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人教部编版八上第一课课题:消息二则
作者:毛泽东
我们知道哪些文章体裁?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文体。通过学习初步掌握这种文体的结构特点和写法。
导入 消息二则 毛泽东自读第一则消息一、思考
1. 标题有什么特点?
2.划出文章的信息要素,这种文章写法上与我们学过的一般记叙文有什么异同?
3.划出疑难字词。
二、学伴讨论交流,并解决好疑难字词。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本文的标题的特点
标题: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特点:
简洁、概括
拟题:
“人+事”
检查阅读效果二、信息要素
时间:
1949年4月20日
地点:
长江前线
人物:
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
事件:
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与记叙文一样,要素相同,但比记叙文更直接,陈述事实,不加以描述。
检查阅读效果三、结构特征
总起——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导语
过程——渡江战斗……的命令——主体
四、文章开头第一句话称为“电头” 这句话交代了那些内容?
交代了发文地点,发文时刻,发文方式
五、标明这些内容说明了什么?
准确、可信、及时
拓展我们看电视,屏幕下方常常有滚动的新闻消息。想一下,他的内容结构是怎样的
只有一句话:陈述(只交待)事实。
这个部分是消息(新闻)的主体。没有导语、背景和结语,只有主体。
归纳本文结构
本文结构包括:标题、电头、导语、主体
完整的消息结构包括: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
主体是消息结构的关键因素,没有主体内容,就不能称为消息。知识链接
1、新闻三特征:
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准确、及时、简明扼要进行报道。包括:消息、简讯、特写、通讯、报告文学等。
2、新闻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3、新闻五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1)标题:主标、引标、副标三种。
(2)导语: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3)主体: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4)背景:背景指的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5)结语:深化主题的结束语。
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没有明显标志。
自读第二则课文1.划出这则新闻的结构部分
2.找出本文的“六要素”
3.划出疑难字词,并与学伴相互解决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九江江阴安庆芜湖西路军(35万)中路军(30万)东路军(35万)检查阅读效果
一、消息结构
标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
人民解放军……渡江区域。
主体:
二十日夜……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背景:
(交代原因语句)
二、新闻的要素
1.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2.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3.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二、新闻的要素
4.事件发生的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5.经过:
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
西路军 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
6.结果:
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文本分析
1.“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属于新闻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
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知识链接:
著名通讯社有新华社(中国) 美联社(美国)
路透社(法国) 塔斯社(俄罗斯)
共同社(日本)
2.导语在文中的特点及作用:
特点:
简洁,概括,把主要事件简明扼要的概括出来了。
作用:
为了尽快向读者报告重要的新闻事实,吸引读者的注意。3.本文主体部分有什么特点?
以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依据逐步推进,直至现在的“进击中”,脉络清晰,节奏明快,富有视觉动感。4.这篇文章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有一个凸显事件的开头,又有一个铿锵有力的结尾,叫倒金字塔与金字塔相结合结构。
知识链接:
倒金字塔结构是按照新闻价值的大小,即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新鲜程度,以及读者感兴趣的程度等,依次将新闻事实写出的一种结构形式。由于这种结构格局前边重、后边轻,上头大、下头小,所以称之为“倒金字塔”。5.背景材料分析
一九四九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 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派依然负隅顽抗, 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月的苦心经营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 毛泽东和朱德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 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撰写的消息《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战况。22日夜,毛泽东又写了这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标题:(第1、2两句)(剩余部分)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主体:导语:渡江概况
(从四个方
面概括)冲破敌阵横渡长江中路军首战告捷西路军所向无敌(重点)东路军战绩辉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渡江区域战役全局课文结构主题探讨1.走进作者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 泽 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
22.与作者对话.与3.主题思想:
《消息两则》所报道的大军渡江和渡江战役,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
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这篇新闻,气势磅礴,全面地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的渡江战役,这是中国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这一历史,让我们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课堂小结:
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当堂演练:
请找出下面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新华社厦门9月3日电(记者刘华、李慧颖)国家主席习近平3日在厦门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习近平欢迎普京来华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和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习近平强调,我今年7月访问俄罗斯期间,同总统先生就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两国各部门正在全面落实两国元首共识,推动各领域合作取得新成果。中方愿同俄方携手努力,推动中俄关系迈上新的更高水平,助力两国各自发展振兴,合力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稳定。导语:国家主席习近平3日在厦门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主体:“习近平欢迎普京来华……合力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稳定。”课外延伸:
搜集毛主席语录最广为流传的话
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
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最谦虚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最充满信任的一句话---你办事我放心
最无奈的一句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迁移运用学校每天都发生着新鲜而有意义的事情,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件事情写一则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