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 课件(幻灯片2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 课件(幻灯片2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7-18 10:2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
即谢征,字元度,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
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叙事情,陈述感情。
自主学习检测
1、《答谢中书书》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号_______,他是南朝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时人称他为________。这篇文章是________写给_______的一封谈_______的信。
2.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
陶弘景
通明
华阳隐居
陶弘景
谢中书
山 水
山中宰相
给谢中书的一封信
陶弘景二十多岁,便掌管朝廷中有关礼仪和典章制度方面的事情,他虽然身居权贵之门,却始终藏形匿迹,不与外界的人打交道,每天只是展卷阅读。梁武帝称帝之后,想让其出山为官,辅佐朝政。下诏问陶弘景“山中何所有?”陶弘景写了《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另一次梁武帝要他出来作官时,他干脆画了两头牛,一头无拘无束地散漫在水草之间,另一头戴着金笼头,被人用绳子牵着,还用棒子驱赶着。梁武帝看了也笑起来,知道他绝不会出来作官了,也就打消了他出仕的念头。
一、朗读课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
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颓( tuí)
与(yù)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读出节奏美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读出层次美
(描写)
(抒情议论)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读出层次美
(总写)
(分写)
(总写)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读出壮美、秀美
二、结合注释 合作译文
川:河流;
俱备:齐备,全有;
未复:不再;
奇:奇丽的景色。
补充注释
当堂检测

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实是欲界之仙都
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季节)
(消散)
(颓,坠落)
(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
(人间仙境)
(复,再;与,参与,指欣赏)
全,都
重点句子的翻译: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实是欲界之仙都。
(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三、再读课文,赏析美点,学习景物描写。
(1)佳句赏评的方法:
第一层,对句子描绘的内容进行再描绘,“再”就是再加工,就是生动地比较细腻地描绘;
第二层,评赞这个句子,写出了什么,字、词、句、修辞、观察角度、感官角度、动静结合等好在哪里。


(2)佳句赏评(教师示例):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这里“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仰视云山一体,俯视河水清澈。
“峰”,其形峻峭,“入云”,高入天际,“清流见底”写出了水流清明澄澈。峰高水清,相映成趣。 ——山水相映之美、俯仰生姿之美
(3)任选一句进行佳句赏评。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俯仰结合之美
山水相映之美
动静相衬之美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色彩配合之美
晨昏变化之美
这篇山水小品寥寥68个字,就概括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使文章清幽隽雅,像诗一般优美动人。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自豪之感。
课文总结
1.结合文意,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或王命急宣 (2) 四时俱备
2.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请从文中各摘录一句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句子(2分)
3.两文都写到了“猿鸣”,请分别说明“猿鸣”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与《三峡》的比较阅读
有时
全,都
实是欲界之仙都
渲染了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
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跃出水面(2分)
作业
1、默写课文
2、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现代文大胆的扩展描绘文中的景色﹙可任选其中的一句加以想象扩展﹚
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
二是光与色的动与静,青林翠竹为静,五色交辉为动。
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以上各种景物,交相作用,互为影响,构成了一幅怡情悦性的生动画卷。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短文写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自豪之感。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隐含着什么感情?
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欣赏这奇丽景色的人了,但作者却能从中发现无尽的妙处,作者要像谢灵运一样陶醉在这美妙的山水之中,带有自豪之感,也有与谢灵运比肩之意。
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
面对风景,只有拥有发现美的眼光和感受美的心情,才能真正领会到其中的美,才能真正做到看山有色听水有声。
当堂检测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实是欲界之仙都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各种色彩交相辉映 )
(季节)
(消散)
(颓,坠落)
(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
(人间仙境)
(复,再;与,参与,指欣赏)
全,都
整体感知
思考:你觉得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
这是一篇尺牍小品文;
这是一篇摹山范水的文章;
这是一篇山水景物相映成趣的文章;
这是一篇语言骈散结合的文章;
这是一篇表现作者娱情山水的文章。
四、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什么?

2、文中具体描写景物的句子是哪些?作者都描写了哪些景物?


3、从“看”的角度说,作者写景
采用了哪几种视角?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开篇点题)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高峰
清流
石壁
青林翠竹
猿鸟
沉鳞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乳白的晨雾缭绕着山间,犹如山林带着一丝神秘的面纱。映着明月的余光,伴着缭绕的晨雾,山间的松柏犹如一位娇媚的女子在山头林间仰望皎洁的明月。朝阳在山林东方升起,明媚的阳光洒满山林,随着一丝微微凉风的袭来,雾气渐渐地,还带着一丝留恋悄然地离去了。山林也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新一天的生机也伴随着开始了。你也许领略过进行曲的雄壮,或许领略过舞曲的浪漫,再或者是山歌的高吭,但你并不一定领略过这由大自然谱写的欢畅的曲调。真是好一首大自然的变奏曲呀!
听,黄莺开始鸣唱,这清脆的歌声,悠扬婉转,回荡着整个山林。鸟儿也激动起来,领着孩子们一起鸣唱,唱出了一个个小高潮。山的另一边,初醒的高猿被这欢畅的曲调所感染,放开粗犷豪迈的歌喉高歌起来,随着鹦鹉的伴奏,曲调已进入了高潮。接着又是黄莺的一段领唱,曲子渐渐变得柔和起来。最后,鸟兽群鸣,此起彼伏,又是一个高潮……曲子的变化无穷无尽,用我贫乏的文字的确是难以述说它,只能从心底发出赞叹。动的表现,静的衬托相互交溶,构成了好一幅晨之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