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6课。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活动:1.聚焦问题;2.探索活动;3.研讨交流。学生将通过观察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的变化,进一步了解水的特征——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则不能。本课将为学生以后学习和建立“溶解”概念奠定基础。考虑到“溶解”一词一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课本中也只是在词汇表中给出科学词汇“溶解”,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所以这节课只需要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来初步认识“溶解”即可。对于材料,书本上给出的是块状红糖,试了好几种,都会有杂质沉淀,会误导学生对现象的表述,故还是选了,粉末状的红糖,找了一批相对来说比较干净的红糖进行实验。【学情分析】??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再描述的基础,对水和固态物体的许多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从生活经验中学生也知道,将食盐、红糖等放入水中会慢慢“溶化”,小石头是不会“溶化”的,本节课主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个混合操作,把一些物质放入水中,观察混合前后发生的变化,一个动态的观察过程,这将对学生有一个新的挑战。学生将从实验中观察并认识到,有一些物质较难溶解在水中,有一些物质较易溶解在水中。除此之外,本节课中会让学生初步接触到同种事物间的横向比较以及不同事物间的纵向,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会起到一个发展性的作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有些物质放入水中会消失,而有些物质放入水中不会消失;2.知道物质在水中能消失的现象叫溶解,不能消失的现象叫不溶解。科学探究目标1.学会用搅拌的方法让水和物质充分混合;2.通过横向对比的方法,观察一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3.通过纵向对比的方法,知道不同物质在水中有不同的变化。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2.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教学重难点】重点: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难点: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教学准备】学生:2个装水的透明杯子、2个小玻璃盒、2个放大镜、搅拌棒2、小勺2、食盐1、红糖1、小石子1、记录单1等。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聚焦问题1.故事引入:驴子驮盐的故事,提问河水真的有魔力能让盐袋变轻?盐去哪里了呢?(板书:去哪里了)如果让这个小驴子来驮红糖和小石子是不是也会变轻呢?它们又会去哪里呢?(板书:它们)二、新课学习,观察发现(一)静态观察——食盐、红糖、小石子1.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准备了这三种物品(板书:食盐、红糖、小石子)。2.你打算用哪些方法来观察它们?3.学生说方法,教师总结(板书:看、闻、摸,但是不能尝),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小助手——放大镜,介绍使用方法,提示:并不是所有的物品都要用这个小助手,对于小颗粒的我们眼睛看不清的要用放大镜观察。4.所有的材料都在盒子中,拿到后,取一样,打开盖子大家一起观察,观察结束后,把盖子盖好,放回盒中,换另一样观察,如果要讨论,只能让自己小组的听到,观察的又仔细,又安静的小组就能得到一个放大镜得到奖品后如果声音响了那放大镜又要收回的哦。全部完成后,坐端正,那老师就明白你们小组完成了,最快的三个小组可以得到李老师的一颗五角星。4.学生材料,观察5.学生汇报(板书:食盐:白,颗粒,咸的、红糖:红、甜、粉;小石子:颗粒大,黑黑的)(二)动态观察——溶解1.接下来,我们要把它们分别放水中了,他们放入水中会怎么样。李老师这水是有魔力的,只有你们安安静静的观察,才会发生神奇的变化。2.示范(投影仪下):李老师手中有一杯水(水是什么颜色的?无色),然后我们取一满勺食盐放入水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食盐沉到水底了……)食盐是什么样的?3.那我们把它画下来,注意,李老师在画的时候,请你们静静地观察杯子中食盐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食盐变少了,食盐变小了……画下来)4.然后我们用搅拌棒,让水和食盐充分混合,搅拌的时候搅拌棒尽量不要碰到杯子的底和壁。搅拌2分钟左右,你们再仔细观察观察,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生:食盐不见了)用你的小助手帮忙找找,找得到食盐吗?水呢?(无色)5.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待会李老师会给每个小组一杯水,先观察红糖在水中的变化,那我刚刚取过食盐的勺子可以用来取红糖吗?(不行,会弄脏),所以搅拌棒也是,必须要换一根。待会你们领取的盒子中有两把勺子李老师都写上了名称,一把取食盐、还有一把取小石子,小石子就勺两颗,两根搅拌棒也是。完成的又好又安静的小组可以到李老师这里再来领一杯水,观察小石子在水中的变化。操作提示:注意仔细观察刚放入时,搅拌10下后,搅拌3分钟后水和红糖、小石子的变化。一个实验完成后,放回盒中,再做另一个,轮流操作,搅拌棒时要小心,防止水倒翻,对应的物体放入对应的水中。6.学生领取材料,做红糖溶解实验,再领取一杯水,做小石子溶解实验。三、交流研讨1.我们来交流:把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2.刚放入时,食盐(红糖、小石子)……??静静等待一会后,食盐(红糖、小石子)……,水……??搅拌2分钟后,食盐(红糖、小石子)……,水……2.我们的发现:将这三种物体放入水中,盐和红糖,不见了,小石子还是在水中。3.追问:这盐和红糖真的消失了吗?李老师把这杯红糖水分成四份,你觉得哪里有红糖?那我如果把他分成9份,你觉得哪里有红糖?那我们分的更多一点,分成16份,哪里有?也就是说这些红糖没有消失,而是均匀地分布到了水中。所以食盐,它去哪里了?——均匀的分布在水中。盐、红糖在水中看不见了的现象叫做溶解。把像小石子这样的仍旧在水中没有消失的现象叫做不溶解。4.现在我们可以告诉小驴子了,河水有魔力,能使所有物体变轻吗?四、拓展延伸?我们已经知道了盐、红糖可以溶解在水中,那我们的油能在水中溶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