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检测试题(A3,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检测试题(A3,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01 08:2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检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检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检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4分)
匿名( ) 诘责( ) 畸形( ) 杳无消息( )
黝黑( ) 平庸( ) 沥青( ) 藏污纳垢(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
诚植诚恐: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B.于是(我)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疾,疾病。
C.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D.有时候我整天用差不多和我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筋较力尽。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B.(托尔斯泰)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C.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
D.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
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得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比喻、反语)
B.(中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比喻,夸张)
C.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比喻)
D.玛丽从前很天真地预料沥青铀矿的残渣里含有百分之一的镭,那个估计现在到哪里去了?(设问)
5.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上下几千年,知名的书法家很多,但谁也不能否认,王羲之不是继往开来的宗师,
B.琴棋书画,博大精深,玄妙无穷。它在纵横线条中凝聚哲思,于黑白方圆中演绎热情。
C.虽然好天气让百姓的菜篮子轻松了,却让不少蔬菜批发商、商户和菜农发了愁。
D.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每天只是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干着80岁都能做的事情,那么你要青春有什么用!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回忆我的母亲》作者是朱德,文章通过一些极为平凡的日常小事,表现了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坚强不屈的性格。
B.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浪漫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代表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
C.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作家,他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和心理刻画见长,代表作品有《巴尔扎克》等。
D.居里夫人是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先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她的主要成就是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锰。
7.名著阅读。(6分)
(1)《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美国作家 ,是一部“ ”的杰出作品。主要人物有 、贺龙、刘志丹等。
(2)《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有些作品记录了他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生活,在这些作品中,鲁迅描写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 ,又如《 》中的 。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4分)
①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②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8.选文第①段加点的第一个“为”的正确读音是 ,意思是 ;第二个“为”的正确读音是 ,意思是 。(4分)
9.选文第①段最后一句是一个 复句。(2分)
10.选文中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结合对全文的理解,请简述其原因。(3分)

11.选文中“正人君子”为什么加引号?(2分)

12“我g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的含义是什么?(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分)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茨威格
①我那时大约二十五岁,在巴黎研究与写作。许多人都已称赞我发表过的文章,有些我自己也喜欢。但是,我心里深深感到我还能写得更好,虽然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
②于是,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一个伟大的启示。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竟成为我一生的关键。
③有一晚,在比利时名作家魏尔哈仑家里,一位年长的画家慨叹着雕塑美术的衰落。我年轻而好饶舌,热炽地反对他的意见。“就在这城里,”我说,“不是住着一个与米开朗琪罗pì( )美的雕刻家吗?罗丹的《沉思者》、《巴尔扎克》,不是同他用以雕塑他们的大理石一样永垂不朽吗?”
④当我倾吐完了的时候,魏尔哈仑高兴地指指我的背。“我明天要去看罗丹,”他说,“来,一块儿去吧。凡象你这样称赞他的人都该去会他。”
⑤我充满了喜悦,但第二天魏尔哈仑把我带到雕刻家那里的时候,我一句话也说不出。在老朋友畅谈之际,我觉得我似乎是一个多余的不速之客。
⑥但是,最伟大的人是最亲切的。我们告别时,罗丹转向了我。“我想你也许愿意看看我的雕刻,”他说,“我这里简直什么也没有。可是礼拜天,你到麦东来同我一块吃饭吧。”
⑦在罗丹朴素的别墅里,我们在一张小桌前坐下吃便饭。不久,他温和的眼睛发出的激励的凝视,他本身的淳朴,宽释了我的不安。
⑧在他的工作室,有着大窗户的简朴的屋子,有完成的雕像,许许多多小塑样——一支胳膊,一支手,有的只是一只手指或者指节;他已动工而搁下的雕像,堆着草图的桌子,一生不断的追求与劳作的地方。
⑨罗丹罩上了粗布工作衫,因而好像就变成了一个工人。他在一个台架前停下。“这是我的近作,”他说,把湿布揭开,现出一座女正身像。“这已完工了。”我想。
⑩他退后一步,仔细看着,这身材魁梧、阔肩、白髯的老人。
?但是在审视片刻之后,他低语了一句:“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对不起……”
?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软和的粘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他的眼睛闪耀着。“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下,他走回去。他把台架转过来,含糊地吐着奇异的喉音。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他捏好小块的粘土,粘在像身上,刮开一些。
?这样过了半点钟,一点钟……他没有再向我说过一句话。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创造的更崇高的形体的意象。他专注于他的工作,犹如在创世的太初的上帝。
?最后,带着舒叹,他扔下刮刀,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种温存关怀般地把湿布蒙上女正身像上。于是,他又转身要走,那身材魁梧的老人。
?在他快走到门口之前,他看见了我。他凝视着,就在那时他才记起,他显然对他的失礼而惊惶。“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记了,可是你知道……”我握着他的手,感谢地紧握着。也许他已领悟我所感受到的,因为在我们走出屋子时他微笑了,用手抚着我的肩头。
?在麦东那天下午,我学得的比在学校所有的时间都多。从此,我知道凡人类的工作必须怎样做,假如那是好而又值得的。
?再没有什么像亲见一个人全然忘记时间、地方与世界那样使我感动。那时,我参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弛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
?于是,我察觉我至今在我自己的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那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志而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一个人一定要能够把他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没有——我现在才知道——别的秘诀。
13.根据第③段中的拼音写出汉字。(1分)
pì( )美
14.从人物形象描写的角度体味文中画线句子,并做点评。(6分)
(1)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

