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同步教学设计-1.3风向和风速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科学同步教学设计-1.3风向和风速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7-31 12:0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内容。参照《科学课程标准》,本课的知识点为“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力----风力”“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会用简易的仪器进行测量”,本课的能力点为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的解释。本课结合学生课前对风的记录,提出问题,并对问题做假设性解释,进一步深化对二级目标的培养;在技能培养上,主要通过设计与制作测量风的仪器,并在使用中对其进行改进,来锻炼动手制作和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学年的科学课学习,特别是在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下,对风已有了初步认识,但受年龄局限,他们对风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本课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引导学生亲历一系列探究活动,促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本课重点学习内容是认识风向和风力,能用测量仪器测量,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的学习方法是阅读法,演示法和操作法;制作测量仪是本课学习难点,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制作测量仪,老师准备了丰富的易得的材料,引导学生根据目的,发现、利用可用资源,制作出实用、简单、美观的测量仪器,实现在“做中学”的目的。长期的测量和记录是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养成的学习品质,虽然用自制测量仪测量,学生会有较大兴趣,但能坚持测量至少一个星期,对于他们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要重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让学生明白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体验到科学探究成功的乐趣。
学习目标:
1.知道有关风的基本概念。
2.能制作简易的侧风仪,能用测量仪器测量风向和风力。
3.体验动手制作和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风向和风力,能用测量仪器测量。
教学难点:制作测量仪。
教学准备:
1.自带材料:一周风的预报记录、带橡皮的铅笔、卡纸、塑料袋、细绳、量角器、乒乓球、双面胶、吸管、泡沫小球、剪刀、大头针。
2.教师准备:投影仪、记录单、风力风向仪的实物和图片、风速表、吹风机、电扇、ppt。
六、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问题导入
出示:一周风的预报记录。
提问:看一看这一行的记录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汇报:风有方向。风有等级。
通过汇报一周风的预报记录,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进入新课。
提问: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
那就进入今天的科学课堂,一起学习《风的测量》
板书课题:风的测量
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二、快乐阅 读,尝试解释
带着问题,自行阅读课本第17页的“快乐阅读 ”。
阅读教材第17页的内容,说出风的形成、风向、风力。
交流、讨论一周风的预报记录,会解释风的预报中相关内容。
汇报:1.什么是风?
用书本扇动感知风的形成。
学生动手实验,感知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2.什么是风向?如何确定风向?
谁能上台演示一下东风?
讨论:谁演示的东风对?
学生演示东风,进一步明确风向。
通过演示、讨论,明确风向。
3.什么是风力?如何区分风力的大小?
出示:风级歌,了解风的等级大小。
谈话:如果预报明天有六级风,还能开运动会吗?如果是八级风,还敢去高空作业吗?
学生尝试解释风力,认识风力。
齐读风级歌,了解风级大小的区别。
知道风力的大小,体会风的预报的重要性。
三、观察思考,示范操作。
课件出示:风向标、风力计的发展过程
学生了解风向标、风力计的制作日趋精密。
引导学生观察专业风向标、风力计,初步了解结构。
提问:你想自己制作一个简易的侧风仪吗?观看课本18页的内容。逐一演示使用方法。
生了解简易的侧风仪。
以教师的指导、示范,明确侧风仪的制作和使用。
教师示范:风速表的使用。
了解风速表的使用方法。
四、小组合作,制作测量。
小组讨论:做什么?怎么做?制作需要哪些材料,可以仿作,也可以大胆创新?
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制作方案。
遵循由扶到放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
汇报方案,选择工具,材料。
出示课件:操作注意事项。
确定方案,动手制作。
展示交流。
展示交流
五、学以致用,观察记录。
布置作业:
1.用自制的侧风仪记录一周风的
测量情况。
2.尝试改进侧风仪,使之更精准。
观察记录,并改进自己的侧风仪。
记录一周的观察数据,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六、分享交流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汇报。
总结课堂所学。
七、板书设计:
风的测量
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标
风向风力测量仪
风力:风的力量 风力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