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蝉》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蝉》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7-29 17:3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蝉》同步练习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轧扁(yā) 顾忌 暴晒(bào) 联结 B、折皱(zhòu) 鳍状 倒悬(dǎo) 坚韧
C、纤维(xiān) 欢瑜 罅隙(xià) 孵化 D、涂墁(màn) 臃肿 蜕皮(tuì) 储藏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金砖合作得到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因为它找准了合作之道。
B、十九大的行动纲领、战略决策、重要部署,落实到一个个报告、一项项法案中,凝聚成亿万人民的共识和力量。
C、习近平主席鼓励科研人员推动中国创造向中国制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D、不可不否认,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3、下面句子标点符号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高的白石基上。
B、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左拐;继续向前,走到第二个十字路口,还是左拐;跨过马路,就是图书馆。 
C、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于校六记》、《我们仨》等。
D、在学校举行的防震疏散演练中,八年级(2)班落实任务最好的是三四组。
4、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昆虫记》中,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B、法布尔的《昆虫记》曾获得诺贝尔奖。
C、法布尔称赞黄蜂的建筑才能,认为在这一点上它远胜于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
D、从生到死,萤火虫都是发着亮光的,甚至连它的卵也是发光的,但雌萤的光带在交尾期如果受到强烈的惊吓,发光会受到影响。
5、文学常识填空。
《蝉》的作者法布尔,是_______国____________ 家、作家。他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
6、说说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这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 大多数 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

(2)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7、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作用。
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

8、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按照对事物观察的顺序进行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详细介绍。
B、本文在介绍蝉时,将其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使文章读来亲切有趣。
C、第一部分介绍了蝉的地穴和它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第二部分介绍了从幼虫到产卵的过程。
D、本文虽是说明文,但作者在字里行间里表达了对蝉的赞美、同情,极具感染力。
二、阅读理解
(一)蝉的卵
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这些小孔的形成,好像用针斜刺下去,把纤维撕裂,并微微挑起。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上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卵就产在这些孔里。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这是一个很好的昆虫家族。它之所以产这许多卵,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危险。必须有大量的卵,遭到毁坏的时候才可能有幸存者。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危险来自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
蚋和蝉一样,也有穿刺工具,位于身体下面近中部处,伸出来和身体成直角。蝉卵刚产出,蚋立刻就想把它们毁掉。这真是蝉家族的大灾祸。大怪物只须一踏,就可轧扁它们,然而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真令人惊讶。我曾看见过三个蚋依次呆在那里,准备掠夺一个倒霉的蝉。
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到稍高的地方另做新孔,蚋立刻来到这里。虽然蝉的爪可以够着它,蚋却很镇静,一点儿不害怕,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蝉飞去了,多数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把蝉的卵毁坏。这种成熟很快的蚋的 幼虫,在每个小孔内有一个,以蝉卵为食,代替了蝉的家族。
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呆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联结而成。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越过带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幼虫落地之前,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它的触须现在自由了,左右挥动;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开合自如。身体悬挂着,只要有一点儿微风就动摇不定。它在这里为将来的出世做准备。我看到的昆虫再没有比这个更奇妙的了。
不久,它落到地上。这个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身体在空气中渐渐变坚强了。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这时候,它面前危险重重。只要一点儿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粘土上。
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它不得不各处寻找软土。没有疑问,许多是在没有找到以前就死去了。
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我从放大镜里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几分钟以后,一个土穴就挖成了。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 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1、文章最后一句,作者认为什么样的钹声也不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结合全文,说说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2、 理解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含意。
(1)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2)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3、本文尾段说:“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这句话在全文有什么作用?

