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起来会怎样(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运动起来会怎样(一)》主要引领学生对人体呼吸系统的认识。本课教材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体会平静状态下和经过剧烈运动后自己呼吸与心跳的差异,初步体验到运动和呼吸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通过体验反复呼吸一袋空气,开始试着解释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第三部分,引导学生设计并运用实验检验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在本课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准确地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数据,仔细观察蜡烛的火焰熄灭情况来了解呼出的气体和新鲜空气之间的差别,最终对人体的呼吸器官和功能有一定的了解,懂得运动和健康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他们乐于探究、善于合作、敢于创新,同时对新的事物具有更强的探究欲望。《我们的身体》是生命世界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对象是我们自己,教材中的每一部分都好比一个个暗箱,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充满着诱惑。基于这一点,开展科学探究,了解人体内部的各种活动和变化,恰恰是四年级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最好展现,他们将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一系列独立与合作的科学探究活动,揭开一个个人体内部系统的秘密,进而感受和体会到人体的精密与和谐之美。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2.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进更多的氧气。
3.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
过程与方法:
1.合理使用实验记录单,并进行数据分析。
2.结合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作出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的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动。
2.认识到耐心、细致地完成测量活动的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体验和实验的方法,验证呼吸前后气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难点: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呼吸前后气体发生了变化,并试着解释“为什么运动后呼吸加快了。”
评价任务
1.测量并记录平静和运动状态下心跳和呼吸的变化。
2.通过实验认识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不同。
3.能够解释运动后呼吸加快的原因。
教学准备
为每个学生准备:心跳与呼吸次数记录表1张、塑料口袋1个、粗吸管1根(内径大于5毫米)。
为每组准备:水槽1个、广口瓶3个、玻璃片3片、水、火柴。
教师准备: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的比较资料、肺活量测量实验用具图或者实验装置实物。
教学过程
一、游戏揭示课题(5分钟)
1.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你能憋多久”。规则如下:自然站立,闭上嘴巴,鼻子停止呼吸,看看自己憋气多少时间,觉得难受就坐下并自由呼吸。
2.教师计时,学生体验。
3.说说感受:刚才的活动有什么感觉?(很难受,不舒服)为什么会觉得难受?(因为没有氧气)哪里没有氧气?教室里吗?(不是,是身体内)身体内为什么会缺少氧气呢?(刚才我们没有呼吸)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人体的呼吸》。
5.关于呼吸的知识,我们班的同学肯定知道不少,谁来简单的说说?
【设计意图:我看过不少资料,导入新课主要采用这两种方式,其一是按照教材思路直接揭题后马上测量呼吸,其二是消除紧张为理由让学生深呼吸从而引出课题,这两种导入都简洁自然,很不错。但我考虑的是,学习是要建立在学习者原有知识基础之上的,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巧妙地提取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连接点,学生才会觉得这是自己想研究的问题,而不是老师要我学的知识,从而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探究活动中来。当然,这种设
计对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二、认识呼吸器官(8分钟)
1.深呼吸,说说空气是从哪里进入人体,猜测一下它会经过哪些地方,又是从哪里出去呢?
2.学生体验后交流。
3.引导:在呼吸的时候,其实有许多人体器官参与了这个过程,这些器官我们可以统称为……(呼吸器官)
4.观看课件“呼吸演示图”,认识主要呼吸器官,并让几个学生描述一下空气在人体流动的路线。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在体验和猜测的基础上,观看直观的“呼吸演示图”和“呼吸器官图”,从而有效借助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落实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的教学目标。】
三、体验空气变化(7分钟)
1.过渡:这些空气一进一出,是来我们人体“旅行”吧!那你们觉得,这些空气经过人体的旅行之后,会不会改变呢?
