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现当代思想文化巨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一生都在热诚地为公众的良知辩护。“对人类苦难的同情”使得他坚决反对导致人类灾难的战争。1961年,因反战静坐示威,89岁的他与他的妻子被判两个月监禁。
一生经历过几次婚姻变故,但他始终是真诚的,一直在努力追求爱。
一生著书71种,论文几千篇,涉及哲学、数学、科学、政治、宗教等诸方面,享有“百科全书式的作家”之称。
我为什么而活着
罗素飓风(jù) 遏制(è)
俯瞰(kàn) 频临(bīn)
读准字音1.罗素的一生被什么样的感情支配着?
2.文章采用了什么结构?
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罗素为什么要渴望爱情? (1)爱情可以带来狂喜;
(2)爱情可以解除孤寂;
(3)爱的结合可以使人看到想象的仙境的神秘缩影。经历漫长的岁月
我寻求安宁
我找到狂喜,
我找到烦恼,
我找到疯狂,
我找到孤独,
我找到孤寂的痛苦,
它啮噬着我的心,
但安宁我从未得到!致伊迪丝 到了垂暮之年,
行将就木,
我认识了你!
认识了你,
我找到了狂欢和安宁,
我得到了平静的休憩。
多年孤独的岁月之后
我懂得了什么是爱、
什么是生命
现在,如果我长眠不醒,
我会心满意足地离去。
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裴多菲爱情是生命的火把。 ——维斯冠闪电照耀一瞬间,而爱情却照耀一生。 —— 苏霍姆林斯基 梁山伯与祝英台、林黛玉和贾宝玉、崔莺莺与张生、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杨绛和钱钟书 追求爱情罗素为什么要追求知识?作者寻求知识体现在对哪些领域的追求? (1)了解人类心灵;
(2)知道星辰为什么闪闪发光;
(3)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追求知识 罗素一生著书71种,著述涉及哲学、数学、政治、伦理、教育、文学、社会学。
20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
罗素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婚姻与道德》
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 为什么那不可遏制的同情总是把罗素带回尘世?饥饿的儿童尼日尔饥荒 被压迫折磨者除夕夜睡在深圳街头的孤苦无依的老人流浪老人全球性的孤寂、贫穷和痛苦罗素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二战期间,还因为反战坐了六个月的牢,但他仍不改初衷。
1955年初罗素、爱因斯坦和各国科学家发起了禁核签名 运动。
1961年,为反对美国政府发展核武器,89岁高龄的罗素偕夫人到英国国防部门前静坐示威,结果被判两个月的监禁。
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罗素提出强烈抗议。
1970年,他谴责以色列发动的中东战争,这是罗素最后一次和平的呼声保卫和平的战士被订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滴着鲜血仍眷顾着红尘的苦难的人们; 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阿诺德:“同情,使软弱的人觉得这个世界温柔;使坚强的人觉得这个世界高尚。” 白朗宁:“把爱拿走,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同情苦难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冰心这就是罗素的一生,既然如此痛苦,为何罗素仍说“值得”?
同情心。
渴望爱情、追求知识是理想,而同情苦难则是现实。渴望爱情、追求知识是为了自己,同情苦难则是为了他人。对人类不可遏制的同情心是作者追求爱情和知识的真正动力。体现出一个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 哪一种感情让罗素更执着、更痛苦?为什么?思考:三种追求的顺序能否调换? 请用一句话概括罗素的追求人活着,为了什么?一个人应当为活着而吃饭,而不是为吃饭而活着。
——莫里哀
人如果只靠吃饭活着,那饭就不叫饭,叫饲料。
——佚名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
——肖洛霍夫
那么,你为什么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