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6.1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一)
课型
新授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认识溶解现象,说出溶液的特征。
能说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乳化现象。
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过程
与
方法
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溶解现象。
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培养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并求甚解的良好学习品质。
重点
溶液的概念及溶液、溶质、溶剂的关系
难点
溶液的概念及溶液、溶质、溶剂的关系
课前准备
教学用具 仪器:试管、药匙、试管架、滴管。
药品:蒸馏水、植物油、泥土、食盐、蔗糖。
教学环节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设问: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将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中,如将食盐分散到水中制成盐水……..,你还指导那些物质能分散到水中?
思考
讨论
回答
讨论结果填入教材150 表中
创设情境,
引发兴趣
物质在水种的分散-----溶解
演示实验153页1、2
创设情境,:你能解释这些物质在水中消失的原因吗?
观察
思考
讨论
回答
思考
讨论看图6-2
回答
激发了旺盛的求知欲望,又能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实验能力,
培养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仔细观察、认真分析逐惭由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溶液概念
溶液的特征
引导
启发
讨论
总结
通过阅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正确提示概念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乳化现象
创设情境 教材154页活动与探究
观察
思考
讨论
举例
讨论
理解乳化现象
学生谈感想
你有什么收获?
谈收获
教师小结
展示本节重点
学生整理知识点
随堂检测
1.溶液所具有的特征是 ( )
(A)透明的 (B)无色的 (C)均一稳定的 (D)纯净的
2.在一定温度下,将溶液密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将 ( )
(A)浮在液面 (B)空气 (C)碘酒 (D)碳酸钙
【布置作业】书本上的习题和讲义
【教学反思】
课题
6.1物质在水中的分数(二)
课型
新授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认识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了解某些溶液能导电的原因
过程
与
方法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那些溶液能够导电。
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培养比较分析的学习能力。
重点
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难点
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课前准备
教学用具 仪器:烧杯、导电装置。
药品:蒸馏水、食盐水、蔗糖水、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教学环节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
如何较快的溶解某些固体物质?
156页活动与探究
思考
讨论
回答
讨论结果填入教材156页
创设情境,
引发兴趣
二、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1、凝固点降低
拓展视野
联想与启示
1,
2,
3,
生活应用:雪上撒盐,汽车水箱中加入乙二醇防冻
观察
思考
讨论
回答
思考
讨论看活动与探究
回答
激发了旺盛的求知欲望,又能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实验能力,
培养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能力
2、沸点升高
引导
启发
应用:高山上煮鸡蛋
讨论
总结
通过阅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正确提示概念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某些溶液能导电
创设情境 教材158页观察与思考
总结:导电原因是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观察
思考
讨论
举例
讨论
理解导电的实质
学生谈感想
你有什么收获?
谈收获
教师小结
讲评书上习题
展示本节重点
学生整理知识点
随堂检测
【布置作业】书本上的习题和讲义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