2.体验活动:反复呼吸同一袋空气。(课件提示:先装一袋空气,然后用袋口封住嘴巴和鼻子,反复呼吸,觉得难受就停下,同时把袋里的空气拧紧不要让它跑了。)
3.交流感受。
4.提问:在这个实验中,袋子里空气的总量有没有减少?(没有,还是一袋空气)那为什么到后来我们不能继续这样呼吸?(说明空气的成分发生了改变)
5.小结:是啊,如果空气没有变化,我们应该可以一直这样呼吸下去。而现在,我们不能在一袋空气中长时间的呼吸,说明经过呼吸的空气确实发生了变化。
【设计意图:亲身体验,感受更深!为了让学生体验到经过呼吸后的空气确实发生了变化,教材安排了“反复呼吸同一袋空气”活动,是非常恰当的。我想强调的是,要让学生参与活动是很简单的事,怎样把体验活动做足做细,这才是教学的关键——我采用了“旅行”这样的一种描述,让学生思考空气经过人体的
旅行之后有没有变化,体验后安排学生充分的讨论交流,分析为什么我们不能长时间呼吸同一袋空气,从而让学生领悟到袋子中的空气确实发生了变化。从猜测到体验再到思辩,真正实现了学生科学思维的提升。】
四、检验空气变化(10分钟)
1.猜测一下空气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氧气减少或者二氧化碳增加)
2.实验:火柴检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教师说明:火柴燃烧是需要氧气的,当氧气不足或没有时,火柴就熄灭了。我们要检验呼吸后的空气氧气是不是减少,就可以用这个方法。
(2)请一个学生拿着自己反复呼吸过的那袋空气上台,问:能不能直接把火柴放进去?(不能,会把袋子点着或熔化,里面的空气还会跑出来。)
(3)怎么办呢,教师今天告诉大家一个好方法:排水集气法。(课件演示说明)边看边随机询问:为什么要瓶口朝下?瓶子里的水被谁挤出来了?
(4)收集两瓶反复呼吸过的空气,贴上标签,放一边。
(5)我们还应该收集一般的空气,这样才能对空气的变化进行比较。也收集两瓶。
(6)火柴检验,学生观察。
3.交流自己的发现。(一般的空气里氧气较多,反复呼吸的空气里氧气大量减少。)
4.延伸:科学家们专门对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进行了研究比较,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课件: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比较)
5.概括: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把氧气吸收,将其他气体排出体外的过程。
【设计意图:在学生体验到空气变化的基础上,安排了用实验来检验空气的变化,加强知识建构。本来,这里我准备安排两个实验,一是用燃烧来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验证二氧化碳的增多,但因为偷懒没有准备好第二个实验材料,只能略去。在收集空气时采用的“排水集气法”,我的处理是作为演示实验,只让学生对过程和原理作简单的了解,以便节省时间突出重点进行对比实验。】
五、人体运动与呼吸的关系(8分钟)
1.看来,呼吸对我们人体是非常重要的,你知道在平静时自己一分钟大约呼吸多少次吗?如果作剧烈运动后,呼吸的次数会不会变化呢?想不想测量一下?测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不能刻意控制呼吸,及时记录在记录单上。)
2.先后测量平静时和运动后的呼吸次数,记录。
3.组织交流,并在黑板上完成呼吸变化统计图。
4.讨论:为什么运动后呼吸的次数就会增加呢?(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呼出和吸入气体的数量也比平时多。)
5.倡议: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有关肺活量的知识作机动内容,看时间情况决定要不要展开。)
【设计意图:课上到这,大约用时30分钟,有关心理研究表明,学生这时往往会呈现学习疲惫状态。为此,我安排呼吸次数的测量,利用运动这一容易吸引学生的兴奋点,使课堂教学继续朝有效、有序的目标前进。还有,在讨论中明白呼吸和运动的关系,明白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体现学习的价值。】
六、总结延伸(2分钟)
1.通过今天学习,知道了什么?
2.运动后呼吸会发生变化,心跳呢,下节课来研究。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梳理所学,建构比较完善的知识概念。】
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在教学内容上,由于安排的内容过大,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减少了一部分,但在后面的讲课中感觉课程依旧有点紧凑不符合当前学生的知识与理解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就在于压缩课程减少课程不必要的环节。然后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然后在着力去解决问题。本课的重点在于以让学生在支持身体的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与循环系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展现这两大系统在人体活动上的作用与联系,必然要在引入上做足功夫,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本课的课型决定了本课的主体是教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扮演的引路者的角色,又扮演这讲授者的角色,两个角色决定了整堂课的以教师为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讲授学生记忆的教学过程。
其次是教学准备:科学课的教学,如果教学准备做的好的做的足,一堂课就已经完成了一半。教学准备有两个方面,一是知识教学方面的准备,包括课程的设计与课程的内容安排。二是实验器材的准备。如果在教学准备上做的足够充分的话,在以后的教学将会如鱼得水,如虎添翼。这样可以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优!
最后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该怎么做明确目的,环节完成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小结,最后教师再进行小结,并让学生做简单的记录。在刚开始教学的时候没有把握住整堂课的节凑,以至于使课程的时间分配不均重点不突出,感觉课堂不流畅。在课堂中应时刻把握学生的理解与学习情况,根据需要改变教学流程,增加教学成果,并且应将课程所学应用于实践让学生去感受。在课程教学结束后必须对本堂课做一个总结,布置作业及时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