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比例线段(一)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一些简单的变形或求值.
3.理解并初步掌握两种基本方法(或技能):一是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或求值;二是用“设比值”的方法进行变形或求值.
重点难点:
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例2根据条件判断一个比例式是否成立,不仅要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还要运用等式的性质等,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情境一 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图形.
如:照片,放电影时底片中的图与银幕的像,不同大小的国旗,两把不同大小都含有30°角的三角尺,半径不同的两个圆等.
情境二 美丽的蝴蝶身长与双翅展开后的长度之比约为0.618;一些长方形的画框,宽与长之比也设计成0.618,许多美的形状都与0.618这个比例有关.
你知道0.618这个比值的来历吗?
说明:通过所创的两个教学情境,一是说明本章节的重要意义;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章的学习.
二、新知学习
(一)试一试
什么是两个数的比?如何表示-2与3的比和4与-6的比?其比值相等吗?用小学学过的方法可说成什么?可写成什么形式?
__-2∶3=-;4∶(-6)=-=-;=;__
__-2,3,4,-6四个数成比例__.
(二)议一议
1.比与比例有什么区别?
__比是一个值;比例是一个等式.__
2.用字母a,b,c,d表示数,上述四个数成比例可写成怎样的形状?你知道内项、外项的概念吗?
我们知道,如果两个数的比值与另两个数的比值相等,就说这四个数__成比例__,通常我们把a,b,c,d四个实数成比例表示成__a∶b=c∶d__,或__=__,其中b,c称为__内项__,a,d称为__外项__.
(三)做一做
1.分别计算下列比例式的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
(1)= (2)=
【解】(1)两个内项的积为2×0.6=12
两个外项的积为0.3×4=1.2
(2)两个内项的积为1×=
两个外项的积为×=
2.利用等式的性质,能从=,推导出ad=bc吗?反过来呢?
【解】等式=的两边同乘以bd,可由=推导出ad=bc,反过来等式ad=bc两边同除以bd,即可由ad=bc推导出=.
(四)归纳
比例具有如下基本性质:
=?ad=bc(a,b,c,d都不为零)
说明:经历从实际数值中抽象成比例的概念的过程,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新知应用
【例1】根据下列条件,求m∶n的值.
(1)3m=4n;(2)=.
【解】 (1)=;(2)=?3m=5n?=.
说明:例1的目的是巩固比例中项的概念.
【例2】已知=,判断下列比例式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1)=.
(2)=.
【解】(1)比例式成立.理由如下:∵=,∴=,∴1-=1-,即=.
(2)比例式不成立.理由如下:
设==k,则a=bk,c=dk.
∴==,而=,∴≠.
说明:例2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比例式变形的能力.对于=?=或=,不必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
四、巩固新知
尝试完成下面各题.
1.已知=,以下比例式中成立的是( C )
A.= B.=
C.= D.=
2.把ad=bc写成比例式,下列四个选项中,错误的是( D )
A.= B.=
C.= D.=
3.下列各组数据中,能成比例的是( C )
A.1,2,3,4 B.3,6,7,9
C.2,3,4,6 D.2,3,
4.若2y-7x=0,则x∶y等于( C )
A.7∶2 B.4∶7
C.2∶7 D.7∶4
5.若3x-4y=0,则的值是( B )
A. B. C. D.
五、课堂小结
1.比例的概念:如果两个数的比值与另外两个数的比值相等,就说四个数成比例.
2.比例的基本性质:=?ad=bc(a, b,c,d都不为零).
3.比例式变形的常用方法:(1)利用等式的性质;(2)设比值.
六、课后作业
请完成本资料对应的课后作业部分内容.
4.1 比例线段(三)
教学目标:
1.了解比例中项的概念.
2.通过实例了解黄金分割.
3.会求已知线段的比例中项.
4.利用黄金分割进行简单的计算和作图.
5.通过欣赏著名画家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等,感受“黄金分割”的美,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黄金分割的概念及其简单应用.
难点:例5的作图涉及线段的倍分关系与和差关系,比较复杂,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欣赏图片,感受匀称、协调之美
如:著名画家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芭蕾舞演员的舞姿、上海东方明珠塔、古代希腊的帕特农神庙、五角星等,感受黄金分割图象之美.
