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6-27 18:1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跟踪训练 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一、单选题
1.区别熟石灰与烧碱的水溶液,可选择(??? )
A.?CO2?????????????????????????????B.?稀盐酸?????????????????????????????C.?CuSO4溶液?????????????????????????????D.?NaCl溶液
2.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B.?服用含Mg(OH)2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3.下列物质中,能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
A.?Mg????????????????????????????????B.?MgO????????????????????????????????C.?MgCO3????????????????????????????????D.?Mg(OH)2
4. 下列物质加入到稀硫酸中,有大量气泡产生的是(?? )
A.?Zn????????????????????????????????????B.?Cu????????????????????????????????????C.?K2SO4????????????????????????????????????D.?NaOH
5.在反应A+HCl﹣﹣﹣MgCl2+B中,A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①Mg;? ②MgO;? ③Mg(OH)2;④MgCO3 .
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②④????????????????????????D.?①②③④
6.把鸡蛋放在下列某物质中.可以制作“无壳鸡蛋”.该物质是(? )
A.?食盐?????????????????????????????????????B.?白酒?????????????????????????????????????C.?食醋?????????????????????????????????????D.?酱油
7.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8.将少量灰黑色的生铁粉末,投入盛有过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待完全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有黑色的残渣。该黑色残渣的主要成分是(?? )
A.?铁????????????????????????????????B.?碳????????????????????????????????C.?铁、碳混合物????????????????????????????????D.?硫酸亚铁
9.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许多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它们都(  )
A.?都是溶液?????????????????B.?都含有氢元素?????????????????C.?都解离出氢离子???????????????????D.?都含有酸根离子
10.有关氢氧化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B.?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C.?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D.?能做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二、填空题
11.镍(Ni)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常用于电镀工业和制造电池,硫酸镍溶液显绿色,氢氧化镍为难溶于水的绿色固体,在这些化合物中镍元素都显+2价. (1)氢氧化镍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将硫酸镍溶液加入试管中,再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②预测反应现象:________?.
12. 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浓硫酸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干燥剂,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__性. (2)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以用于金属除锈,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 (3)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潮解,同时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而变质,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________保存.?
13.现有白纸和几种溶液,有人用这些材料设计了一个名为“雨落叶出红花开”的趣味实验。实验的过程如下:先用洁净的毛笔蘸________(填序号,下同)在白纸上画上花,再用________画上叶,将白纸挂上墙壁,晾干后用________ 向纸上喷即成。 A.酚酞溶液??????B.石蕊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D.稀盐酸
三、解答题
14.维生素C(C6H12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1)取三片维生素C,压碎后溶于10mL水中,过滤。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维生素C的水溶液呈________性。
(2)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容易被破坏。请你想一想,如何食用黄瓜,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丰富的维生素C?
四、综合题
15.甲酸(HCOOH)是一种有机酸,它的酸性比碳酸强,比盐酸弱,有刺激性气味和较强的腐蚀性。蚂蚁、蚊虫叮咬时会分泌出甲酸,所以甲酸又俗称蚁酸。
(1)人被蚊虫叮咬后会痒痛,可以涂抹下列物质中的(填序号)________消除。
①稀盐酸? ②食醋?? ③肥皂水?? ④食盐水
(2)白蚂蚁除了会蛀蚀木头以外,它分泌的蚁酸还会腐蚀很多建筑材料,下列建筑材料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填字母)???????????? 。
A.?铜栏杆??????????????????????????????????B.?钢筋??????????????????????????????????C.?大理石??????????????????????????????????D.?玻璃
16. 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进行以下实验:
(1)上述实验进行对比的目的是________?.