4、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分析。

(二)蜘蛛的巢
蜘蛛在母性方面的表露甚至比猎取食物时所显示的天才更令人叹服。它的巢是一个丝织的袋,它的卵就产在这个袋里。它这个巢要比鸟类的巢神秘,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气球,大小和鸽子蛋差不多,底部宽大,顶部狭小,顶部是削平的,围着一圈扇蛤形的边。整个看来,这是一个用几根丝支持着的蛋形的物体。
巢的顶部是凹形的,上面像盖着一个丝盖碗。巢的其他部分都包着一层又厚又细嫩的白缎子,点 缀着一些丝带和一些褐色或黑色的花纹。我们立刻可以猜到这一层的白缎子的作用,它是防水的,雨水或露水都不能浸透它。
为了防止里面的卵被冻坏,仅仅使巢远离地面或藏在枯草丛里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一些专门的保暖设备。让我们用剪刀把包在外面的这层防雨缎子剪开来看看。在这下面我们发现了一层红色的丝。这层丝不是像通常那样的纤维状,而是很蓬松的一束。(A)这种物质,比天鹅的绒毛还要软,比冬天的火炉还要暖和,它是未来的小蜘蛛们的安乐床。小蜘蛛们在这张舒适的床上就不会受到寒冷空气的侵袭了。
在巢的中央有一个锤子一样的袋子,袋子的底部是圆的,顶部是方的,有一个柔嫩的盖子盖在上面。这个袋子是用非常细软的缎子做成的,里面就藏着蜘蛛的卵。蜘蛛的卵是一种极小的橘黄色的颗粒,聚集在一块儿,拼成一颗豌豆大小的圆球。这些是蜘蛛的宝贝,母蜘蛛必须保护着它们不受冷空气的侵袭。
那么蜘蛛是怎样造就这样精致的袋子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它做袋子时的情形吧!它做袋子的时候,慢慢地绕着圈子,同时放出一根丝,它的后腿把丝拉出来叠在上一个圈的丝上面,就这样一圈圈地加上去,就织成了一个小袋子。袋子与巢之间用丝线连着,这样使袋口可以张开。袋的大小恰好能装下全部的卵而不留一点空隙,也不知道蜘蛛妈妈如何能掌握得那么精确。
产完卵后,蜘蛛的丝囊又要开始运作了。但这次工作和以前不同。只见它先把身体放下,接触到某一点,然后把身体抬起来,再放下,接触到另一点,就这样一会儿在这,一会儿在那,一会儿上,一会儿下,毫无规则 ,同时它的后脚拉扯着放出来的丝。这种工作的结果,不是织出一块美丽的绸缎,而是造就一张杂乱无章、错综复杂的网。接着它射出一种红棕色的丝,这种丝非常细软。它用后腿把丝压严实,包在巢的外面。
然后它再一次变换材料,又放出白色的丝,包在巢的外侧,使巢的外面又多了 一层白色的外套。而且,这时候巢已经像个小气球了,上端小,下端大,接着它再放出各种颜色不同的丝,赤色、褐色、灰色、黑色……让你目不暇接,它就用这种华丽的丝线来装饰它的巢。直到这一步结束,整个工作才算大功告成了。
(B)蜘蛛开着一个多么神奇的纱厂啊!靠着这个简单而永恒的工厂——它可以交替做着搓绳、纺线、织布、织丝带等各种工作,而这里面的全部机器只是它的后腿和丝囊。
1、蜘蛛的巢在外观上有什么特点?请阅读全文简要作答。

2、文中画线句子(A)(B)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A)
(B)
3、下列说法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蜘蛛织一个巢,要放出各种颜色的丝。
B、蜘蛛巢中央的袋子很精致,恰好能装下全部的卵而不留一点空隙。
C、蜘蛛织巢的顺序是“产卵——加白色外套——织外巢——华丽装饰”。
D、蜘蛛织巢工作分为产卵前后两个过程。

参考答案
一、
1、D
2、B
3、B
4、B
5、法 昆虫学
6、
(1)运用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金蜣和蝉的穴作比较,说明了蝉挖掘地穴的特点。
(2)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两个悬殊的时间进行对比,写出了蝉的坚强与伟大,表达了作者对蝉的赞美。
7、“大都是”表数量,强调了“十五六英寸”是蝉隧道的普通深度,但也不排除其他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8、C
二、
(一)1、 选择枯枝产卵,防御危 险;困难地走出壳外,脱皮;落到地上,面对重重危险;寻觅藏身的地方,避免死亡;钻进地里,四年的黑暗苦工。(或:蝉从产卵到成虫的过程很艰难;在这个过程中,它会遇到重重危险;经过四年地下苦工,最后才能换来短短一个月的阳光生活。)
2、(1)蝉不能改变自己产卵多的习性,面对外敌的侵入,无动于衷,牺牲自己的家族。 一个“竟”字,表达了作者的不理解和同情心。
(2)蝉卵落到地上之后,面临着诸如碰岩石、落污水、遇黄沙粘土、天冷藏身和四年黑暗生活等方面的种种危险与困难。
3、从结构讲,这句话结束了从卵到幼虫的说明,收束全文。从作者的感受讲,这句话在概括蝉的一生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蝉的生长过程、漫长而苦难的历程的感叹、同情和怜爱。
4、准确性(准确、明晰、平实);生动性(生动活泼、形象风趣、饱含感情);通俗性(口语);拟人化手法。举例(略)。
(二)1、整体呈蛋形(或倒置的气球形);底部宽大,顶部狭小;顶部是削平的凹形的;白色并点缀着其他颜色的花纹。
2、(A)作比较。将“红色的丝”与“天鹅的绒毛”“冬天的火炉”作对比,强调了红色的丝具有的松软舒适和保暖的特点。
(B)打比方。将蜘蛛织巢比作开纱厂,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织巢的复杂与神奇。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