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岳地貌的形成课件(38张ppt)+教案+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山岳地貌的形成课件(38张ppt)+教案+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7-20 09:06:13

文档简介

山岳地貌的形成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结合具体图像识别断块山,说出断块山的形成过程及基本特征。
学生能够结合具体图像识别褶皱山,说出褶皱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能够从岩层受力方向、岩层的新老关系等方面识别和判断背斜和向斜。
学生能够理解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能够说出其形成的原因。
学生能够理解地质构造理论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学生能够知道火山的形成、结构和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重点】
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的识别,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从岩层受力方向、岩层的新老关系等方面判断背斜和向斜
地形倒置的成因
【教学难点】
1.判断背斜和向斜
2.地形倒置的成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分组实验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准备】课本、学案、实验材料(不同颜色毛巾、橡皮)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1.山地的概念?
2.你所知道的著名的山或山脉有哪些?
在副板书中记录学生所说的山地名称
回忆初中地理中所学的山地相关知识,结合生活见闻,给出答案
明确概念
讲授新课
(一)断块山
承转:上述山地是如何形成的?在地貌形态上有何特点?为了研究这些问题,老师选取了一条以我们陕西为起始的著名古道——古丝绸之路为研究线路,通过探访丝路上的名山,我们一起来探究山地形成的奥秘。
播放:第一站 陕西·华山
提问:用一个字来描述华山,你会用哪个字?
承转:华山如此奇险的危崖绝壁是如何形成的呢?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华山地质公园的宣传片,试着找到答案。
板书:断块山
1.请学生在课本中找到断层的概念
2.请学生说出何为地垒和地堑,及对应的地貌类型
3.展示渭河平原与华山断块山的相对运动示意图,解释为何从渭河平原遥看华山,给人以平地突起、危崖奇险之感。
4.介绍老师的家乡——泉城济南,探究济南的泉水与断层之间的关系
说出华山天下“险”
观看华山地质公园的宣传片,从宣传片中发现华山成因——断块山
阅读课本,找到断层的概念,说出何为地垒和地堑,及对应的地貌类型
阅读学案,回答问题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选取陕西学生最为熟悉的名山——华山为开篇,讲授断块山及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褶皱山
承转:欣赏完你我家乡的美景之后,让我们沿着古丝绸之路继续西行,探访我们丝路之行的第二站——新疆·天山
请学生阅读天山简介,得知天山成因——褶皱山。
板书:褶皱山
1.请学生阅读课本,找到褶皱的概念。
2.合作探究:褶皱的形成与地貌
实验步骤:
(1)准备四块颜色不同的毛巾,用不同颜色的毛巾模拟不同地质年代所形成的地层(假定地质年代由老到新所对应的毛巾颜色分别为紫色、粉色、黄色、棕色)。
(2)将不同颜色毛巾按地层新老顺序叠放起来,模拟水平岩层。
(3)水平挤压毛巾,模拟褶皱形态。
问题:
(1)分别描述背斜和向斜处的岩层形态及对应的地表形态;
(2)请在褶皱地层中做一水平线(如下图),分别说明从背斜中心向两翼岩层的新老顺序以及从向斜中心向两翼岩层的新老顺序。
3.PPT展示地形倒置图片,探究成因
自主探究:褶皱中“地形倒置”的原因
实验步骤:
(1)准备一块条形的橡皮.
(2)挤压橡皮做出背斜与向斜的形态。
(3)观察橡皮被做成背斜与向斜时,弯曲部分表面有何变化。
思考:该变化对地貌形成有何影响?
4.背斜与向斜规律总结,让学生完成学案上的表格
5. 地质构造的现实意义
地质构造规律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找水、找油、找矿和建筑、工程选址等方面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案例探究一】褶皱构造与油气资源、水资源勘探
? 若图中空白岩层中含有石油、天然气和水资源(该岩层两侧均为不渗透岩层),在甲乙两地打井,哪里可以找到油气资源?哪里可以找到水资源?
【案例探究二】褶皱构造与隧道工程选址
探究地质构造的现实意义:新疆东天山隧道为什么要选择在背斜处修建?
找到褶皱的概念
4人一小组合作探究,积极讨论,上台展示
回答问题
观看课件中背斜山、向斜谷和向斜山、背斜谷的实例图片后,实验探究地形倒置成因
完成表格
通过自主思考和讨论,完成两个案例探究
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将抽象的地理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
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别背斜和向斜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通过毛巾实验可以顺利突破难点。
橡皮实验可以能形象的解释地形倒置的成因
让学生学到“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将地质构造相关知识运用于建设陆上丝绸之路这一时政热点之下,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
(三)火山
承转:为什么坚硬的地壳能够发生褶皱,形成高大山脉?褶皱的形成和板块构造理论有什么内在联系吗?由板块运动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导入“火山”部分,来到古丝绸之路的终点站之一——古罗马帝国,探索维苏威火山的奥秘。
播放视频:维苏威火山
介绍火山的概念和构成,引导学生思考:火山活动带来的影响:我们经常听到有关火山喷发给人们带来灾难的故事和新闻,火山真的是一无是处吗?它能否造福于人类?
回忆初中地理中关于板块运动的相关知识
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火山与人类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会从正反两方面辩证思考问题
总结提升
请学生识别导入中学生所提到的山地的成因,解释山岳地貌成因的复杂性,以及外力作用也在地表形态的塑造中有重要影响,为下节课“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典型地貌”做铺垫。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课件38张PPT。山岳地貌的形成 山地,世界基本地形之一,一般指海拔在500米以上,起伏较大的地貌。特点是起伏大,坡度陡,沟谷深,多呈脉状分布。山地的概念探访古丝绸之路上的名山第一站 陕西·华山华山天下险一、断块山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2、断层的形成1、断块山——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的统称3.断层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貌地垒—— 块状山地如泰山、庐山、华山等地堑——盆地或谷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东非大裂谷等 渭河平原渭河秦岭(华山)
2154.9 m西安
396m济南泉水的形成

