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声音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使学生知道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越低。
3、要求学生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能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4、让学生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起来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知道物体振动幅度在,声音越强;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使学生知道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越低。
3、要求学生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能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
尺子、玻璃杯、小木棒、大小纸盒、橡皮筋、长短不同的三颗钉子、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谈话:你们唱歌时音调是一样的吗?声音有高有低、有弱有强,我们能观察到声音的这些变化吗?声音的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探索活动
1、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1)老师讲解实验方法。(见课本29面的说明。)
(2)老师提出实验要求:(见课本29面的说明。)
(3)学生实验活动。
注意观察尺子的振动幅度及声音的强弱。
(4)交流实验结果。
描述尺子振动幅度的大小及与声音强弱之间有什么关系?
(5)师生一起小结: 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第二节课
2、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一)、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1)、老师讲解实验方法。(见课本30面的说明)
(2)、学生预测杯子发声的结果。
(3)、学生实验活动。
(4)学生交流实验情况。
向班里同学描述小组的预测和实验,并对结果作简单分析。
实验记录表
发声预测
1号杯
2号杯
3号杯
4号杯
第一次实验
1号杯
2号杯
3号杯
4号杯
第二次实验
1号杯
2号杯
3号杯
4号杯
第三次实验
1号杯
2号杯
3号杯
4号杯
(二)、观察皮筋音高的变化。
(1)老师讲解用橡皮筋做实验。
在不同大小的纸盒上套上橡皮筋,拨弹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
(强调:尽量用同样的力度拨动松紧不同的橡皮筋。)
(2)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时注意观察松紧不同的橡皮筋的振动状况有什么不同?
(3)学生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
(三)观察长短不同的钉子的音高变化。
(1)教师讲解实验方法。
(2)学生分组实验。
(3)学生交流实验发现。
(四)总结:物体振动的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就越低。物体的粗细,长短也能影响声音的高低。
(五)拓展作业:要求学生回家用粗细长短不同的物体继续做音高的实验。
板书
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物体振动的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就越低。
物体的长短、大小、松紧的不同,会使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发生变化。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