(2)他扔下刮刀,以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种温存关怀般地把湿布蒙在女正身像上。

15.生洁甲“把易于弥散的思维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人还有很多,请你再举一例,并谈谈看法。(3分)

16.罗丹因为忘我工作而冷落了“我”,“我”反而“感动地紧握着”他的手,这是为什么呢?(3分)

17.作者在雕塑家罗丹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你从这个启示中得到哪些教益?(4分)
启示:
教益: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山果
黄兴蓉
我从北京出发到云南元谋县,进入川滇边界,车窗外目之所及都是荒山野岭。火车在沙窝站只停两分钟,窗外一群约十二三岁破衣烂衫的男孩和女孩,都背着背篓拼命朝车上挤,身上那巨大的背篓妨碍着他们。
我所在的车厢里挤上来一个女孩,很瘦,背篓里是满满一篓核桃,她好不容易地把背篓放下来,然后满巴掌擦 着脸上的汗水,把散乱的头发抹到后面,露出俊俏的脸蛋儿,却带着菜色。半袖的土布小褂前后都是补丁,破裤子裤脚 一长一短,也满是补丁,显然是山里的一个穷苦女娃。车上人很多,女孩不好意思挤着我,一只手扶住椅背,努力支开自己的身子。我想让她坐下,但三个人的座位再挤上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我便使劲让让身子,想让她站得舒服些,帮她拉了拉背篓,以免影响人们过路。她向我表露着感激的笑容,打开背篓的盖,一把一把抓起核桃朝我的口袋里装,我使劲拒绝,可是没用,她很执拗。
慢慢地小姑娘对我已不太拘束了。从她那很难懂的话里我终于听明白,小姑娘十四了,家离刚才的沙窝站还有几十里,家里的核桃树收很多核桃,但汽车进不了山,要卖就得背到很远的地方,现在妈妈病着,要钱治病,爸爸才叫她出来卖核 桃。她是半夜起身一直走到天黑才赶到这里的,在一个山洞里住了一夜,天不亮就背起篓子走,才赶上了这趟车。卖完核桃赶回来还要走一天一夜才能回到家。
“出这么远门你不害怕吗?”我问。
“我有伴儿,一上车都挤散了,下车就见到了。”她很有信心地说。
“走出这么远卖一筐核桃能赚多少钱?”
“刨除来回车票钱,能剩下十五六块吧。”小姑娘微微一笑,显然这个数字给她以鼓舞。
“还不够路上吃顿饭的呢!”我身边一位乘客插话说。
小姑娘马上说:“我们带的有干粮。”
那位乘客真有点多话,“你带的什么干粮?”
“我已经吃过一次了,还有一包在核桃底下,爸爸要我卖完核桃再吃那些。”
“你带的什么干粮?”那位乘客追问。
“红薯面饼子。”
周围的旅客闻之一时凄然。
就在这时,车厢广播要晚点半小时,火车停在了半道中间。我赶忙利用这个机会,对车厢里的旅客说:“这个女孩带来的山核桃挺好吃的,希望大 家都能买一点。”
有人问:“多少钱一斤?”
女孩说:“阿妈告诉我,十个核桃卖两角五分钱,不能再少了。”
我跟着说:“真够便宜的,我们那里卖八块钱一斤呢。”
旅客纷纷来买了, 我帮着小姑娘数着核桃,她收钱。那种核桃是薄皮核桃,把两个攥在手里一挤就破了,生着吃也很香。一会儿,那一篓核桃就卖去了多半篓。那女孩儿仔细地把收到的零碎钱打理好,一脸的欣喜。
很快到了站,姑娘要下车了,我帮她把背篓背在肩上。然后取出一套红豆色的衣裤,放进她的背篓。对她说:“这是我买来要送我侄女的衣服,送你一套,回家穿。”她高兴地侧身看那身衣服,笑容中对我表示着谢意。此时,一直在旁边玩扑克的4个农民工也急忙站起来,一人捏着五十元钱远远伸着手把钱塞给小姑娘:“小妹妹,我们因为实在带不了,没法买你的核桃,这点钱拿回去给你妈妈买点药。”姑娘哭了,她很着急自己不会表达心里的感谢,脸憋得通红。小姑娘在拥挤中下车了,却没有走,转回来站到高高的车窗跟前对那几位给他钱的农民工大声喊着:“大爷!大爷们!”感激的泪水纷挂在 小脸上,不知道说什么好。那几位农民工都很年轻,大爷这称呼显然是不合适的。她又走到我的车窗前喊:“阿婆啊,你送我的衣服我先不穿,我要留着嫁人时穿,阿婆……”声音是哽咽的。“阿婆,我叫山果,山——果——”
灿烂阳光下的这个车站很快移出了我们的视线。我心里久久回荡着这名字:山果!眼里也有泪水流出来。车窗外那一族族漫山遍野的野百合静静的从灌木丛中探出素白的倩影倏尔而过,消隐在莽莽群山中。
18.简要概括小姑娘的形象特点。(3分)