说明:通过图片欣赏,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存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新知学习
(一)试一试
(1)取一张长与宽之比为∶1的长方形纸,思考一下,怎么取?
(2)(如图)将它(上述矩形纸片)对折,请判断图中的两张长方形纸的长与宽这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请写出比例式.这个比例式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与同伴交流.
=____,==____.
∴=,特别之处:__这个比例式的内项相同__.
定义:一般地,如果三个数a,b,c满足比例式=(或a∶b=b∶c),则b就叫做a,c的比例中项.
=?b2=ac
(二)做一做
1.1是不是1和的比例中项?如果是比例中项,请写出相应的比例式.
【解】1是1和的比例中项,比例式为:=.
2.已知线段a=3,b=27,求a,b的比例中项.
【解】设a,b的比例中项为x(x>0).
则x2=a·b,即x2=3×27=81.
解得x=±9.
∵x>0,∴x=9.
∴a,b的比例中项为9.
(三)量一量
课本图4-4是著名国家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画面中脸部被围在矩形ABCD内,图中四边形BCEF为正方形,量一量点F到点A,B的距离.与相等吗?
定义:如图,如果点P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P和PB,使=,那么称线段AB被点P黄金分割,点P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线段AP与AB的比叫做黄金比.
(四)求一求
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可以求出黄金比的数值.
如图,设=x,
则PB=AB-AP=AB-AB·x.
由=,得=,
即=.
化简,得x2+x-1=0.
解得x1=,x2=(不合题意,舍去).
所以=≈0.618.
(五)读一读
黄金分割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关注?
历史上,人们视黄金分割为“最美丽”的几何比率,广泛应用于建筑物中,如古代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上海的东方明珠塔等.一些长方形的画框,宽与长之比也设计成0.618.在自然界中也有很多例子,美丽的蝴蝶身长与双翅展开后的长度之比约为0.618,许多美丽的形状都与0.618这个比值有关.
说明:通过欣赏著名画家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图,感受“黄金分割”的美,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新知应用
【例1】已知线段a=5,b=3,求线段a+b与a-b的比例中项.
【分析】由a,b的值就可以求出(a+b)与(a-b)的值,再由比例的基本性质可求得比例中项.
【解】∵a=5,b=3,∴a+b=8,a-b=2.
设a+b,a-b的比例中项为x,则
x2=(a+b)(a-b)=16.
解得x1=4,x2=-4(不合题意,舍去).
∴a+b,a-b的比例中项为4.
说明:例1的目的是巩固比例中项的概念.
四、巩固新知
尝试完成下面各题.
1.已知线段a=4 cm,b=9 cm,若线段b是线段a,c的比例中项,则c等于( C )
A.6 cm B.36 cm
C. cm D. cm
2.一条已知线段上黄金分割点的个数是( B)
A.1个 B.2个
C.3个 D.无数个
3.已知线段a=3,b=27,则线段a,b的比例中项是__9__.
4.若a∶b=c∶d,且a,d的比例中项是5,求b,c的比例中项.
解:∵a∶b=c∶d,
∴ad=bc.
又∵52=ad,
∴bc=52=25,
∴bc的比例中项是±5.
5.已知线段a,b的比例中项为2,两线段的和等于13,求线段a,b的长.
解:设线段a的长为x,则线段b的长为(13-x).
则有(2)2=x·(13-x).
x2-13x+40=0.
解得x1=5,x2=8.
∴线段a的长为5时,线段b的长为8.
线段a的长为8时,线段b的长为5.
五、课堂小结
1.比例中项的概念.
2.线段的比例中项与数的比例中项的区别.
3.黄金分割,黄金分割点,黄金比的概念.
六、课后作业
请完成本资料对应的课后作业部分内容.
4.1 比例线段(二)
教学目标:
1.了解两条线段的比和比例线段的概念.
2.能根据条件写出比例线段;会运用比例线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比例线段的概念及比例性质的运用.
难点:课本例3要求根据具体问题发现等量关系,找出比例式,有一定的隐蔽性,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复习引入
1.比例的基本性质是__=?ad=bc__.
2.由ad=bc可推出哪些比例式?
__=,=,=,=,__
__=,=,=,=.__
3.操场上有一群学生在玩游戏,其中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例是3∶2,后来又有6名女学生加入进来,此时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为5∶3,求原来各有多少男生和女生?
