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苏州园林》(课件+教学设计+练习+音频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苏州园林》(课件+教学设计+练习+音频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7-23 15:33:09

文档简介

人教版语文八上第19课《苏州园林》同步练习
基础知识部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镂空(lòu) 池沼(zhǎo) 叠嶂( zhāng)
B.轩榭(xiè) 丘壑(hè) 嶙峋(lín xún)
C.相间(jiān) 着眼(zhuó) 斟酌(zhēn zhuó)
D.重峦(luán) 对称(chēn)  蔷薇(qiáng)
2、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A、寂寞 映衬 镂空 玲珑 自出新裁 
B、标本 赞叹 池沼 蔷薇 因地治宜
C、轩榭 雷同 鉴赏 嶙峋 重峦叠嶂
D、藤萝 依傍 琢摩 芭蕉 任其自然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位人大代表发言表示,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分类解决。
B.校园内布局合理、视野开阔,雄伟的教学大楼与绿树红花俯仰生姿、相映成趣。
C.雨后的黄山,浩瀚云海与朵朵雾浪在重峦叠嶂之间缓缓流动。
D.大雪把公园装点得更加娟秀有趣,雪片堆出的每个造型都是那样自出心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组委会11月12日下午举行了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49岁的铁凝为中国作协主席,成为担任这一职务的首位女性作家。
B.“机遇”号火星车对一块火星岩石分析,科学家发现了硫酸盐等一些必须在有液态水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形成的矿物质。
C.我们现在选择的改革路径和取向,必须取决于哪一条路可以让经济比较快速增长的同时能否缓解各种社会问题。
D.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12月2日做客上海“文汇讲堂”,针对最近一些网友关于“嫦娥首幅月球图像抄袭美国”的传言作出澄清。
5、下列语段中句子顺序不合理,调整后的合理句序是( )
①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②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③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④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⑤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
A.③①②⑤④ B.③①④⑤② C.④①③⑤② D.④⑤③①②
二、阅读理解
(一)文言文阅读
凿壁偷光(《西京杂记》)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1),衡乃穿壁(2)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3),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原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4)给以书,遂成大学(5)。
[注释]
(1)[逮]及。(2)[穿壁]在墙上找洞。(3)[文不识]姓文名不识。(4)[资]借。(5)[大学]大学问家。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匡衡勤学而无烛 ( )
(2)邑人大姓文不识 ( )
(3)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 )
(4)主人怪而问衡 ( )
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邻舍有烛而不逮。 B、匡衡勤学而无烛。
C、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D、学而时习之。
3、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以书映光而读之。 B、资给以书。
C、非学无以致疑。 D、以此戒之。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译: 。
5、由本文而来的一个形容勤学的成语是 ,再写出三个由勤学故事而来的成语:
答: 。
(二)课内精读
阅读《苏州园林》里的两段文字,完成15—18题。
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②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③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④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⑤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⑥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⑦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⑧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⑨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⑩池沼里养着金鱼和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对第一段文字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第二段“这是不足取的”一句中加点字“这”指代的是( )
A.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B.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C.中国画的审美观点。
D.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3、对这两段文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苏州园林里假山和池沼以及栽种和修剪树木讲究配合。
B.苏州园林里假山和池沼以及栽种和修剪树木讲究自然之趣。
C.苏州园林里假山和池沼以及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
D.苏州园林里假山和池沼以及栽种和修剪树木讲究整齐划一。
4、第一段第⑩句引用了诗句“鱼戏莲叶间”,对引用这句诗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生动说明与平实说明相结合,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
B.更好地表现了苏州园林池沼的布置合乎图画美这一特征。
C.增添了诗歌知识,使说明内容更加丰富。
D.充满诗意,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使说明文语言更生动,可读性更强。
(三)类文阅读
北京的园林
