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7.2常见的酸和碱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7.2常见的酸和碱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6-27 18:1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跟踪训练 7.2常见的酸和碱
一、单选题
1.通过如下实验,判断金属X、Y、Z的活动顺序。将金属X、Y、Z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只有X、Z能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将Z投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X产生。X、Y、Z的活动顺序为(?? )
A.?Z>X>Y???????????????????????????????B.?X>Z>Y???????????????????????????????C.?Z>Y>X???????????????????????????????D.?Y>Z>X
2. 氢氧化钙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俗称是(? )
A.?纯碱?????????????????????????????????B.?熟石灰?????????????????????????????????C.?石灰浆?????????????????????????????????D.?石灰水
3.小王同学往厨房的纯碱中滴加白醋,发现有气体生成。已知白醋里含3%~5%的醋酸(CH3COOH),醋酸与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醋里含有氢离子??????????????????????????????????????????????B.?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白醋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白醋与纯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4.X、Y、Z是三种不同的金属,将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X表面产生气泡;将Y、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一会儿后,Y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X>Y>Z????????????????????????????B.?X>Z>Y????????????????????????????C.?Z>X>Y????????????????????????????D.?Y>Z>X
5. 为了验证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差异,如图所示取2支试管分别进行有关实验,若要观察到现象的显著差异,所用液体合理的是(?? )
A.?蒸馏水???????????????????????????B.?稀盐酸???????????????????????????C.?酒精水溶液???????????????????????????D.?硫酸钠溶液
6.X、Y、Z为三种金属,已知①Y与稀硫酸不反应②Y+2ZNO3=Y(NO3)2+2Z ③X+H2SO4=XSO4+H2↑,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Y? Z? X????????????????????????????????B.?Y? X? Z????????????????????????????????C.?X? Y? Z????????????????????????????????D.?X? Z? Y
7.金属R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CuSO4=Cu+RSO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金属R的活泼性比Cu要强 C.?该金属可以是金属铝???????????????????????????????????????????D.?该金属一定是铁
8.某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少量硫酸和硫酸铜。小军同学取适量废液放入盛有一定量锌粉的烧杯中,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少量滤渣和滤液。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中只有硫酸锌       ??????????????????????B.?实验所得滤液是纯水,可直接排放 C.?滤渣中一定含铜和锌???????????????????????????????????????????D.?发生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9.氯气(Cl2)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Cl2+H2O=HCl+HClO,其中HClO是一种酸.将Cl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的生成物有(?? )
A.?NaCl、H2O?????????????B.?NaClO、H2O?????????????C.?NaCl、NaClO?????????????D.?NaCl、NaClO、H2O
10.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到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经实验测定并绘制出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得到的以下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金属甲比金属乙活泼???????????????????????????????????????????B.?金属甲比金属乙的相对原子质量大 C.?金属乙比金属甲的反应速率大?????????????????????????????D.?金属乙比金属甲的化合价高
二、填空题
11.现有失去标签的相同体积的两瓶液体,一瓶是98%的浓硫酸,另一瓶是10%的稀硫酸,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例举几种方法来鉴别它们: ________
12.二氧化硫(SO2)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与水。现有某探究实验小组欲利用如图装置和药品制取二氧化硫,并探究二氧化硫与水在通常情况下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你回答其中的有关问题: (1)假设:SO2与水在通常情况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是一种酸. (2)设计方案:先验证水能否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再验证SO2气体能否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最后验证SO2气体能否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3)查阅资料:你认为该研究小组需要查阅的资料内容中应包括下列中的________(填写编号). ①SO2易溶于水,②酸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SO2能被浓硫酸干燥. (4)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装置C内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________? ②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SO2气体生成之前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颜色发生变化,当有SO2气体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此现象说明________ . ③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 ,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5)结论:原假设________(填“成立”“不成立”).
13.盐酸是________的水溶液,纯净的浓盐酸是________色液体,有________气味,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会有________,说明浓盐酸具有________性.
三、解答题
14.将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可以得到溶液和固体。
(1)写出会导致溶液质量变小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所得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请分析所得固体的成分。
四、综合题
15.为了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两步实验。
(1)第1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第2步实验中,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溶液甲可以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稀盐酸?????????????????????????B.?FeSO4溶液?????????????????????????C.?CuSO4溶液?????????????????????????D.?ZnSO4溶液
16.如图是两种稀释浓硫酸的操作:
回答下列问题:
(1)B图中加水的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2)B图中锥形瓶内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上面两图中,稀释浓硫酸操作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_.
