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百科全书式”的文学家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未来时代的先知(预言家)集众家于一身,为世人所敬仰罗素(1872--1970)初识罗素: 《我为什么而活着》
罗素聆听罗素:1. 全体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 注意把握节奏、语速和
情感(从容、激昂、无奈)
思考:“我”为什么而活着?
2.师生共同配乐朗读课文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同情苦难我为什么而活着
解读罗素:精读课文2-4段,思考以下问题:
1.概括说出作者渴望爱情的原因?
2.作者寻求哪些领域的知识?
3.指出作者同情人类苦难的具体内涵.
我为什么而活着渴望爱情带来狂喜摆脱孤寂体会美好人生境界关于罗素的爱情: 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他爱过不止一个女性,经历过几次婚姻变故,但他始终是真诚的,他说:“在我所爱的那些女人身上,我欠下了很大的人情,如果不是她们,我的心将偏狭的多。”经历漫长的岁月
我寻求安宁
我找到狂喜,
我找到烦恼,
我找到疯狂,
我找到孤独,
我找到孤寂的痛苦,
它啮噬着我的心,
但安宁我从未得到!致伊迪丝 到了垂暮之年,
行将就木,
我认识了你!
认识了你,
我找到了狂欢和安宁,
我得到了平静的休憩。
多年孤独的岁月之后
我懂得了什么是爱、
什么是生命
现在,如果我长眠不醒,
我会心满意足地离去。
我为什么而活着了解人类的心灵(人)追求知识 知道星星为何发光(自然)理解毕达哥拉斯的力量(社会)追求知识 罗素一生著书71种,著述涉及哲学、数学、政治、伦理、教育、文学、社会学。
20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
罗素于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
一些国家关于知识的名言:知识比金钱宝贵,比刀剑锋利,比枪炮威力大——俄罗斯
知识上的“聋”,会导致精神上的“哑”——丹麦
知识的用处就是夜行人的火把 ——沙特阿拉伯
知识可羡,胜于财富——英国
知识能使你增加一双眼睛——叙利亚同情苦难饥饿中的孩子被压迫被折磨者全球性的孤独、贫穷和痛苦我为什么而活着饥饿的侵袭饥饿中的孩子尼日尔饥荒 孤独、惊恐的儿童除夕之夜,睡在深圳街头的老人 死于流弹的平民 罗素一生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反对侵略战争。二战期间,还因反战坐了六个月牢。
1955年初,罗素、爱因斯坦和各国科学家发起了禁核签名运动。
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偕夫人到英国国防部门前静坐示威,被判两个月监禁。
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和平的使者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请和伙伴们共同探讨,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把“激情”比作“飓风”,表明三种激情在作者心中的地位,无比强大而不可遏抑,是作者永恒而无悔的追求。“深深的苦海”是人生的苦难,是追求中面临的种种挑战,但无论如何,“我”都任由这三种激情支配,去面临人生,“濒临绝望的边缘”指的是作者渴望减轻这些苦难但是无能为力,而且自己也深受其害。体现了作者崇高而伟大的情怀。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同情苦难我为什么而活着
崇高而伟大的情怀
感悟罗素:罗素活着的意义无疑是崇高的,有价值的,在罗素面前,我们无疑是渺小的,无论是就其成就而言,还是其思想而言,我们都不能不景仰他。学习了本文,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叩问一下自己的心灵,我们又是为什么而活着?应该怎样活?以“我为什么而活着”为话题,以“我追求( ),因为( )”的格式写一组排比句,体现你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和思考。
生命本没有意义,没有人会替你确定人生的意义,但如果你无法确定人生的意义,你将一辈子活在无意义状态里面。大到每一天,小到每一件事,你都会感到无名的痛苦,因为你不知道往什么地方走。所以,每个人必须为自己的人生确定意义。这是做人的本分之一,而且确立目标要趁早。
——毕淑敏作业布置1、积累关于爱情和知识的名句。
2、写一片80字的短文,体现你对人生目标的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