一项任务完成(表格见课本p14)。
三、拓展任务:有条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整合本组或全班同学的新闻作品,以恰当的方式编成报纸或制作成新闻网页。写作指导 一、从近期报刊、网络上搜集最感兴趣的一则消息,带到班上交换阅读。大家一起评议,进行“好消息奖”推选,各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就本次活动撰写一则短消息100字以内。
二、在上述短消息的基础上进行扩展,适当增加过程介绍或者背景资料,撰写一则长消息。不少于500字。提 示 1.可以参照“倒金字塔”结构,将之前写的短消息作为导语,补充其他部分。
2.主体部分要对活动的具体情况展开介绍,还可交代一些必要的背景。
3.结语部分,可以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提出希望、建议等。范文一
八年级(1)班举行“好消息奖”评选活动
6月20日,为激发同学们读新闻、关心时事的热情,雨虹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了“好消息奖”评选活动。同学们将自己搜集的消息带到班上交流并评议。活动采用分组打分、综合评议的方式,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范文引路 【点评】这则短消息不足百字,但清楚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具备基本要素,使读者一目了然。范文二
八年级(1)班举行“好消息奖”评选活动
本报讯 6月20日,雨虹中学八年级(1)班在教室里开展了“好消息奖”评选活动,本次活动由语文老师主持,全班同学参加。
活动前两天,师生共同商讨拟定了恰当的评选标准,并予以公示。标准有:六要素要清晰;结构要完整;时效性要强;选题角度要新颖;评论要求观点鲜明、有新意、深刻、精辟……同学们结合评选标准,有目的地从近期报刊、网络上搜集最感兴趣的一则消息,然后带到班上交换阅读,大家一起评议。
活动在下午举行,用时两节课。同学们搜集的消息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娱乐、体育、健康、教育、旅游、房产等,大多包含“正能量”,催人向上。评选活动采用分组打分、综合评议的方式进行,评选过程公开、公正。评选活动开始后,教室内先是静极了,只有哗哗的翻动书页的声音,那是同学们在全神贯注地阅读。继而人声鼎沸,那是同学们在热烈地讨论。只见文静的同学一边倾听,一边沉思,并不时点头;急躁的同学早已面红耳赤,用手指着纸稿上的消息,大声争辩着。现场热情澎湃,同学积极参与。
活动最后,评委当场评出了小组一、二等奖和个人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班级拿出一部分班费购买纪念品奖励给获奖的同学,这激发了同学们读新闻、关心时事的热情。通过此次评选大赛,同学们享受了一次阅读的盛会,感受到了消息的魅力。阅读消息、了解时事、感受汉语言的魅力,已经在同学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点评】这则消息要素完整,时效性强,内容真实,信息量大,结构清晰;语言文字精练生动,描写有细节,报道准确;反映了学生积极进取的日常学习生活,对学校的发展、学校形象的树立具有重要影响。范文三
“嫦娥五号”探路者顺利回家
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圆满成功
北京时间11月1日6时42分,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内蒙古预定区域顺利着陆,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凌晨5时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注入导航参数。5时53分,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服务舱与返回器在距地面高约5000公里处正常分离。
6时13分,返回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进入大气层,实施初次气动减速。下降至预定高度后,返回器向上跃起,跳出大气层,到达跳出最高点后开始逐渐下降。之后,返回器再次进入大气层,实施二次气动减速。在降至距地面约10公里高度时,返回器降落伞顺利开伞,在预定区域顺利着陆。
科研人员将对回收后的返回器及这次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深入研究,为优化完善“嫦娥五号”任务设计提供技术支撑。试验器服务舱将继续在太空飞行,并开展一系列拓展试验。
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于10月24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试验器成功实施2次轨道修正,于27日飞抵月球引力影响球,开始月球近旁转向飞行。28日晚,试验器完成月球近旁转向飞行,进入月地转移轨道。30日再次成功实施1次轨道修正后重返地球。
有关专家称,首次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已全面突破和掌握航天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再入返回关键技术,为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点评】这则消息详尽地报道了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的事实,并实事求是地肯定了飞行试验成功的重大意义。语言简洁通俗,符合消息的文体特征,不失为一篇佳作!经典素材
……许海峰还有最后一组的10发子弹了。只见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慢慢地举起手枪,瞄准靶心,扣动扳机。10环!9环!9环!忽然,靶位上出现了一个刺眼的8环!观众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上,怎么搞的?……又一个8环!场上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所有的目光都落在了许海峰的身上……许海峰也仿佛感受到了祖国人民亿万双期盼的眼睛,只见他沉默了一会儿,又坚定地、沉着地抬起了手臂。
9环!9环!10环!10环!还有最后一颗子弹了。此时,周围的空气仿佛已经凝固,人们屏息以待。他知道这最后一枪的分量——为国争光,在此一举。关键的一枪啊,艰难的一枪!他举起,放下,放下,举起……
终于,他扣动了扳机:9环!珍贵的9环,许海峰以一环的优势,夺得了世界冠军!这是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史上夺得的第一枚金牌!是中国体育史上一个振奋人心的伟大突破!
——(节选自《“零”的突破》)素材积累热点素材
第二架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取得又一重要进展
科技日报上海12月17日电(刘禹 记者王春)17日,第二架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完成首次飞行,这是继首架机11月转场西安后,C919取得的又一重要进展,意味着两架C919飞机进入试飞状态,项目迈入了全面试验试飞的新征程。
10时34分,C919飞机从浦东国际机场第四跑道起飞,飞行两个小时,完成预定试飞科目后安全返航着陆。本次飞行初步检查了飞机起飞、着陆性能与各主要系统、设备的工作情况。飞行过程中检查了飞机襟翼收放、起落架系统、导航通信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及飞机加减速特性等。
2017年5月5日,我国的第一架C919飞机成功首飞。试飞总工程师王伟介绍,根据计划,将有6架C919飞机投入试飞,且试飞任务各有侧重。王伟介绍,这次第二架试飞的C919飞机编号为10102,未来主要将对C919的重要系统性能进行测试,特别是以发动机为代表的飞机动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