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孟子》三章——得道之助,失道寡助 (课件+教案+练习+音频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孟子》三章——得道之助,失道寡助 (课件+教案+练习+音频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7-30 09:44:4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语文八上第22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课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学习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4、理解“得道”“失道”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重点
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文章
3、理解本文意思,做一个“得道”的人。
难点
翻译课文,孟子关于以“道”治国的思想。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我们常说,做事要成功,得占有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是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了解孟子提出这一思想的目的和意义。
听。
通过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关系,引出新课。
初读感知
听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1、根据你听到的读音,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夫环而攻之
(fú)攻亲戚之年畔
(pàn)米粟非不多也
(sù)2、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3、作者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怎样提出来的?明确: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作者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明确:作者用举例的方式,列举了两种情形,一个是一座小城久攻不下,用以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又用一座坚固的城池却丢城逃跑的例子,证明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
认真听,并标注读音。标注出节奏。思考。
培养学生的听读能力。培养学生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的能力。
走近作者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人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并借此游说齐、梁等国,曾一度为齐国客卿。当时天下以互相攻伐,富国强兵为能,因此视其主张为迂阔,远离实际,不予采纳,因此在政治上没有什么成就。他退而讲学、著述,他的学生们记他的言行,成为《孟子》七篇。
笔记。
了解作者,识记文学常识。
作品链接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杰出的散文著作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宋代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编在一起,称为“四书”。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
选择笔记。
了解三峡的相关知识。
词语积累
重点字词
1.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2.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3.人和:指得人心,上下团结。4.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5.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6.环(huán):包围。7.之:代这座城8.而:连词表转折。9.夫:句首发语词,不译。10.而:连词表递进。11.天时:指有利于攻战的自然气候条件。12.是:这。13.也:表判断语气,"是"。14.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非:不是。15.池:护城河。16.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17.坚利:坚固精良。利:精良。18.米粟(sù):粮食。19.多:充足。20.委:抛弃。21.而:然后22.去:离开。23.之:
代词,代"城"。24.是:代词,这25.故:
所以。26.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27.以:
凭借。28.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封疆:疆界、边境。29.固:使......巩固。30.国:国防。31.山溪:山河。32.险:险要的地理环境。33.威:威服。34.以:凭借,依靠之意。35.兵革:本意是"兵器和铠甲",比喻"武力、军事"。36.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什么的人,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下同。37.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38.寡:少。39.之至:到达极点。40.畔:通"叛",背叛。41.之:意思是"到、到达"。42.至:意思是"极点"。43.顺:
归顺,服从。44.以:
凭借。45.之: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6.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47.故:所以。48.有:要么,或者。49.胜:取得胜利。二、通假字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三、古今异义字(1)委而去之委古义:抛弃,丢弃,今义:委托去古义:离开,距离,今义: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古义:限制,今义:疆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古义:使……稳固,今义:固定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古义:威慑,使人感到害怕,今义:威武亲戚畔之亲戚古义:父母子女为亲,旁系亲属为戚。一词多义是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是:这是由于是非木杮
是:这实是欲界之仙都
是:表判断的动词之三里之城
之:的夫环而攻之
之:代词,它,代指城以天下之所顺
之:主谓之间,不译往之女家
之:动词,到,去夫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夫:指男性的人夫环而攻之
夫:句首发语词,无义
笔记。
积累字词
文意疏通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尖利,粮食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使国防巩固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精读课文
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人和”呢?明确:从治理国家这个角度来说,所谓“人和”就是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因此,要做到“人和”就要“和道”,不能“失道”,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文中举的两个事例都与战争有关,作者的目的是论战争还是政治?体现了孟子什么样的思想?明确:作者虽然举的是战争的事例,但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施行仁政,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这体现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如何理解“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句话?明确:这三句话的意思是说,不管是域民,固国还是威天下,都不能用强硬的措施,而是应该用“仁政”的思想,让百姓心悦诚服,使国家固若金汤,使其他小国主动来朝。这三句话使用排比的句式,语气强烈,突出了“仁政”的重要作用。试分析一下文章的结构。明确: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用两个事例,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最后作总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我们可以把这一结构称为总—分—总的结构。
学生整理答案,写在草稿本上。笔记。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文章结构。
写法探究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老师小结: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然后摆事实、讲道理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人和”,就是文中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的“仁政”的思想,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品味能力。
拓展延伸
课后收集孟子的名言,然后和同学交流。示例: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2、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4、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思考。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巩固提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①
委而去之

