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跟踪训练 8.1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一、单选题
1.属于有机物的是(?? )
A.?碳酸????????????????????????????????????B.?干冰????????????????????????????????????C.?甲烷????????????????????????????????????D.?碳酸钙
2.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③“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④防毒面具的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强吸附性;⑤洗涤剂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可以溶解油污;⑥日常生活中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⑤⑥????????????????????????????????B.?②④⑤????????????????????????????????C.?③⑤⑥????????????????????????????????D.?③④⑥
3.按照一定的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小颖同学在家中建立了小小化学实验室,他收集许多物质有:①纯碱;②生石灰;③醋酸(化学式为CH3COOH);④熟石灰;⑤酒精;⑥铜;⑦石墨;⑧氧化铁;⑨蔗糖;⑩不锈钢;对上述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属于碱的有①④⑤??????????????????????????????????????????????B.?属于单质的有⑥⑦⑩C.?属于有机物的有①③⑤⑨????????????????????????????????????D.?属于氧化物的有②⑧
4. “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同学对所学的部分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氧化物
NO
H2O2
CuO
B
污染物
CO2
PM2.5
SO2
C
有机物
CH4
CO
C2H5OH
D
纯净物
空气
盐酸
CaCO3
A.?A???????????????????????????????????????????B.?B???????????????????????????????????????????C.?C???????????????????????????????????????????D.?D
5.祖国文化灿烂辉煌,有关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理解错误的是(?? )
A.?蚕“丝”是天然纤维???????????????????????????????????????????B.?“蜡炬成灰”有化学变化发生C.?蜡炬流“泪”发生了物理变化?????????????????????????????D.?“蜡炬成灰泪始干”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6. 5月1日起,国家加大了对醉酒驾驶的处罚力度。酒中都含有乙醇,其化学式为C2H5OH。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醇属于氧化物??????????????????????????????????????????????????B.?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5:16C.?乙醇属于有机物??????????????????????????????????????????????????D.?1个乙醇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
7.材料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下列物品与所用材料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纯羊毛衫——天然纤维???????????????????????????????????????B.?汽车轮胎——塑料C.?钻石——金刚石?????????????????????????????????????????????????D.?不锈钢餐具——铁合金
8.下列对生活中常用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生石灰、纯碱属于碱???????????????????????????????????????????B.?尼龙、羊毛属于合成纤维C.?淀粉、塑料属于有机物???????????????????????????????????????D.?尿素、硝酸钾属于复合肥
9. 5月1日起国家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化学式为C14H10O4)这种使用多年的面粉增白剂正式退出人们的餐桌。下列关于过氧化苯甲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无机化合物??????????????????????????????????????????????????B.?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5:2C.?相对分子质量为242g??????????????????????????????????????????D.?1个过氧化苯甲酰分子中共含有28个原子
10.下列归纳或推理中,正确的是(?? )
A.?将氯化氢和CO2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都变为红色,所以它们都是酸类物质B.?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因为能与酸反应,所以能与酸反应的物质都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葡萄糖、酒精等含碳化合物是有机物,但并不是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D.?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二、填空题
11.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些致癌物质:亚硝酸盐、黄曲霉素、三四苯并芘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比如隔夜的剩菜中亚硝酸钠(NaNO2)的含量会增加,地沟油以及霉变花生中都含有黄曲霉素(C17H12O6),而烧烤中三四苯并芘(C20H12)的含量也很高.(1)上述三类致癌物中属于无机物的是(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2)计算黄曲霉素和三四苯并芘各一个分子中所含碳原子的个数比 ________?;(3)请写出一种日常生活中能降低癌症发病率的做法________ .
12.合肥市早在几年前引进了天然气,相比煤、煤气天然气污染小,价格低廉,是市民们首选的经济、清洁能源.(1)天然气属于__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2)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实际生活中为了防止危险使用时常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属于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3)工业上利用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加热制取炭黑,同时得到自然界最轻的气体,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3.下列调味品中,可用于蒸馒头、烘焙蛋糕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3种调味品的主要成分中(括号所示为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4.如图所示是某品牌服装标签,请指出面料中的成分所属的纤维种类,并根据你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生活体验说出用该面料做成的衣服的优良特性。
四、综合题
15.俗称摇头丸的毒品能使人手舞足蹈,呈癫狂状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有一种“摇头丸”的化学式为C12H19OxN,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09.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它属于________(填“有机物”、“无机物”).
(2)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氧原子________个.