①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它的名胜古迹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②也许因为北京是金、元、明、清四朝帝都的缘故,建筑师们博采各地园林之长,因地制宜,使北京的园林各具特色,和谐优美。为了显示帝王的威严、高贵,北京的园林注重建筑的雄伟,注重局部的精细,注重色彩的绚丽,似乎只有这样才不失皇家的身份。
③故宫、颐和园等建筑金碧辉煌,布局工整、对称。左边有一条游廊,右边也必有一条游廊,给人一种平衡的感觉,甚至连屋内的摆设也是如此。在各个大殿、各个宫院、大门外面都要摆两座石狮或麒麟,大门大多分左、中、右三扇。殿内的梁柱高大,空间宽敞而略显阴暗。这样的园林建筑似乎缺乏自然之趣,但却以其雄伟、庄严的气势使人折服。
④北京的园林建筑在细微之处见匠心。一段曲廊、一丛阶边小草、一组精妙的雕刻,对烘托气氛无不起着微妙的作用。例如,颐和园中的长廊,有一华里长,分成十几段。每段房梁上都有油漆彩绘,或山,或水,或人,或物,或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竟无一相同。一幅“嫦娥奔月”,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绘画者也许吸取了敦煌壁画飞天图案的艺术精华,很有些“吴带当风①”的味道,耐人玩味。
⑤北京园林的色彩大多是金黄或大红,色彩明丽。有时,在万绿丛中见一道飞檐,黄绿相间,相映成趣。大多数宫殿都铺着琉璃瓦。那大红色的柱梁,十分庄重。当然,也有例外,潭柘寺的大殿都是由灰色方砖铺地,墙壁灰暗,同周围的景色浑然一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朴淡雅,别具风采。
⑥北京周围的山水既有北方的粗犷,又有南方的秀丽,这正是建造园林的好地方。在依山傍水之处,建一座庙宇,半山腰修一座亭子,湖中建一座水榭。这时,可极少讲究对称,但考虑色彩对比却十分周到,山上的亭子要用金黄和大红的彩绘,水榭要灰暗些,庙宇要红墙绿瓦,显得庄严、肃穆。
⑦这只是我对北京园林粗浅的介绍,若想真正领略到其中的妙处,还是请您亲自来游览吧。
(选自“全游网”)
【注释】 ①吴带当风:这是宋代郭若虚评价唐代吴道子的佛像画的话,意思是吴道子画的佛像等势圆转,所画衣带迎风飘举。
1、选文主要介绍了北京园林的哪些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加点的“如此”具体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北京园林的色彩大多是金黄或大红,色彩明丽”一句中的“大多”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下列诗句中,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部分
1、B 2、C 3、D 4、D 5、A
二、阅读理解
(一)文言文阅读
1、但是 大户人家 报酬 对……感到奇怪
2、D(表承接,译为“并且,而且”;其他三项表转折,译为“但是,可是”)
3、C(“来”,其他三项可译为“用”、“拿”)
4、匡衡就(在墙上打洞)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
5、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韦编三绝。
参考译文
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居家有蜡烛,光线却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上打洞)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同乡有个大户叫文不识,家中有很多书。(于是)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佣人却不求得到报酬。文不识对匡衡的举动感到奇怪,问他,他说:“我希望能够读遍主人家的书。”文不识感到惊叹,就把书借给他。终(匡衡)成为了大学问家。
(二)课内精读
1、A 2、.B 3、 D 4、C
(三)类文阅读
1、注重建筑的雄伟,注重局部的精细,注重色彩的绚丽。
2、指布局工整、对称,给人一种平衡的感觉。
3、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北京的园林建筑在细微之处见匠心”的特点。
4、不能。“大多”表范围,起限定作用,如果去掉,就变成了北京园林的色彩都是金黄或大红,与实际不符。“大多”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5、C
课件35张PPT。苏州园林人教版 八年级上新知导入 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苏州园林,因其独特的园林艺术而名闻天下。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苏州园林的特征。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说说本文的说明对象什么?苏州园林初读感知2、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初读感知 3、你能从文中找到说明苏州园林整体特征的句子吗?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初读感知 4、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的?苏州园林主要方面细微方面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近景远景的层次花草树木的映衬角落门窗建筑初读感知5、本文采用的是什么结构?总|分|总初读感知6、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逻辑顺序初读感知5、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第1段)对苏州园林的总的评价(第2—9段),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分项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苏州园林要写的不止这些,引人回味。走近作者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历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员,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代表作品: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出版有《叶圣陶全集》。字词积累轩榭(xiè) 丘壑(hè) 嶙峋(línxún)
镂空(lòu) 蔷薇(qiáng) 池沼(zhǎo)
相间(jiàn)着眼(zhuó)斟酌(zhēnzhuó)
重峦叠嶂 (luán zhàng)字词积累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
因地制宜:课文指根据具体地形,设计各不相同的园林。因,依照、根据;宜,适当、适宜。
字词积累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匠师的脑中有关于山水风景的高明构思。丘壑,山陵与溪谷,喻指深远的意境。
自出心裁:出于自己心意的创造和裁断。裁,设计。 课文精读1、为什么苏州园林可以称它是“标本”呢? 因为苏州园林“可以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课文精读 2、品读第2段中的四个“讲究”,看看它们和后面哪些段落构成了照应关系?
