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节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温故互查】 1.生物学的探究过程是哪几个环节? 2.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学习目标】
1.识别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件的功能。
2.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与具体过程。
【导学过程】
阅读教材14页~16页,学习使用和认识显微镜,并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右图中指出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2.显微镜使用时操作步骤:
①取放:右手握镜臂, 左手托_________, 朝前, 朝后放在体前略 。
②上镜:从镜盒取出物镜装在转换台上,取出目镜装在_________上。
③对光: 转动 ,使 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选取一个大小适宜的 ,(光线较强时用 ,光线较暗时用 )____眼观察目镜,用手转动反光镜(光线较强时用 镜,光线较暗时用 镜),当观察到一个_____________视野,对光完成。
④观察: 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 观察物对准通光孔的________,用压片夹压住装片。眼看 , 向前转动__________, 使物镜和装片接近;眼看 , 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 镜筒上升,观察到模糊的物像时停止。双手转动________直到物象清晰为止。
⑤移像: 反向移动装片(上下、左右都相反)。
3.放大倍数:目镜和物镜倍数的____________。
4.观察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则该如何将他找到并清除。 。
5.在使用显微镜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6.阅读教材17页~18页,结合图1.1-14了解其他常用的研究工具有哪些?
【自主检测】
1.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由于突然停电导致视野偏暗。班里同学采取的如下措施合理的是( )。
A.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B.调节粗准焦螺旋 C.换用高倍镜 D.用更大的光圈
2.右图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视野①转到视野②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
A.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 B.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
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3.下列操作与显微镜对光过程无关的是( )
A. 调节反光镜视野变明亮
B.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
C. 将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
D. 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4.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若光线很强,应选用的光圈和反光镜依次是( )。
A.较大的光圈,平面镜 B.较大的光圈,凹面镜
C.较小的光圈,平面镜 D.较小的光圈,凹面镜
5.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用下列四组目镜和物镜,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视野最亮的是( )
A. 16×、10× B. 10×、4× C. 10×、40× D. 5×、40×
【达标测评】
1.(2019·四川广元)对微小的物体和细胞进行观察,应当借助显微镜。某同学选取目镜为5×、物镜为16×的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则此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
A.200倍 B.80倍 C.35倍 D.8倍
2.(2019·云南)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显微镜是( )
显微镜序号 A B C D
目镜 5× 10× 16× 10×
物镜 10× 4× 10× 40×
A.A B.B C.C D.D
3.(2019·济宁)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部分操作,错误的是( )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乘积
B.低倍镜观察时视野较大,容易发现观察目标
C.在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要从一侧注视其下降位置
D.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4.(2019·黑龙江省绥化)用显微镜观察字母“d”的玻片,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 )
A.p B.q C.b D.d
5.(2019·东营)如图为用显微镜观察根尖永久装片时所看到的物像,若要观察根毛的结构,应如何移动装片?( )
A.向上 B.向下 C.向左 D.向右
6.(2019·湖南长沙)小荣使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视野如图所示,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调节反光镜 B.转动转换器
C.转动粗准焦螺旋 D.向右移动玻片
7.(2019·江西)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可在载玻片液滴上放少许棉花纤维
B.为了使模糊的物像变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C.若发现视野中草履虫往如图中箭头方向游动,应把载玻片往右上方移动
D.为了观察草履虫的纤毛,应该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光线变暗
8.下面(1)至(3)题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遇到的几个问题。请分析回答。
(1)如图1所示,视野中除了细胞外还有很多异物,转换物镜和移动装片异物不动,则异物位于( )。
A.目镜 B.物镜 C.装片 D.反光镜
(2)要将图1中染色较好的细胞A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 )
A.上 B.下 C.左 D.右
(3)换用高倍镜后视野的亮度发生了如图2所示的变化,应如何调节?( )
①选用小光圈 ②选用大光圈 ③选用平面镜 ④选用凹面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某同学对光后在目镜中看不到白亮的视野,你认为采取下列哪项措施是最无效的?( )
A.转动目镜 B.转动转换器 C.转动遮光器 D.调整反光镜的位置
10.(2019·湖南张家界)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调查身边环境中的生物,将校园周边的池塘作为调查范围。同学们分成两组,一组同学对池塘进行水样采集,通过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另一组同学对池塘中肉眼可见的动植物进行观察、分类。
(1)第一小组的同学将取到的水样制成临时装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为了能够找到尽可能多的水中的微小生物,应该选择以下哪个目镜和物镜组合
显微镜序号 目镜 物镜
A 5× 10×
B 10× 10×
C 10× 4×
(2)同学们在视野中找到了草履虫,草履虫本身没有颜色,在较暗的视野中才能更清晰地观察它,你认为需要对光进行如何调整? 。
A.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B.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C.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使用高倍物镜,放大光圈
(3)第二小组的同学调查到池塘中有如下动植物:荷花、水绵、鱼、虾、青蛙、鸭、蜻蜓等。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荷花、水绵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在池塘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
②虾与调查到的池塘中哪种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
③青蛙能在水中活动,也能在陆地上生活,却不属于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主要原因是 不能摆脱对水的依赖。
【拓展延伸】
1.我们用显微镜观察的物体为什么一定要是薄而透明的。
2.我们观察的视野如果出现了污点,我们应该怎么做?
第四节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自主检测】1.D 2.D 3.C 4.C 5.B
【达标测评】1.B 2.D 3.D 4.A 5.A 6.D 7.C 8.(1)A、(2)A、(3)D 9.A
【答案】(1)C (2)A (3)①生产者 ②蜻蜓 ③ 生殖和发育
【拓展延伸】1.因为光线透过,我们才能看到生物体细胞内的结构。
2.寻找污点位置,清除污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