(4)A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解答】将金属X、Y、Z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只有X、Z能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说明金属X、Z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H之前,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为X>Y、Z>Y;将Z投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X产生,说明金属Z与X的活动性强弱关系为Z>X;综合以上分析,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关系为Z>X>Y。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列在氢之前的金属可以和酸反应有气体放出,前面的金属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答案】 B
【解析】【解答】解;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是消石灰,故选B.
【分析】根据已有的氢氧化钙的俗称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3.【答案】 D
【解析】【解答】A、醋酸属酸,含有氢离子,正确;A不符合题意; B、酸能与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正确;B不符合题意; C、白醋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正确;C不符合题意; D、纯碱是碳酸钠,碳酸钠属盐。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故白醋与纯碱发生的反应不属中和反应,错误。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物质,由于它们含有相同的氢离子,故化学性质相似。酸可以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某些盐发生反应;
4.【答案】A
【解析】【解答】解:将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X表面产生气泡,说明X在氢前,Y在氢后,即X>Y,将Y、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一会儿后,Y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说明Y>Ag>Z,即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Y>Z,观察选项,
故选A.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5.【答案】B
【解析】【解答】解:A、蒸馏水不能和铁反应,也不能和铜反应,所以没有明显的现象的差异,故A错误;
B、铁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不能反应,所以可以观察到有明显的现象,根据这一现象可以区分开铁和铜的活动性的差异,故B正确;
C、酒精的水溶液不能和铁反应,也不能和铜反应,所以没有明显的现象的差异,故C错误;
D、钠的活动性比铁和铜都强,所以都不能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设计实验,验证金属的活动性性强弱.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据此结合所给物质的性质进行解答.
6.【答案】 C
【解析】【解答】①Y与稀硫酸不反应②Y+2ZNO3=Y(NO3)2+2Z ③X+H2SO4=XSO4+H2↑,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C.X? Y? Z。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分析。
7.【答案】 B
【解析】【解答】根据金属R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CuSO4═Cu+RSO4 , 该反应为金属单质R与化合物硫酸铜反应生成金属单质铜和化合物RSO4 , 属于置换反应;由于R能置换铜所以R排在铜前;金属R在置换反应中表现为+2价,而金属铝只有+3价,金属R一定不是金属铝.
综上所述,B正确; 故选B.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表示物质间发生反应的事实,可由金属单质与可溶性盐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分类及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关系; 由金属活动顺序表,铜处于氢之后,所以处于氢前的活泼金属都可以把铜从硫酸铜溶液置换出来;根据生成物的化学式RSO4 , 可判断金属R的化合价,而判断金属R的可能.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可以判断反应中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关系.
8.【答案】 D
【解析】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锌和稀硫酸及硫酸铜都能发生反应,生成物中有硫酸锌和铜以及氢气,如果反应物的量不同,反应后剩余的物质就不一样.
【解答】A、反应后液体的酸性减弱,pH应该变大,不是变小,故此项错误. B、实验所得滤液中至少含有硫酸锌,不可直接排放,此项错误. C、滤渣中一定含铜和锌,错误,如果锌的量比较少,没有使酸和硫酸铜完全反应,滤渣中就没有锌,此项错误. D、发生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正确,金属和盐、金属和酸发生的都是置换反应. 故选D
【点评】对于剩余物质的成分,要由反应物的量的多少决定,同学们要学会不同反应物过量时生成物的成分.
