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中国石拱桥教案+课件(共14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18 中国石拱桥教案+课件(共14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7-17 10:41:16

文档简介

18.中国石拱桥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本中出现的生字词及本课基本的文学常识。
2.通过比较、讨论,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
3.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认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课文的说明顺序
课前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开启“拱桥”之幕
我国素有多桥古国之誉,石拱桥作为我国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从古至今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与石拱桥有关的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中国石拱桥》,作者——茅以升,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如何介绍石拱桥的,共同揭开我国石拱桥的神秘面纱。
说明文介绍: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等。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语言的先决条件。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是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二、明确说明对象,初识“拱桥”
1.这篇说明文的主要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一起开口说)
2.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分布广泛,形式多样,成就惊人)。
作者为了说明石拱桥的特征,精心选取了两个例子,分别是赵州桥和卢沟桥,在文中是第几到第几自然段。在我们的阅读提示语里也提到赵州桥和卢沟桥突出体现了我国石拱桥的特点,是我国古代石拱桥的典范,它们是如何体现我国石拱桥的这些特点的呢?自由朗读第4到第8段,划出其中体现中国石拱桥共同特点的句子,并分析体现了哪一特点。要求:快速、准确、全面(三个要求逐级提升)。时间:3分钟左右。
代表桥
历史悠久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赵州桥
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最古的石桥
形状像弓
拱上加拱
结构匀称
古朴美观
拱上加拱,减轻冲击,28道拱圈各自能独立支撑
卢沟桥
修建于1189年到1192年
柱头上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卢沟晓月”
发水时两岸河堤常被摧毁,这座桥却极少出事
三、掌握说明方法,赏析“拱桥”
快速阅读课文,说说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请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句加以说明。(参考句式:这句话运用了……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学生: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打比方,作用是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的形状,突出了石拱桥的形式美;引用《水经注》里的旅人桥,作用是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
教师例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这句话运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作用是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卢沟桥石狮子的各种姿态,说明了卢沟桥的形式优美。
摹状貌:通过描绘事物形貌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把说明对象描述得形象、具体、生动。
本文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课文用赵州桥和卢沟桥了说明石拱桥的特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文章主要的说明方法有(一起开口说):打比方、举例子、引用、列数字、作比较、摹状貌。
四、研习说明语言,品味“拱桥”
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说明文用语很讲究分寸,经常在一句话里加入修饰性的词语来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任务:请同学们圈出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词语,并具体分析。
示例: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比较”一词,表示的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大约”、“可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
3.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当时”是时间上的限定,“可算”是程度上限定,更加符合实际。
五、理清说明顺序,明晰“拱桥”
一篇说明文为了把被说明的事物讲清楚,说得有条理,要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让学生一起回顾说明文的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说明的。空间顺序:是按照由表及里、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等顺序来说明的。逻辑顺序:是按照从主要到次要、从总到分、从整体到局部、从一般到个别等顺序来说明的。)
快速浏览全文,对照三种说明顺序,概括全文的说明顺序,并说说理由。
检测:快速浏览第3段到第9段,对照三种说明顺序,概括作者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说明顺序。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其次写了中国石拱桥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最后写了中国石拱桥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这种围绕说明对象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的顺序,即符合人们对事物、事理认知思维规律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就局部而言,先介绍石拱桥的特征,再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由一般到特殊(由特殊到一般)也是逻辑顺序;而介绍中国石拱桥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时是由主要到次要(由次要到主要),亦是逻辑顺序。而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抽象到具体,由概括到具体等(相反)皆是。在介绍中国石拱桥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时,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因此本段采用的是时间顺序。本文没有用到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六、总结提升,回顾“拱桥”
任务:用一句话来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或学习启示,并写在学习纸上。要求:总结收获准确、全面;总结启示深刻、独到时间:2分钟左右。
七、布置作业
选择一座自己熟悉的桥(或其他建筑物也可),仿照课文的写法,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运用一定的说明顺序,写一篇200字以内的短文。
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基于这篇文章是初中学生正式学习的第一篇说明文,虽然他们在小学已经学习过说明类文章,但是关于说明文的学习内容没有完整的学习方向。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按说明内容的四大模块设计教学内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
基于部编版的作业本设计,我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的课堂反馈,穿插相关的习题。其中,作业本上的关于各种说明方法的特点,概括得非常详尽,因此当学生局限在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时,我就让学生翻看作业本上,以此丰富他们的脑海中的相关知识。此外,我认为让学生翻看作业本上的这道题,也有利于学生对说明方法特点的总结,利于学生在脑海里形成“知识树”。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及课后的学生反馈,我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不足。在课堂中,学生的读书形式单一,有时因为时间原因,直接跳过朗读环节。这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
课件14张PPT。中国石拱桥茅以昇1.了解石拱桥、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理解运用词语的准确性。
3.学习选择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并掌握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学习目标 茅以昇(1896-1989),江苏镇江人。桥梁学家,被誉为“中国桥梁之父”。三十年代即主持建造了钱塘江大桥,解放后培养了大批桥梁专家,著名的南京长江大桥就是由他的学生担任总工程师。作者简介文学常识说明文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等。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语言的先决条件。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是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初识“拱桥”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总体特征历史悠久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分布广泛 形式多样 成就惊人 初识“拱桥”赏析“拱桥”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请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句加以说明。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句话运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作用是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卢沟桥石狮子的各种姿态,说明了卢沟桥的形式优美。本文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课文用赵州桥和卢沟桥了说明石拱桥的特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品味“拱桥”请同学们圈出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词语,并具体分析。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表示的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大约”、“可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品味“拱桥”请同学们圈出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词语,并具体分析。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当时”是时间上的限定,“可算”是程度上限定,更加符合实际。明晰“拱桥”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说明的。
空间顺序:是按照由表及里、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等顺序来说明的。
逻辑顺序:是按照从主要到次要、从总到分、从整体到局部、从一般到个别等顺序来说明的。明晰“拱桥”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其次写了中国石拱桥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最后写了中国石拱桥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这种围绕说明对象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的顺序,即符合人们对事物、事理认知思维规律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整体上明晰“拱桥” 先介绍石拱桥的特征,再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由一般到特殊(由特殊到一般)也是逻辑顺序;而介绍中国石拱桥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时是由主要到次要(由次要到主要),亦是逻辑顺序。而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抽象到具体,由概括到具体等(相反)皆是。局部上 在介绍中国石拱桥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时,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因此本段采用的是时间顺序。回顾“拱桥” 用一句话来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或学习启示,并写在学习纸上。要求:总结收获准确、全面;总结启示深刻、独到时间:2分钟左右。布置作业 选择一座自己熟悉的桥(或其他建筑物也可),仿照课文的写法,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运用一定的说明顺序,写一篇200字以内的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