环而攻之

池非不深也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亲戚畔之放弃
逃跑
包围
护城河
这是由于
父母子女为亲,旁系亲属为戚。2、翻译下列句子:①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也不是不深,兵器也不是不锋利,城中囤积的粮食也不是不多。②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不以兵革之利。限制百姓的活动不能靠划定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凭借山河地势的险要,威摄天下诸侯不能凭借武器的锋利。
完成练习
巩固课文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老师小结: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然后摆事实、讲道理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人和”,就是文中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的“仁政”的思想,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听。
让学生更多地发现了角身边的美。。
板书设计
可笔记。
学生可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总:天是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分:两个战争的例子
总: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人教版
八年级上
我们常说,做事要成功,得占有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是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了解孟子提出这一思想的目的和意义。
新知导入
初读感知
1、根据你听到的读音,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夫环而攻之
(fú)
攻亲戚之年畔
(pàn)
米粟非不多也
(sù)
.
.
.
初读感知
2、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天时
/
不如
/
地利,地利
/
不如
/
人和。
(2)夫
/
环而攻之,必
/
有得天时者矣。
(3)城
/
非不高也,池
/
非不深也。
(4)故
/
君子有不战,战
/
必胜矣。
(5)域民
/
不以封疆之界。
初读感知
3、作者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怎样提出来的?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
初读感知
4、作者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作者用举例的方式,列举了两种情形,一个是一座小城久攻不下,用以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又用一座坚固的城池却丢城逃跑的例子,证明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
走近作者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人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的学生们记他的言行,成为《孟子》七篇。
资料链接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杰出的散文著作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宋代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词语疏理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好的天气条件
有利于战争的地理优势
人心所向
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
词语疏理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墙
包围
发语词
占有
这是由于
词语疏理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尖利,粮食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并不是
护城河
武器装备
锋利
放弃
逃跑
这是因为
词语疏理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使国防巩固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精良。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所以说
限制
凭借
使……巩固
威慑
精良
施行仁政
很少
词语疏理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极点
内外亲属
背叛
归顺
所以
1、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人和”呢?
课文精读
从治理国家这个角度来说,所谓“人和”就是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因此,要做到“人和”就要“和道”,不能“失道”,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2、文中举的两个事例都与战争有关,作者的目的是论战争还是政治?体现了孟子什么样的思想?
课文精读
作者虽然举的是战争的事例,但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施行仁政,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这体现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3、如何理解“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句话?
课文精读
这三句话的意思是说,不管是域民,固国还是威天下,都不能用强硬的措施,而是应该用“仁政”的思想,让百姓心悦诚服,使国家固若金汤,使其他小国主动来朝。这三句话使用排比的句式,语气强烈,突出了“仁政”的重要作用。
4、试分析一下文章的结构。
课文精读
运用实例
提出观点
得出结论
总—分—总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写法探究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写法探究
拓展延伸
课后收集孟子的名言,然后和同学交流。
巩固提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委而去之

环而攻之

池非不深也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亲戚畔之
放弃
逃跑
包围
护城河
这是由于
父母子女为亲,旁系亲属为戚
巩固提高
2、翻译下列句子: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不以兵革之利。
(1)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也不是不深,兵器也不是不锋利,城中囤积的粮食也不是不多。
(2)限制百姓的活动不能靠划定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凭借山河地势的险要,威摄天下诸侯不能凭借武器的锋利。
课堂小结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然后摆事实、讲道理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人和”,就是文中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的“仁政”的思想,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总:天是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分:两个战争的例子
总: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语文八上第22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同步练习
1、基础知识部分
1、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委而去之
(逃跑)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疆域)
C.攻亲戚之所畔
(同“叛”,背叛)
D.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极点)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
B.兵革/非不坚利也。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下面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无丝竹之乱耳
攻亲戚之所畔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两狼之并驱发故
4、下列句子翻译有错的一项是
(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B.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译: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上天的帮助。
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5、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三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当时间变得越发昂贵,消磨时间、降低速度的“闲”便越发奢侈。久远年代的诗词里,“海鸥无事,闲飞闲宿”,________________;“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________________;“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________________。生活的忙碌让我们怎能不怀想“闲”的飘逸。
①是何等馨香又空灵的意境
②是何等悠远又自在的心绪
③是何等寂寞又淡然的雅趣
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①③②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精读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
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
(2)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3)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
2.
“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什么说的(
)
A.
正确的道理
B.作战的规律
C.施行“仁政”
D.统治的方法
3.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
第二段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C.
第四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D.
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
4、用文中语句填空。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5、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答:

二、拓展阅读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选自《论语》)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①兵革非不尖利也
兵: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③足兵


④民信之矣
信:
1、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

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

3、[甲]
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
答:
.

4、你认为[甲]
[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答:
.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部分
1、B
2、D
3、C
4、B
5、A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精读
2、(1)兵器
(2)限制
(3)通“叛”,背叛
2、C
3、B
4、得道
天下顺之
5、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
4、A
(二)类文阅读
1、①兵器
②疆界(答“限制”也算对)
③军备(军队)
④信任,信用
2、
①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②从古到今,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民无信不立(或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4、
[甲]
文重点强调的“人和”(“得道”)与[乙]文重点强调的“民信”(“取信于民”),二者有密切的相关性。“民信”(“取信于民”)是“人和”(“得道”)的重要条件(或“内容”)之一。
附【乙】文参考译文:
 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说:“备足粮食,充足军备,百姓就对政府信任了。”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充足的食物。自古以来谁都会死,但如果没有百姓的信任,就不能够立足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