(3)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最简整数比).
16.????????????
(1)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C2H5OH)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乙醇属于________(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请再写出一例可节省石油资源的方法________。
(2)“酸”一词从有酸味的酒而来。常温下酸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硫酸是用途广泛的酸,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解答】A. 碳酸 ,属于酸,A不符合题意;?? B. 干冰,是氧化物,B不符合题意;C. 甲烷 是最简单的有机物,C符合题意;D. 碳酸钙属于碳酸盐,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溶于水产生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 。由金属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叫盐,由金属或铵根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叫碱。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以外的含碳化合物称为有机物。
2.【答案】 D
【解析】【解答】①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温度,使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而不是降低着火点,说法错误;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白雾,说法错误;③“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以免固体飞溅说法,正确;④防毒面具的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强吸附性,说法正确;⑤洗涤剂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可以乳化油污,而不是溶解,说法错误;⑥日常生活中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说法正确,③④⑥正确,故答案为:D。
【分析】①物质的着火点是不能改变的;②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大量白烟;③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来回答;④活性炭有吸附性;⑤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作用;⑥常见的合成材料有: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3.【答案】 D
【解析】【解答】①纯碱属于盐,②生石灰属于氧化物,③醋酸属于酸、有机物,④熟石灰属于碱,⑤酒精属于有机物,⑥铜属于单质,⑦石墨属于单质,⑧氧化铁属于氧化物,⑨蔗糖属于有机物,⑩不锈钢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D
【分析】纯碱是碳酸钠,不是碱,属于盐;生石灰是氧化钙,是氧化物;醋酸中含有碳元素,是有机物;熟石灰是氢氧化钙,是碱类物质;酒精中含有元素,是有机物;铜是金属单质;石墨是非金属单质;氧化铁是三氧化二铁,是氧化物;蔗糖中含有碳元素,是有机物;不锈钢是合金,属于混合物;
4.【答案】 A
【解析】【解答】解:A、一氧化氮、过氧化氢和氧化铜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故分类正确;
B、二氧化碳不属于污染物,故分类错误;
C、一氧化碳不属于有机物,故分类错误;
D、空气、盐酸都属于混合物,故分类错误;
故选:A.
【分析】A、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解答.B、根据常见的污染物进行分析.C、根据有机物的定义分析.D、根据纯净物的定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氧化物、有机物以及纯净物的概念,要加以识记.
5.【答案】D
【解析】【解答】解:A、蚕“丝”是天然纤维,故正确;
B、“蜡炬成灰”既发生化学变化也发生物理变化,故正确;
C、蜡炬流“泪”过程中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
D、“蜡炬成灰”既发生化学变化也发生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D.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6.【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乙醇的化学式C2H5OH,该物质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其分子由2个C原子、6个H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利用乙醇的化学式的表示意义,完成对乙醇的有关判断.
【解答】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根据乙醇的化学式C2H5OH,该物质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乙醇不属于氧化物;故A不正确;B、乙醇C2H5OH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2):(1×6):16=12:3:8≠24:5:16;故B不正确;C、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根据乙醇的化学式C2H5OH,该物质含C、H、O三种元素,乙醇属于有机物;故C正确;D、根据乙醇的化学式C2H5OH,其分子由2个C原子、6个H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并不含氢分子;故D不正确;故选C.
【点评】计算乙醇组成元素质量比时,要注意氢元素的原子个数为6而不是5.
7.【答案】 B
【解析】
【分析】根据材料的成分及材料的分类,结合生活知识积累进行回答.
【解答】A、羊绒衫选用的材料是羊毛,属天然纤维,故A正确;B、汽车轮胎选用的材料是合成橡胶,不是塑料,故B错误;C、钻石就是金刚石,故C正确;D、不锈钢就是铁的合金,故D正确;故选B.
【点评】本题是材料问题,考查物品与材料分类的关系,了解材料的分类及材料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属于氧化物;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故选项分类错误.
B、羊毛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不属于合成纤维,故选项分类错误.
C、淀粉、塑料都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故选项分类正确.
D、硝酸钾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均属于复合肥;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分类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羊毛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有机物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D、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9.【答案】 D
【解析】【解答】A、由过氧化苯甲酰化学式为C14H10O4可知,过氧化苯甲酰属于有机物,故A错误;
B、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质量比为为(12×14):(1×10):(16×4)=84:5:32,故B错误;C、相对分子质量是个比值,不是实际质量,故C错误;D、过氧化苯甲酰化学式为C14H10O4 , 1个过氧化苯甲酰分子中共含有14+10+4=28个原子,故D正确.故选D.