它们和3-6段的内容形成了照应关系。之所以只和这几段构成照应关系,是因为这几段是构成苏州园林特征的重要方面,而另外几个方面是细微的方面,所以在开头就没有提及了。课文精读3、苏州园林这幅画中,包含了哪些美丽的画面?亭台轩榭苏州园林亭台轩榭亭台轩榭亭台轩榭自然之美艺术之美画意之美层次之美课文精读4、文章的结尾有什么含义? 文章结尾告诉人们苏州园林值得介绍的还有很多,文中所介绍的只是一些方面。结尾留有余地,给人无穷回味。课文精读 5、作为建筑物来说,一般采用的是空间顺序,但本文却使用的是逻辑顺序,为什么?说明方法举例说明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并阐述其作用。 例句: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榭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作比较)说明方法举例说明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并阐述其作用。 例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分类别)说明方法举例说明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并阐述其作用。 例句:“……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引资料)说明方法举例说明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并阐述其作用。 例句:“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引资料)说明方法举例说明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并阐述其作用。 例句:“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引资料)语言探究1、准确性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一句中“极少”一词可否改为“绝不”?为什么?语言探究1、准确性 不能。因为“极少”表示使用彩绘的情况虽少,但有;而如果使用“绝不”就表示完全没有,这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也无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特征。语言探究2、生动性 读“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花树相间”这个句子,体会其作用。语言探究2、生动性 这句话使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出了万木争荣的景象,使说明的语言生动有趣。拓展延伸 你们学校有独具特色的建筑物吗?如果有的话,请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把这个建筑物介绍给大家吧。字数不限,但要求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特点。巩固提高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给拼音写出汉字。
着眼( ) 相间( ) 重峦叠嶂 ( )
zhēn酌( ) 丘hè( ) lín峋( )
 (zhuó jiàn zhàng 斟 壑 嶙)巩固提高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4个错别字,并在横线上订正。
鉴赏 映衬 因地治宜 自出新裁
曼延 鳞峋 别具匠心 称心满意
治—制 新—心 曼—蔓 鳞—嶙巩固提高3、选词填空:
(1)谁如果要(  )我国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玩赏  欣赏  鉴赏  观赏)
(2)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  )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依赖 依靠 依傍)
(3)游览者必然也不会(  )另外一点。 (忽略 忽视)
(4)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  )的感觉.(闲适  舒适)(1)鉴赏(2)依傍(3)忽略(4)闲适课堂小结板书设计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人教版语文八上第19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课题
苏州园林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1、了解课文总说和分说的说明顺序。
2、通过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让学生体会说明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
3、领略江南园林的风貌,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重点
1、理清文章结构、把握苏州园林的特征,领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2、掌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难点
培养学生鉴赏语言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苏州园林,因其独特的园林艺术而名闻天下。(播放苏州园林的图片)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苏州园林的特征。
听。
用苏州园林的图片引出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读感知
初读课文,说说本文的说明对象什么?
明确:苏州园林。
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明确: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3、你能从文中找到说明苏州园林整体特征的句子吗?
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4、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的?
明确:文章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讲求自然之趣)、假山池沼的配合(讲求自然美)、花草树木的映衬(给人图画美)、近景远景的层次(给人景致美)这四个主要方面详细介绍,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这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
5、本文采用的是什么结构?