【解】设原来有男生3x人,女生2x人,则
(2x+6)∶3x=5∶3
15x=6x+18
解得x=2
所以3x=6,2x=4
∴原来有6名男同学和4名女同学.
说明:引入一个实际问题,引起学生们的关注,让学生去解决感兴趣的问题,为下一个枯燥的几何问题做好铺垫.
二、 新知学习
(一)比一比
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叫做这两条线段的比.
如图所示,设线段OC=2,OC′=4,则线段OC与OC′的比就是2∶4=,记为=.由图,从△ABC到△A′B′C′是一个相似变换,可得=,=,所以=.
注意:(1)两线段是几何图形,可用它的长度比来确定;
(2)度量线段的长度单位有多种,但求比值必须在同一长度单位下,比值一定是正数,比值与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
(3)表示方式与用数字的比表示类同,但它也可以表示为AB∶CD.
(二)议一议
什么是比例线段?
一般地,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即=,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例如,上图中,AB,A′B′,BC,B′C是比例线段.
(三)做一做
1.如图所示,=____,
=____.
2.已知线段a,b,c,若==,且3a-2b+5c=25,求a,b,c的值.
【解】设===k(k≠0).则a=2k,b=3k,c=5k,
∵3a-2b+5c=25,
∴6k-6k+25k=25.
解得k=1.
∴a=2,b=3,c=5.
说明:通过比一比、议一议、做一做,加深对比例及比例线段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新知应用
【例1】已知线段a=30 mm,b=2 cm,c= cm,d=12 mm,试判断a,b,c,d是否成比例线段.
【分析】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线段,先要把四条线段的长度单位化为同一单位,然后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再分别计算第一和第二与第三和第四线段的数量比,如果比相等,那么这四条线段成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解】取mm作单位,则b=20mm,c=8mm,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为c,d,b,a.
∵c∶d=8∶12=2∶3,
b∶a=20∶30=2∶3,
∴c∶d=b∶a.
即四条线段a,b,c,d成比例线段.
说明:判断四条线段(或数)是否成比例,在同一单位下,除了直接计算a∶b和c∶d进行判断外,还可以计算ad和bc,利用ad=bc?=进行判断.
【例2】如图,在△ABC中,AD,CE是△ABC上的高线,找出图中的一组比例线段,并说明理由.
【分析】(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要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只要采取什么方法?(看其中两条线段的乘积是否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乘积)
(2)已知条件中有三角形的高,我们通常可以把高与什么知道联系起来?
(3)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你能得到一个怎样的等式?
根据所得的等式可以写出怎样的比例式?
【解】=.理由如下:
∵S△ABC=AB·CE=BC·AD,
∴AB·CE=BC·AD,∴=.
说明:利用面积是比例线段中得到等积式的常用方法之一.
四、巩固新知
尝试完成下面各题.
1.下列各组线段,能成比例线段的是( B )
A.1 cm,2 cm,3 cm,4 cm
B.3 cm,6 cm,4 dm,8 mm
C.3 cm,9 cm,1.8 dm,6 cm
D.2 cm,5 cm, 0.6 dm,8 cm
2.已知a,b,c,d是成比例线段,其中a=3 cm,b=2 cm,c=6 cm,求线段d的长度.
解:设d=x cm,则有=,即=.
∴3x=12.解得x=4.∴d=4 cm.
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BC,AF⊥CD,找出图中一组比例线段,并说明理由.
解:∵BC·AE=S?ABCD=CD·AF,∴=.
4.有两组线段,每组分别有4条,长度如下:
(1)a=8 cm,b=0.05 cm,c=0.6 dm,d=10 cm.
(2)a=16 mm,b=8 mm,c=5 mm,d=10 mm.
请判断它们是否成比例线段,试说明理由.
解:(1)b=0.05 cm,c=0.6 dm=6 cm,a=8 cm,d=10 cm.
∵bd=0.5,ca=48,bd≠ca,
∴这四条线段不成比例.
(2)c=5 mm,b=8 mm,d=10 mm,a=16 mm.
∵ac=80,bd=80,
∴ac=bd,即=,
∴这四条线段成比例.
五、课堂小结
1.两条线段的比及比例线段的概念.
2.方程思想的体现.
3.比例线段的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
请完成本资料对应的课后作业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