【分析】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据此分析;B、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据此分析;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考虑;D、根据过氧化苯甲酰的化学式进行计算回答.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而氯化氢和二氧化碳气体本身不显酸性,是其水溶液显酸性,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故说法错误;
B、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因为能与酸反应,但能够和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有: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因为有的物质具有腐蚀性,所以能与酸反应的物质不一定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说法错误;
C、葡萄糖、酒精等含碳化合物是有机物,但并不是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如二氧化碳等,故说法正确;
D、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但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如电子、原子核等,故说法错误;
故选项为:C.
【分析】A、根据酸的定义分析: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B、根据能够和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有: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但治疗胃酸过多,应选择一种能够和胃酸发生的物质,而且这种物质没有腐蚀性分析;
C、根据有机物的定义及特殊含碳的物质分析;
D、根据离子的定义及带电荷的微粒分析.
二、填空题
11.【答案】NaNO2;17:20;不吃或少吃烧烤食物
【解析】【解答】(1)含碳的化合物叫有机物,NaNO2中不含碳元素,所以是无机物;故答案为:NaNO2;(2)由题意可知:每个黄曲霉素(C17H12O6)分子中含有17个碳原子,每个三四苯并芘(C20H12)分子中含有20个碳原子,所以黄曲霉素和三四苯并芘各一个分子中所含碳原子的个数比是17:20;故答案为:17:20;(3)由题意可知烧烤食物、隔夜菜、霉变食品中都含有致癌物质,故答案为:不吃或少吃烧烤食物.【分析】(1)从含碳的化合物叫有机物去分析;(2)从每个黄曲霉素(C17H12O6)分子中含有17个碳原子,每个三四苯并芘(C20H12)分子中含有20个碳原子,去分析;(3)从烧烤食物、隔夜菜、霉变食品中都含有致癌物质去分析.
12.【答案】 不可再生 ;有机物 ;CH4C+2H2↑
【解析】【解答】(1)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2)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除外),所以乙硫醇属于有机物;(3)自然界中最轻的气体是氢气,由题干信息:工业上利用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加热制取炭黑,同时得到自然界最轻的气体,可知反应物是甲烷,生成物是碳和氢气,利用观察法配平即可,反应条件是高温,写在等号的上边,氢气后面标上上升符号【分析】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13.【答案】B;AC
【解析】【解答】可用于蒸馒头、烘焙蛋糕的是小苏打;3种调味品的主要成分中(括号所示为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属于有机物的是味精。故答案为:B、A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的混合物。
三、解答题
14.【答案】解:棉、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涤纶属于合成纤维。合成纤维的强度高,耐磨,耐腐,但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差,将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混合纺织,使衣服穿起来既舒服又挺括。?
【解析】【解答】羊毛、涤纶这些纤维材料具有的特点是不耐高温,涤纶属于合成纤维。合成纤维的强度高,耐磨,耐腐,但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差,将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混合纺织,使衣服穿起来既舒服又挺括。故答案为:棉、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涤纶属于合成纤维。合成纤维的强度高,耐磨,耐腐,但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差,将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混合纺织,使衣服穿起来既舒服又挺括。?【分析】根据纤维分为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及它们各自的优点解答
四、综合题
15.【答案】(1)4;有机物(2)2(3)72:7
【解析】【解答】解:(1)C12H19OxN是由碳、氢、氧、氮4种元素组成的;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1×19+16x+14=209,x=2.(3)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12):(14×1)=72:7.
故答案为:(1)4;有机物;(2)2;(3)72:7.
【分析】(1)根据C9H13N化学式的含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16.【答案】(1)有机化合物;C2H5OH+3O2 2CO2+3H2O;开发新能源,石油制品回收再利用,或多坐公共交通工具,距离近的步行和骑自行车等等(2)<;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解析】【解答】(1)乙醇属于有机化合物;乙醇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2H5OH+3O2 2CO2+3H2O;减少化石燃料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减少方法有开发新能源,石油制品回收再利用,或多坐公共交通工具,距离近的步行和骑自行车等等;(2)酸溶液的瓶pH小于7;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分析】根据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为不含碳元素化合物分析,注意含碳元素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碳酸钠、二氧化碳等为无机物;根据酸溶液pH小于7分析;根据浓硫酸稀释要“酸入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