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限时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由衷(zhōng) 畎亩 殚精竭虑 (dān) 杳无消息
B.镌刻(xié) 折戟 正襟危坐(jīn) 藏污纳后
C.一厝(chuò) 殷勤 夷为平地(yí) 抑扬顿坐
D.拂士(bì) 于腐 同仇敌忾(qì) 不能自已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公交司机吴斌同志舍己救人的壮举,让获救的市民们耿耿于怀,终生难忘。
B.沿着四公里的新月形海岸线,巴西空军表演队一马当先,驾驶着喷气式飞机进行了各种特技动作的展示。
C.企业管理中的热点问题,通过授课老师现场释疑答惑,让参加培训的中高层企业管理人员茅塞顿开,深受启发。
D.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B.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火了,孩子们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C.身在边缘之人往往能欣赏到一些不为人知的独一无二的独特景观。
D.通过他一辈子的奋斗,使他的生活状况大为改观。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随着社会文明的演进,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也日益延长。
②人的成长是一件奢侈的事。
③漫长的学生时代,属于社会对人的昂贵的投资期。
④人的学习生存技能的时间也最长。
⑤在所有的动物中,人的孕育期最长。
⑥人是大自然精雕细刻的一件作品,成长岁月的奢侈,正是为了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一件珍品。
A.⑥③⑤①④② B.②⑤④①③⑥ C.②⑤①④③⑥ D.⑥⑤④①③②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定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B.《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资治通鉴》,作者是司马光。文章塑造了一个严于治军、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C.《富贵不能淫》一文中,孟子义正言辞地驳斥了景春的谬论,认为公孙衍、张仪不是大丈夫。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炼,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解释诗中画线的语句。
7.下面对古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结庐”是“建造房屋”的意思,诗人虽然身居闹市,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表达了诗人内心宁静、脱离尘俗的思想感情。
B.诗人在东篱边采菊,不经意间抬头见山,表现了他悠然自得,物我两忘的思想境界。
C.诗人借助黄昏中飞鸟结伴归林的美好景色,表达了他摆脱束缚,自由自在的思想情感。
D.诗人从大自然中悟到了无法言说的人生真谛,却忘记了应该说些什么。
三、文言文阅读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岂不诚大丈夫哉 (__________)
(2)母命之 (__________)
(3)往之女家 (__________)
9.翻译下列句子。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认为他们“一怒而诸侯惧”,威震八方,叱咤风云,着实让人羡慕不已,是男子汉大丈夫之所为。
B.孟子则嘲讽公孙衍等人只会摇唇鼓舌,在诸侯面前竟像妻妾顺从丈夫一样,不问是非,一味顺从,没有仁义道德的准则,根本称不上大丈夫。
C.孟子的语言含蓄而幽默,他以“礼”设譬,通过女子出嫁时母亲的训导,来说明把顺从当作正理的做法很不可取。
D.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观点不谋而合。
四、句子默写
11.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__________,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其五))
(2)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3)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4)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5)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6)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7)《饮酒》中,描绘黄昏温馨和谐的画面,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喜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牧在《赤壁》一诗中,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咖啡背着不少误解
①当第一粒咖啡豆被采摘、烘焙、研磨,冲泡出醇香飘逸的热咖啡时,这个被誉为最浪漫的发明开始在全世界蔓延。但中国人对它的热情始终不高,每年人均只喝掉5杯左右,还有很多人一提起“咖啡因”就如临大敌。咖啡对健康究竟有利还是有害?
②很多人认为喝咖啡是种罪恶的“享受”,理由之一是咖啡中含有大量咖啡因,喝多了易导致心率加快、睡眠紊乱、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不适症状,还可能引起中毒。对此,符长明解释说,咖啡因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前提是“过量”。咖啡中含有200多种物质,除了咖啡因,还有蛋白质、脂肪、烟碱酸、单宁酸、生物碱、钾、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因此,把咖啡和咖啡因划等号,就冤枉咖啡了。咖啡因含量还与咖啡豆的品种有密切关系。目前世界上有两大咖啡树种,分别是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咖啡豆,前者品质最优、种植最广,咖啡因含量约为1%~1.7%,比后者低近一半,而市场上销售的速溶咖啡大多使用罗布斯塔豆。
③咖啡受争议的另一个焦点是“上瘾”。英国研究发现,对中枢神经系统来说,咖啡因是一种刺激物,经常喝咖啡,身体可能产生轻度依赖,如果突然不喝,会出现头疼、疲劳、焦虑和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症状。但这些症状持续几天就会消失,不会像其他药物一样有成瘾危险,不会对身体和精神健康造成伤害。
④咖啡被冠以的另一个罪名是“高热量”,这其实是速溶咖啡捣得乱。“严格来说,速溶咖啡基本不是咖啡,其咖啡含量低、添加物多,17克速溶咖啡中只有2克咖啡粉。最差的咖啡豆才用来做速溶咖啡,成本很低,业内人士很少喝。”符长明说。记者翻看某品牌速溶咖啡的成分表发现,其中有植脂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而植脂末中含有反式脂肪酸,对健康不利。
⑤“我们通常所说的咖啡是指纯咖啡,就是不添加任何其他物质的咖啡。”符长明说,它热量很低,还含有多种营养物质,适量饮用对健康有好处。
