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5 藤野先生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5 藤野先生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6-25 15:5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5 藤野先生第二单元美文诵读 成了“名人”“正人君子”的仇敌是苦,父亲的逝世是苦,永别藤野先生是苦,跳进旧中国的“大染缸”而不得解脱更是苦。革命苦,百姓苦,苦了鲁迅,也苦了这本在暴虐、阴暗、乌烟瘴气中走过来的《朝花夕拾》。课前准备一、轻点文题
藤野先生是“我”在日本仙台留学期间遇到的一位老师,也是本文叙述的主要人物。本文围绕“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组织材料,表达了“我”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二、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而已集》《华盖集》等。三、写作背景
1902年4月,鲁迅到日本留学。先入东京弘文学院速成班补习日语。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在此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与其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20多年后,鲁迅在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下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在此期间,他写了《藤野先生》一文,理清自己从1904年到1926年这20多年来思想感情变化的轨迹,以此作为对藤野先生永久的纪念。三、字词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畸形( ) 不逊( )
绯红( ) 发髻( )
芦荟( ) 驿站( )
教诲( ) 芋梗汤( )
杳无消息( ) 油光可鉴( )
抑扬顿挫( )? ?? jīxùnfēijìlú huìyìhuìyù gěng???? ?????? ?yǎojiànyì yáng2.给多音字组词。3.词语释义。
【绯红】鲜红。
【宛如】好像,仿佛。
【掌故】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传说或故事。文中指学校里发生的一些事情。
【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文中指考试不及格。
【畸形】生物体某部分发育不正常。
【不逊】傲慢无礼。逊,谦虚。
【匿名】匿,隐藏;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
【诘责】责问。【呜呼】①叹词。表示叹息:呜呼哀哉。②旧时祭文中常用“呜呼”,因此借指死亡:一命呜呼。
【凄然】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
【教诲】老师恳切、耐心地启发开导。教育、教导,使人进步。
【油光可鉴】鉴,照。文中指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杳无消息】形容一点消息也没有。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正人君子】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深恶痛疾】形容对某人或某事厌恶痛恨到极点。
【瞥见】指很快地看了一下,无意中看到某事。很快地扫了一下。
【熟识】指了解得比较透彻,常用以表示与人认识的时间比较久,相处得比较熟,很少用于事物。
【标致】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
【相干】互相关联或牵涉;有关联(多用于否定)。
【托辞】找借口。
【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烂漫】本意为颜色绚丽多彩,十分美丽;引申为光彩四射,绚丽多彩。课文研读五、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按照地点的转移(①“我”在东京;②“我”在仙台;③“我”离开仙台后),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以及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第二部分(第4—3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结识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以及“我”弃医学文的原因。第一层(4—5段):写到仙台的途中所见所闻和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第二层(6—23段):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并通过写藤野先生四个典型事例赞扬他的高贵品质。第三层(24—31段):写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激发“我”的爱国热情。第四层(32—35段):写“我”离开仙台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与鼓舞。六、品味鉴赏
1.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帝国主义者把弱国的人看作低能儿。而日本“爱国青年”用这个反动观点看待中国留学生,便认为考试及格的鲁迅一定不是靠自己的能力。中国当时确实是弱国,但这并不能说明创造了灿烂文化的中国人都是低能儿。“弱国”与“低能”并无必然联系,其逻辑是十分荒谬的。作者这样写,体现了极端愤慨的情感。2.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表现了作者对藤野恩师的深深怀念,表明了藤野先生的精神鼓舞着作者,作者把怀念化为斗争的力量,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知识储备一、文体知识
名著了解:《朝花夕拾》
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收录了鲁迅于1926年2月至11月间写作的十篇回忆性散文。这些散文最初在《莽原》半月刊上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这是鲁迅回忆青少年时代生活经历的一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都是选自这一本集子。二、修辞手法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标致”运用反语,对清国留学生的行为进行了强烈的讽刺,表现了他们思想空虚、庸俗麻木的本质,表达了自己的极端厌恶之情。课文总结思想内容
本文通过回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同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段,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和深沉的怀念,同时追忆了作者弃医从文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本文线索,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爱国情。文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