请结合地下水流向,在图上标出哪里会形成涌泉景观?涌泉4.断层的实际应用济南南部山区与泉群
趵突泉漱玉泉红叶谷庐山泰山华山第二站 新疆·天山 天山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呈东西走向,全长2500千米。从边境起,天山山脉由三列平行的褶皱山脉组成,由北往南分别称为北天山、中天山和南天山。地势西高东低,山体宽广。天山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其中,岩层向上隆起的部分叫 ,岩层向下弯曲的部分叫 。1. 褶皱的概念二、褶皱山背斜向斜老新1234岩层的新老关系背斜:中心岩层较 ,两翼岩层较 ;
向斜:中心岩层较 ,两翼岩层较 。老新老新2.褶皱与地形背斜山岭背斜山——长江巫峡2.褶皱形态与地形背斜向斜山岭谷地向斜谷背斜一定成山,向斜一定成谷吗?自主探究四川·四姑娘山谷山地 形 倒 置 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
反而成为山岭。 地形倒置的原因 酒泉盆地是中国最早开展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地区之一,其南缘的祁连山山前褶皱带是最主要的油气富集区。若下图中空白岩层中含有石油、天然气和水资源,在甲乙两地打井,哪里可以找到油气资源?哪里可以找到水资源?3.背斜、向斜的实际应用甲乙局部含油气褶皱模拟示意图案例探究(一) ——褶皱构造与资源勘探
甲乙背斜—储油(气)构造
天然气、石油地

水向斜—储水构造ABC气油水案例探究 (二)——褶皱构造与工程建设
新疆东天山隧道为何选择在背斜山脚处修建?
3.背斜、向斜的实际应用东天山隧道世界上绝大部分山脉都是褶皱山脉
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科迪勒拉山系等为什么坚硬的地壳能够发生褶皱,形成高大山脉?褶皱的形成和板块构造理论有什么内在联系吗?喜马拉雅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形成世界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第三站 意大利·维苏威火山维苏威火山
1.火山的形成三、火山富士山 乞力马扎罗山 处在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有时候会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如果岩浆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往往会形成火山。火山口三、火山2.火山的结构三、火山3.火山活动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我们经常听到有关火山喷发给人们带来灾难的故事和新闻,火山真的是一无是处吗?它能否造福于人类?谢谢大家?拓展资料地球起源(第一季)第一集- 圣安德烈亚斯断层
地球起源 (第二季)第五集- 落基山脉的形成
地球起源(第二季)第三集- 维苏威火山【评测练习】
下图为我国两广地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①处的构造地貌为 A.背斜 B.向斜 C.背斜谷 D.向斜谷
②处山峰在当地有“飞来峰”之称,关于其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向斜—沉积—断裂 B.向斜—断裂—沉积? C. 向斜—侵蚀—断裂 D.向斜—断裂—沉积—侵蚀
油页岩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以资源丰富和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而被列为21世纪非常重要的接替能源。下图示意油气资源在地层中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 油页岩属于(? )。
A.岩浆岩B.变质岩
C.侵入岩D. 沉积岩
4. 传统石油最有可能分布在图中的(? )。
A.a 处B. b 处C.c 处D.d 处
下图中a图是地质构造图,b图是华山西峰图,读图回答5-6题。?
a图中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地垒? 6.华山西峰地势陡峭,素有“自古华山一条路”之说,该地地质构造与图a中的哪处一样 A.甲 B.乙 C.丙 D.丁
7. 读图回答:
(1)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 )?。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向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
(3)找油气应在图中( )处;找地下水应在( )处。
(4)假如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