(2)实验后,将A、B两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同一个洁净的烧杯中,溶液无色.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提示:CaCl2+Na2CO3═CaCO3↓+2NaCl),所得混合物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有四种情况,请补充完整(酚酞省略不写):①NaCl;②________? ;③________?;④________?.若该混合物中溶液无色,选用一种试剂即可确定溶质成分是哪种情况,写出所加试剂,预期现象和结论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解答】A.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现象,A符合题意; B. 稀盐酸与熟石灰、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均无现象,B不符合题意; C. CuSO4溶液与熟石灰、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均产生蓝色沉淀,C不符合题意; D. NaCl溶液与熟石灰、氢氧化钠溶液均不反应,无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烧碱是氢氧化钠。物质的鉴别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根据特征反应现象判定区分物质,一般选用一种试剂分别与其反应,要求现象明显。
2.【答案】 A
【解析】【解答】A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是碱和盐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A符合题意; B用含Mg(OH)2的药物治疗胃酸(盐酸)过多,碱和酸的反应,是中和反应,B不符合题意;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碱和酸的反应,是中和反应,C不符合题意;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都是碱和酸的反应,是中和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中和反应一定是酸和碱的反应,注意辨别物质的种类,分清哪些物质是酸,哪些是碱,哪些是盐。
3.【答案】 D
【解析】【解答】根据中和反应的概念分析,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盐酸属于酸,故能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物质应是碱,选项中只有Mg(OH)2是碱。Mg是金属单质,MgO是氧化物。MgCO3是盐;故答案为:D。
【分析】中和反应: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实质:OH-+H+= H2O;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
4.【答案】A
【解析】【解答】解:碳酸盐和活泼金属都会与酸反应生成气体,Zn在氢前,会与酸反应生成氢气,铜在氢后,不与稀硫酸反应.
故选A.
【分析】根据碳酸盐和活泼金属都会与酸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
5.【答案】 D
【解析】【解答】盐酸能与镁生成氯化镁和氢气,与氧化镁生成氯化镁和水,与氢氧化镁生成氯化镁和水,与碳酸镁生成氯化镁、碳酸.
故选D.
【分析】由酸的通性可知酸可以与金属反应,也可跟金属氧化物,碱和盐反应,所以在判断时,只要是符合酸的通性的都能选.
6.【答案】 C
【解析】【解答】解:鸡蛋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碳酸钙是不溶性的盐,只能溶于酸,
A、食盐的水溶液是中性的,不会和碳酸钙反应,故A错误,
B、白酒一般情况下是中性的,不会与碳酸钙反应,故B错误,
C、食醋中的主要成份是醋酸,会与碳酸钙反应而溶解碳酸钙,故C正确,
D、酱油的成分比较复杂,除食盐的成分外,还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及香料成分,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鸡蛋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碳酸钙是不溶性的盐,只能溶于酸.分析选项看哪种物质属于酸,就选哪种物质.
7.【答案】 C
【解析】【分析】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要抓住反应的物质为酸和碱.
【解答】A、氢氧化钙与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故与中和反应原理有关,故A正确; B、氢氧化铝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故B正确; C、熟石灰与硫酸铜的反应为碱和盐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C错误; D、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中和反应的概念(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及其应用,掌握酸碱盐的性质及其应用.
8.【答案】 B
【解析】【解答】灰黑色的生铁粉末主要含有铁和碳,碳不与稀硫酸反应,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亚铁易溶解于水。因为烧杯中的稀硫酸是过量的,所以铁无剩余;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来分析解答。
9.【答案】 C
【解析】【解答】解: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故答案为:C
【分析】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如: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是无色酚酞变色;都能和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都能和碱反应生成水等,都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10.【答案】 D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吸水潮解,还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故A正确,
B、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故B正确, C、氢氧化钠溶于水会电离出大量的氢氧根,使溶液显碱性,紫色石蕊遇碱变蓝色,故C正确, D、NaOH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会腐蚀人的食管壁,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氢氧化钠长期暴露于空气中会变质成碳酸钠,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显碱性,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本题主要考查了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难度不大,要加强记忆.