明确: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明确:本文使用的是逻辑顺序。
理清课文思路,为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
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对苏州园林的总的评价。
第二部分(第2—9段),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分项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第一层(第2段),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
第二层(第3—9段),分说苏州园林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苏州园林要写的不止这些,引人回味。
交流讨论。
读课文,找答案。
讨论交流。
让学生迅速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知识。
培养快速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培养就生划分段落的能力。
走近作者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历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员,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代表作品: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出版有《叶圣陶全集》。
笔记。
了解作者,识记文学常识。
字词积累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轩榭(xiè) 丘壑(hè) 嶙峋(línxún)
镂空(lòu) 蔷薇(qiáng) 池沼(zhǎo)
相间(jiàn) 着眼(zhuó) 斟酌(zhēn zhuó)
重峦叠嶂 (luán zhàng)
2、解释下面词语。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
因地制宜:课文指根据具体地形,设计各不相同的园林。因,依照、根据;宜,适当、适宜。
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匠师的脑中有关于山水风景的高明构思。丘壑,山陵与溪谷,喻指深远的意境。
自出心裁:出于自己心意的创造和裁断。裁,设计。
笔记。
积累字词
精读课文
为什么苏州园林可以称它是“标本”呢?
明确:因为苏州园林“可以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品读第2段中的四个“讲究”,看看它们和后面哪些段落构成了照应关系?
明确:它们和3-6段的内容形成了照应关系。之所以只和这几段构成照应关系,是因为这几段是构成苏州园林特征的重要方面,而另外几个方面是细微的方面,所以在开头就没有提及了。
苏州园林这幅画中,包含了哪些美丽的画面?
明确:在亭台轩榭方面,讲究自然之美;在假山池诏方面,讲究艺术之美;在花草树木方面,讲究充满画意的美;在花墙廊子方面,讲究景致的层次之美。
文章的结尾有什么含义?
明确:文章结尾告诉人们苏州园林值得介绍的还有很多,文中所介绍的只是一些方面。结尾留有余地,给人无穷回味。
作为建筑物来说,一般采用的是空间顺序,但本文却使用的是逻辑顺序,为什么?
明确:本文介绍的不是苏州的某一个园林的情况,而是苏州所有园林的共同特点,因此,他不能像介绍某个地方的说明文那样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而要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整体到局部、从大的显眼的事物到小的不显眼的事物分项进行说明,所以采用逻辑顺序。
学生整理答案,写在草稿本上。
笔记。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明方法
举例说明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并阐述其作用。
1、作比较:(1)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榭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2)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这既是比喻,又是比较,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审美观点和民族的特有风格。(3)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时,又与北京的园林相比较,“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作用:通过比较,使苏州园林的特征更明确,更突出。
2、分类别:“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作用:使苏州园林的特征说明起来更有条理。
3、引资料:“……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作用:使苏州园林的特征显得更真实,更有说服力。
4、举例子:“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作用:使苏州园林的特征显得更真实可信。
5、列数字:“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作用:能更科学准确地说明苏州园林门和窗高度的图案美。
笔记。
准确分辨各种说明方法,并识记各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说明语言
准确性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一句中“极少”一词可否改为“绝不”?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极少”表示使用彩绘的情况虽少,但有;而如果使用“绝不”就表示完全没有,这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也无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特征。
(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提出相同的问题,然后作答,从而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特征。)
生动性
读“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花树相间”这个句子,体会其作用。
明确:这句话使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出了万木争荣的景象,使说明的语言生动有趣。
(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提出相同的问题,然后作答,从而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特征。)
笔记。
识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特点。
拓展延伸
你们学校有独具特色的建筑物吗?如果有的话,请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把这个建筑物介绍给大家吧。字数不限,但要求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特点。
课后练习。
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巩固提高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给拼音写出汉字。
着眼( ) 相间( ) 重峦叠嶂 ( )
zhēn酌( ) 丘hè( ) lín峋( )
 (zhuó jiàn zhàng 斟 壑 嶙)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4个错别字,并在横线上订正。
鉴赏 映衬 因地治宜 自出新裁
曼延 鳞峋 别具匠心 称心满意
治—制 新—心 曼—蔓 鳞—嶙
3、选词填空:
(1)谁如果要(  )我国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玩赏  欣赏  鉴赏  观赏)
(2)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  )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依赖 依靠 依傍)
(3)游览者必然也不会(  )另外一点。 (忽略 忽视)
(4)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  )的感觉.(闲适  舒适)
(1)鉴赏(2)依傍(3)忽略(4)闲适
完成练习
巩固课文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再一次学习了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并也再一次学习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特征。学以致用,今后我们在写作中要学会使用这些知识。

通过小结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亭子回廊不对称(自然之趣)
假山配花木活水配桥梁(自然美)
高低俯仰生姿(映衬美)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层次美)
角落——图画美
门窗——图案美
色彩——淡雅美
总说 分述
可笔记。
学生可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