⑥降低癌症风险。发表在美国《临床肠胃病学与肝脏病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喝咖啡可使患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一种肝癌)的风险降低40%。还有研究称,经常喝咖啡可降低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
⑦增强记忆力。美国纽约西奈山医院高级营养师杰克林?伦敦博士表示,适量摄入咖啡因对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都有好处,有助于防止认知能力下降。
⑧保护心血管。韩国科研人员通过对2.5万受试者研究后发现,每天喝3~5杯(每杯约200毫升)咖啡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低。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研究称,每天喝1杯咖啡的人比不喝咖啡的人因脑卒中死亡的风险低。
⑨预防糖尿病。美国哈佛大学一项针对12.6万人进行的研究显示,常喝咖啡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低。
⑩有助于长寿。美国印第安纳医药大学儿科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显示,坚持喝咖啡的人死亡率比普通人低。符长明也介绍说,海南长寿之乡澄迈县盛产咖啡,人均预期寿命为77.79岁,比全国平均寿命长6.59岁,这里的长寿老人都有喝纯咖啡的习惯。
?另外,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与流行病学教授弗兰克?胡博士在对咖啡的研究中还发现,喝咖啡可降低患脂肪肝的风险,使自杀风险降低50%,同时还有促进消化、预防便秘等效果。
1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3.文章是从哪两方面来说明咖啡对健康的影响的?
14.请从说明文的准确性这一角度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作用。
前者品质最优、种植最广,咖啡因含量约为1%~1.7%,比后者低近一半,而市场上销售的速溶咖啡大多使用罗布斯塔豆。
1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咖啡因是一种刺激物,经常喝咖啡可能会产生轻度依赖,但是这种依懒性持续时间不长,也不会对身体和精神造成伤害。
B.文中提到咖啡因过量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这其实是速溶咖啡捣的乱,只要选择纯咖啡,就不会出现上述现象了。
C.第⑩段画线句运用举列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常喝咖啡有助于长寿。
D.本文语言科学严谨,既用大量的例子和数据为咖啡对人体有害平了反,又列举了大量研究报告说明了适量饮用咖啡对人体的诸多好处。
六、综合性学习
16.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学家规 树新风”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初三(2)班为本次活动办了一期黑板报,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关于家规的三则材料,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每条不超过10个字)
(材料一)西周时期,周公以《无逸》告诫后辈子孙不要因贪图享乐而荒废政务;春秋时期,孔子以“不学礼,无以立”训诫儿子。这两个事例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我国家规文化的源头。
(材料二)古代家规虽然来自不同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追求,但内容都以家庭伦理为主体,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养德,如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强调“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陆九韶在《陆氏家训》中主张“人之爱子,当教之以孝悌忠信”。
(材料三)“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规,除对家族的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外,还是社会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为社会提供家庭教育的范本和楷模。
(2)学校开展“中国好家庭”评选活动,下面两条家规深受师生好评,你更喜欢哪一条?请谈谈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①“一生之成败,皆关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曾国藩家书》
②“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朱子家训》
(3)下图是学校为配合本次活动而开展的“‘不剩饭,不剩菜’——文明餐桌行动”宣传画,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漫画内容并写出寓意。
七、命题作文
17.按要求作文。
请以“那些幸福的日子”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立意新颖;②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答案:
1.A 2.A 3.B 4.B 5.B
6.山间的云气,到了傍晚更加美丽,飞鸟结伴而还。
7.D
8.真正,确实教导,训诲去
9.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10.D
11.(1)结庐在人境(2)家书抵万金(3)霜重鼓寒声不起。(4)折戟沉沙铁未销(5)星河欲转千帆舞(6)甲光向日金鳞开(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8)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2.(1)通过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对咖啡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进行介绍;(2)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咖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3.(1)解释说明了咖啡背负的几点误解(或者说反驳了咖啡背负的罪名);(2)说明了正确饮用咖啡对健康的好处。
14.“大多”指大部分,说明市场上销售的速溶咖啡大部分使用含咖 啡因较高的罗布斯塔豆,但是并非全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5.B
16.(1)材料一:我国家规历史悠久(或我国家规起源早)。材料二:古代家规内容相近(或古代家规重视伦理道德)。材料三:古代家规影响深远(或古代家规有积极影响)。
(2)示例:①理解:人一生的成败与所交的朋友是否贤德(贤能)有关,所以不能不谨慎。理由:它告诫我们对朋友要甄别筛选,谨慎交往。②理解:在没下雨时就应做好准备,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去挖井。理由:它告诫我们做事应早做准备,避免被动。
(3)内容:画面由一双筷子和一个盘子组成,盘中的“约”字的一点是一粒米。寓意:文明餐桌行动是我们共同的“约定”,节约要从我做起,从节约一粒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