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梦回繁华
阅读锦囊:
1. 借助课下注音,扫除阅读障碍。
2.借助课后“阅读提示”,了解大意。
3. 圈点勾画你认为重要的信息。
活动一:
请以四人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手中的“连连看”,并选取一名代表展示成果,阐述理由。《清明上河图》 听读课文,欣赏画作。
思考:在你赏心悦目之后,能否用一个词形容这段文字带给你的感受呢?
汴京近郊的风光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梁市区的街道汴梁市区的街道活动二:
四人小组合作,从课文第四段当中找出表现繁华的语句,谈谈你的理解。《清明上河图》的特征——繁华 开卷中段后段 思考:在课文第四段中,感受繁华之时,画面人、物繁杂,却不显零乱,作者使用了什么法宝呢?空间顺序 说明文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 活动三:
快速抢答,指出说明方法1.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525厘米。( )
2.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有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
3.各类店铺经营着罗帛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应有尽有。( )
4.画中的人物有五百多个,形态各异。( )列数字 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 活动三:
难度升级,快速抢答:1.《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不足3厘米,小者如豆粒,仔细品察,个个形神皆备,毫纤俱现,极富情趣。( )
2.晕能预示天气。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晕就代表将要下雨。( )
3.非生物现象,例如始霜、始雪、结冻、解冻等,也属物候现象。( )
4.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列数字 打比方举例子举例子打比方 句二:这是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句一:这是近郊的风光。稀疏的树林被雾气笼罩,远处有农家小屋和田地,春天的天气还有点冷。四字词语大量使用,概括力强,典雅生动 2.假如你是一名小小解说员,请你用今天所学的方法,为你的家人介绍《清明上河图》。1.小练笔:请你用今天所学的说明方法及说明顺序,为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校园。推荐书目:
《<清明上河图>的故事》
《解读<清明上河图>》
《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