二、填空题
11.【答案】Ni(OH)2;NiSO4+2NaOH═Ni(OH)2↓+Na2SO4;有绿色固体生成,溶液从绿色变成无色
【解析】【解答】解:(1)镍元素的化合价为+2,而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所以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以知道氢氧化镍的化学式为Ni(OH)2; (2)将硫酸镍溶液加入试管中,再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后,硫酸镍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绿色的氢氧化镍沉淀,同时由于消耗了硫酸镍,所以溶液的颜色要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iSO4+2NaOH═Ni(OH)2↓+Na2SO4; 故答案为:(1)Ni(OH)2; (2)①NiSO4+2NaOH═Ni(OH)2↓+Na2SO4; ②有绿色固体生成,溶液从绿色变成无色.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结合镍元素和氢氧根的化合价来书写化学式; (2)将硫酸镍溶液加入试管中,再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后,硫酸镍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绿色的氢氧化镍沉淀,同时由于消耗了硫酸镍,所以溶液的颜色要变为无色,可以据此完成该题的解答.
12.【答案】吸水性 ;H+ ;二氧化碳 ;密封 
【解析】【解答】(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可作干燥剂.故填:吸水性; (2)稀盐酸和稀硫酸溶液中都含H+,具有相似的性质,都能与金属发生反应,从而达到除锈的目的.故填:H+; (3)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时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的现象叫做潮解,并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因此要密封保存.故填:二氧化碳,密封. 【分析】(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可作干燥剂; (2)根据稀硫酸、稀盐酸的化学性质作答; (3)根据已有的氢氧化钠的性质以及保存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13.【答案】D;C;B
【解析】【解答】酸性溶液都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碱性溶液都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氢氧化钠是碱;稀盐酸是酸;故石蕊喷在稀盐酸画的花后,会变红;喷在氢氧化钠画的叶后,会变蓝;故答案为D、C、B。 【分析】熟记酸和碱与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
三、解答题
14.【答案】(1)酸
(2)在黄瓜中加入少量食醋并且生吃,炒黄瓜时不能太熟(或加醋凉拌)。
【解析】【解答】 维生素C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所以维生素c显酸性。在黄瓜中加入少量食醋并且生吃,炒黄瓜时不能太熟
【分析】维生素C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所以维生素c显酸性;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容易被破坏,所以吃黄瓜时在黄瓜中加入少量食醋并且生吃,炒黄瓜时不能太熟。
四、综合题
15.【答案】 (1)③
(2)A,D
【解析】【解答】利用中和反应可以改变溶液的酸碱性;铜是不活泼金属,不与酸反应,玻璃的成分是非金属氧化物,不与酸反应.
故答案为:(1)③;(2)AD.
【分析】(1)人被蚊虫叮咬后会痒痛,是因为蚊虫叮咬时会分泌出甲酸,可以依据中和反应的原理,涂抹显碱性的物质. (2)根据酸的化学性质,活泼金属、碳酸盐等都能和酸反应,能和酸反应就容易被酸腐蚀.
16.【答案】(1)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钙发生了反应而非溶于水
(2)NaCl、CaCl2 ;NaCl、Na2CO3 ;NaCl、CaCl2、HCl ;取少量混合液,向其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为①,有白色沉淀为②,有气泡产生为④
【解析】【解答】②解:(1)据图示加入1mL水固体没有明显变化,而加入1mL稀盐酸固体却全部消失,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钙发生了反应而非溶于水;
(2)若氢氧化钙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所加碳酸钠也与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若氢氧化钙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所加碳酸钠较少,氯化钙有剩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CaCl2;
若氢氧化钙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所加碳酸钠过量,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Na2CO3;
若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盐酸有剩余,所加碳酸钠也与盐酸反应,且反应完毕后盐酸继续有剩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CaCl2、HCl;
若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盐酸有剩余,所加碳酸钠也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溶液无色,说明溶液不显碱性,故溶液中不含有Na2CO3;可选用碳酸钠溶液进行测试,取少量的待测溶液放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碳酸钠溶液,无任何现象时为①;若出现白色沉淀为②;若有气泡产生为④.
故答案为:(1)盐酸和氢氧化钙发生了反应而非溶于水;(2)②NaCl、CaCl2;③NaCl、Na2CO3④NaCl、CaCl2、HCl;取少量混合液,向其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为①,有白色沉淀为②,有气泡产生为④.
【分析】(1)据图分析实验目的;
(2)据反应的情况:恰好完全反应还是某一反应物有剩余进行分析;据溶液无色,溶液不显碱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