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之间溶解现象》说课稿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是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溶解”的第三课,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概念。这一课是让学生观察几种液体能否溶解在水中。从而形成液体溶解概念。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固体在水中溶解的基础上,组织学习活动的。本课是溶解单元物质溶解概念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固体的溶解学生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固体颗粒由大变小到变成微粒分散在水中,从而判断这种物质能溶于水的。但是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不存在颗粒变化的情况,这样对学生的观察产生了一定的难度。另外,教材编排中的胶水由于无色,放入水中后,不便于学生观察;洗发水搅拌后会产生大量泡沫,影响学生观察。
因此,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选用了一些学生非常熟悉的几种液体让学生观察、比较它们在水里的现象,从而发现有些液体可溶于水,而有些液体不溶于水,最后抽象概括出液体溶解现象。在充分调动学生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液体溶解概念。
对本课核心素养和科学素养的认识
现代科学教育强调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及其社会价值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且懂得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科学与社会有关问题做出明智决策,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科学内容与科学过程的结合,以及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结合。
本课液体的溶解概念,是物质溶解概念的一个基本要素,是本课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媒介体。新课标明确指出了在科学探究中关注科学概念,科学探究应围绕学生科学概念建立的进程来组织。学生形成科学概念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对同类事物共同特征的抽象和概括过程,是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本质的过程。
综上分析,在教学设计种遵循了如下教学原则:
围绕科学概念组织教学
科学概念的形成是有一定规律的。因此在教学中,深挖教材内涵,联系前后内容,整节课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液体溶解概念的形成而进行。从前概念调查、初建新概念、形成新概念、完善新概念四个方面组织教学。
以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
小学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到: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理解科学概念,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紧扣在活动中学习科学
在活动中学习科学,既是课程内容本身的要求,也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本节课的活动性表现在强调通过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活动,学习科学知识,促进科学态度的发展。同时,本节课的科学概念的建构强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实际出发,探究活动尽量与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联系。
本课教学中学生核心概念的建构和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指导学生从一些液体放入水中的情况,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即有一些液体放入水中,能形成均匀、稳定的液体,有一些则不能,把液体溶解的共同特征归结在一起,概括形成概念。以下是科学概念建构过程:
(一)调查前概念,激发探究兴趣
从云南独特民族风情入手,引入研究问题:液体倒入水中,会像固体一样溶解吗?生活中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请学生观察椰子粉的溶解,追问:你为什么说它溶解了?调查学生关于液体溶解前概念情况,以便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固体溶解概念迁移到液体的溶解概念上。
(二)建立新概念,提高探究能力
1、积累感性认识,初建科学概念
学生经历液体放入水中的观察过程,分别将牛奶、油、红酒、咳嗽糖浆放入水中,并记录现象。之后观看水银入水实验。
2、整理加工事实,形成科学概念
在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运用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方法,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通过实验表格整理、分析、记录的实验情况,归纳出液体溶解现象的共同点;同时,通过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及时进行交流研讨,学生能自觉地把自己的实践过程加以回顾、反思、听取、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用语言加以表述,作出概念的界定,使科学概念变得更加清晰、科学、精致化。
3、现象分类概括,完善科学概念
请学生根据五种液体入水情况分类,并说说为什么?
从学生分析中,梳理液体溶解概念:像牛奶进入水中那样,会形成均匀、稳定的液体,就叫做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整个概念的建构过程,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和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的探究过程,训练学生探究方法,提高探究能力。
(三)运用新概念
说说生活中的液体溶解现象和不溶解现象。并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最后,以组为单位,制作一杯饮料。
授课效果及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绝大部分学生知道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并了解液体之间的溶解或不溶解现象。另外,全体学生经历牛奶、油等一些液体放入水中的情况,比较它们的不同,会区分液体之间的溶解或不溶解现象。同时,学生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细致、客观地观察习惯、比较溶解实验中的一些现象。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本节课中,有如下几个特点:
“科学味”
科学课就是科学课,科学课的教学方法、教学特点、课堂结构都与其他学科不同。“探究活动”是科学课的生命线,教学中以四个教学活动贯穿整个课堂,学生积极参与,使整节课散发出浓浓的“科学味”。
“云南味”
浓郁的地方特色在课堂上不断呈现。独特的云南民族风情与教学内容巧妙结合。热带风光、傣族特色、过桥米线等元素在探究过程中得以闪现。
小学科学中物质领域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将他们原有的关于物质的和能量的生活概念或“前概念”上升为科学概念。在本节课中,学生对液体溶解和不溶解的概念形成后,对概念巩固环节还有提升空间。
另外,国家义务阶段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叶善专教授认为“在物质领域的教学中,教与学的内容应贴近儿童生活和周围的自然现象,可学、可教、可探究;教与学的内容要适合儿童的,虽然不必拘泥于内容的完整和系统,却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的。”本课材料的选择是个难点,虽然课堂上有所思考,对教材使用的胶水和洗发液进行了改进,但是选取的材料典型性还不够,还有待挖掘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