19.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4分)

20.找出文中一处景物描写并分析其作用。(3分)

21.本文以《山果》为题有哪些好处?(4分)

三、写作(30分)
22.请以《你是我最 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请你从“贴心”“感激”“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











100









200















100









200















100









200







800字







100



100





200




参考答案

一、1.nì jié yǎo yǒu yōng lì gòu
2.B
3.B
4.D
5.D
6.B
7.(1)埃德加·斯诺 用事实说话 示例:毛泽东
(2)示例;寿镜吾 藤野先生 藤野
二、(一)8.wèi 为了 wéi 被\
9.转折
10.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真诚关心和帮助中国留学生。
11.这里的“正人君子”是反语,加上引号表示否定、讽刺。
12.自已的爱国思想和斗争精神受到触动,因而“我”增加了斗争的勇气和力量。
(二)13.姐
14.(1)神态描写,字里行间传达出罗丹在雕刻作品过程中的思想情绪变化:为成功而幸福,为还未达到理想境界而苦恼。
(2)动作描写,传神地描写出罗丹在初步完成雕塑作品后,对心爱的女正身像倾注了深情,倍加爱护。
15.提示:科学艺术界的人物、普通人物等均可,所谈看法要青之有理。
16.因为“我”从罗丹忘我工作的过程中有所感悟,对罗丹充满了崇敬之情。
17.启示:“我察觉我至今在我自已的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那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志之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一个人一定要能够把他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没有——我现在才知道——别的秘诀”。
教益提示:围绕对待工作要热忱、专心、忘我谈均可。
(三)
18.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姑娘是一个瘦弱、穷苦、俊俏的孩子,她不怕吃苦、乐观,对生活充满自信、她懂事、孝顺、懂得感恩。
19、画线句是农民工帮助小姑娘时的动作和语言描写,从这真诚的动作和朴素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工善良淳朴的性格特点,从中让我们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情感。
20、“车窗外那一簇族漫山遍野的野百合,静静地从灌木丛中探出素白的倩影倏尔而过,消隐在莽莽群山中。”这里借助环境描写衬托了小姑娘的形象,与文章开头相照应,丰富了山果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21、“山果”既是文中主人公的名字、又是文章的题目,一语双关:同时本文还以“山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
三、22.[写作指导]写好这筒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审清题意,明确内涵、这是一道半命题式作文、审题时要抓住这样几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你”。从后面的“××的人”来看,“你”只能是具体的人物、可以是老师、朋友、亲人等;也可以是伟人、英雄、诗人;还可以是文学世界中的艺术典型。第二个关键词是“我”。这表明、写作本文要采用第一人称手法,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发表自己的观点、(2)精心选材,补全文题。写作半命题作文,首先要补题。命题人对补题范围已经做了限制、因此同学们只能从给出的“贴心”“感激”“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这就要求同学们在补题前,选择自己最熟悉、印象最深刻的人和事来写。
(3)写好细节,多样表达。此文点写人,而要突出人物的个性,就要从不同角度选择典型
事例。而在叙述事例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对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等细节的刻画。当然,在记叙的同时,还可以在文章恰当位置,用几句议论点明人物的品质或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更能使文章锦上添花。








第3页(共6页) 第4页(共6页)


第5页(共6页) 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