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3.1声音的产生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3.1声音的产生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7-06 21:3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科学导学案设计
课 题:
声音的产生
课  型
新授课
年级

执教
学习目标:
1、 能初步体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探究过程。
2、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的。
3、 通过学习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学习重点:
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学习难点:
从多种事实中概括出物体发声的规律。
预习准备:
食品保鲜袋、钢皮尺、豆子、音叉、皮筋、塑料瓶泡沫小球、烧杯、水、方盒、铅笔、鼓
学 习 过 程
环节
学 案
导 案
感知导入
(6)
激趣导入:
1、老师这儿搜集了好多种声音,想试一试你的耳朵灵不灵,猜一猜这些声音都是什么物体发出的,有兴趣吗?
播放声音:国歌声、雨声、鞭炮声、鸟鸣声、欢呼声、打雷声……
2、正因为有了这些声音,我们每天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也正因为有了声音,我们人与人之间才可以互相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看来,声音对我们来说的确是太重要了。那么,关于声音,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3、板书课题——声音的产生
板书课题,抛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自主探究
(9)
1、猜测:
师:请同学们先动脑想一想: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猜想,那么,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需要同学们通过实验自己去研究,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好多材料,下面,请同学们先想办法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但在实施探究之前老师四点建议:
(1)制造声音时不易用力过猛损坏器材,控制好声音的大小;
(2)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注意观察:在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的时候,物体本身有什么变化?
(3)小组分好工,填好实验记录。
(4)实验结束的时候,老师也会发出一个声音(击掌三次),当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就停止你们的实验好吗?
2、实践:
生自由探究。
(用食品保鲜袋、钢皮尺、豆子、音叉、皮筋、塑料瓶、泡沫小球、烧杯、水、方盒、铅笔、鼓等使物体放出声音)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2、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自学状态及参与度。
展示交流
(20)
1、讨论:
师:我们又应该如何研究才能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到或感觉到物体本身发生的变化呢?请大家讨论一下。老师这里有一些豆子和泡沫小球,看你能否用得上。
(生分组讨论)
师:来,告诉大家,你们组准备怎样研究,才能让大家更好地看到或感觉到物体本身发生的变化?
2、交流、小结:
师:好,下面请大家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做的?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
师:通过以上大量的事实,我们发现:物体在发声的时候,它本身都会怎样?
生:动。
师:你们都是细心的孩子。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物体在抖动、哆嗦,在震动等。在科学上,我们说物体在"振动"。(师板书:物体振动)
师:看来,要让物体产生声音,物体必须振动,这就说明:声音其实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师:知道我们平时说话的声音是什么振动产生的吗?请同学们把手放在喉咙上感觉一下。
(生跟着师做、说:“你好”、“快乐每一天!”
师:来,告诉老师,手有什么感觉?
(生尝试后谈感觉)
师:声带振动人就能发出声音,如果声带坏了人就不能发出声音。同学们以后要注意保护声带,不要大声喊叫。
3、想办法让声音停止:
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已经弄清楚了,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一个物体正在发出声音,怎样才能让这个声音马上停止?请同学们想办法自己试一试。
(生利用材料再次体验)
师: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让声音立即停止的?
(学生回答)
师:那为什么这样做,声音就会立即停止呢?
(因为这样物体就不振动了。)
电脑课件鼓面、音叉辅助学生理解
师:是啊,让物体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了。这也再一次证明了:声音确实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拨。形成共识;小组长总结归纳
总结巩固
(5)
总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都不错,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揭开了声音产生的秘密。至于其它关于声音的问题,我们以后还将继续研究。好,下面请同学们放下手中的东西,放松心情,让我们随着优美的歌声,用心去体会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
师播放《铃儿响叮当》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学习
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