9.【答案】 D
【解析】【解答】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首先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由于HCl和HClO都是酸,可以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分别生成NaCl、H2O及NaClO、H2O,所以生成物应该有NaCl、NaClO、H2O.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酸能与碱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由题中提供信息可知氯气通入碱溶液中,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两种酸,酸再与碱发生反应,判断出生成物的成分。
10.【答案】 C
【解析】【解答】从图象中不难看出,金属乙的反应需要的时间短,说明金属乙的反应速率快,即金属乙的金属活动性强,金属乙比甲活泼,故A错误,C正确;由于题中并没有说明甲和乙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的高低,因此无法判断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故B、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金属和酸溶液反应的图象可以得出:①得到的氢气的多少②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反应过程需要的时间越短说明该金属的活动性越强③如果这 两种金属元素在化合物 中的化合价相同,根据氢气的多少可以判断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得到的氢气越少,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的得到的氢气越多.主要考查了金属和酸溶液的反应的图象从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信息,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
二、填空题
11.【答案】①观察呈油状粘稠的为浓硫酸 ②用玻璃棒蘸取在纸上写字,字迹变黑的为浓硫酸 ③称其质量,质量大的为浓硫酸 等
【解析】【解答】①根据其状态鉴别:若为粘稠的油状液体则为浓硫酸; ②根据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纸张脱水而变黑来鉴别:用玻璃棒蘸取在纸上写字,字迹变黑的为浓硫酸; ③浓根据硫酸的密度大来鉴别:称相同体积的液体,质量大的为浓硫酸。 【分析】利用浓硫酸和稀硫酸性质的差异来区分,浓硫酸具有粘稠性,脱水性,吸水性等。方法有:看状态,胶状的是浓硫酸,加铁,能持续反应的是稀硫酸,注意是持续;滴在纸上,纸立刻变黑的是浓硫酸;滴在纸、布、木头上,,变黑色的是浓硫酸;
12.【答案】①②③;SO2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水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SO2溶于水生成酸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吸收多余SO2气体,避免污染空气;SO2+2NaOH=Na2SO3+H2O;成立
【解析】【解答】 (3)从设计的方案中可知D装置中有蓝色石蕊试纸和滴加蒸馏水的装置,B装置是浓硫酸在干燥气体,故答案为:①②③; (4)①二氧化硫和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触始终没有变化,说明二氧化硫不会使干燥的试纸显色,故答案为:SO2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②先加蒸馏水没有变色,说明蒸馏水不会使试纸变色,通过二氧化硫后试纸变成了红色,结合①中的推导可知,是二氧化硫和水生成了酸使试纸变色的,故答案为:水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SO2溶于水生成酸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 ③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与水,故答案为:吸收多余SO2气体,避免污染空气,SO2+2NaOH=Na2SO3+H2O; (5)通过上面的推导可以看出SO2与水在通常情况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是一种酸,故答案为:成立 【分析】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13.【答案】氯化氢;无;刺激性;白雾;挥发性
【解析】【解答】解:氯化氢溶液于水得到盐酸,最浓的盐酸浓度在36%~38%,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打开瓶盖,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盐酸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故答案为:氯化氢? 无?? 刺激性?? 白雾?? 挥发性 【分析】根据浓盐酸的物理性质解答.
三、解答题
14.【答案】(1) (2)一定含有 和 ,可能含有
【解析】【解答】(1)将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锌会与两种溶液发生反应,由方程式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可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和216份质量的银,固体质量增加,则溶液质量减少,所以锌与硝酸银反应溶液质量会减小;(2)若所得溶液中只一种溶质,说明硝酸铜和硝酸银全部反应,所以固体中一定含银和铜,锌可能有剩余。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根据反应方程式找出各物质的相对质量关系,比较反应前后质量大小。
四、综合题
15.【答案】(1)验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铜丝表面覆盖一层灰黑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2)A,B,C
【解析】【解答】(1)第一步铜与硝酸银反应。因此第1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铜丝表面覆盖一层灰黑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2)第二步实验中用到铜片和铁片,要验证铁、铜的活动性则甲溶液是酸或者铜的盐溶液或者铁的盐溶液。故第2步实验中,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溶液甲可以是:ABC。 故答案为:(1)验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铜丝表面覆盖一层灰黑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2)ABC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列在氢之前的金属可以和酸反应生成氢气,前面的金属可以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
16.【答案】(1)分液漏斗 (2)液滴飞溅;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会浮在水面上,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水会沸腾 (3)A (4)用玻璃棒搅拌能及时散热防止液滴飞溅
【解析】【解答】解:(1)由图是可知,B图中加水的仪器的名称是分液漏斗,故答案:分液漏斗;(2)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会浮在水面上,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水会沸腾,故答案:液滴飞溅;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会浮在水面上,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水会沸腾.(3)稀释浓硫酸要将浓硫酸加入水中不能将水加入浓硫酸中,故答案选A;(4)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用玻璃棒搅拌能及时散热防止液滴飞溅,故答案:用玻璃棒搅拌能及时散热防止液滴飞溅.
【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解答;(2)根据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会浮在水面上,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水会沸腾解答;(3)根据稀释浓硫酸要将浓硫酸加入水中不能将水加入浓硫酸中解答;(4)根据玻璃棒搅拌能及时散热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