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教案-3.3声音的变化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教案-3.3声音的变化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8-02 21:5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
《声音的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钺低。
过程与方法:
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为每一组准备:实验记录单、铝片琴、一个小塑料盒、1根橡皮筋、试管架、6只同样大小厚度相同的试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今天能和大家一起上课,老师心里非常高兴,为此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乐器由我为大家“演奏”一曲,请大家欣赏。(取大鼓准备敲击,分析鼓锤举的高和低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区别?)
【高低强弱等】
这节课,我们就从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两个方面来研究一下声音的变化。(板书:声音的变化)
二、新知探究
1、研究声音的强弱和什么有关。
师:那么声音的强弱和什么有关呢?我们用大鼓来共同研究一下。
鼓锤举的高振动幅度大声音大,鼓锤举的低振动幅度小声音小。科学家把声音的强弱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什么样的声音是高什么样的声音是低?
小组敲击铝片琴,感受一下声音的高低。
经过实验研究学生们发现,铝片琴上的铝片长发出的声音低,铝片短发出的声音高。
实验汇报。
3、橡筋琴声音高低是怎样得到的?
拨动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实验中,老师有新要求:先拨动橡皮筋让它发出声音;把橡筋拉得紧一些,再拨弹。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稍稍放松橡皮筋,再拨弹。在这个过程中,橡皮筋的振动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注意事项:
拨弹橡皮筋时,尽量用同样的力度。
生实验,小组交流,完成表格,汇报。【橡皮筋松的时候,振动得慢,发出的声音低;紧的时候,振动得快,发出的声音高。】
师:谁来解释一下振动的快慢是什么意思?
师:是指橡皮筋来回的次数。
师:我们一般是以秒作为时间单位的,(板书5次每秒和2次每秒), 1秒钟振动5次和1秒钟振动2次相比,谁快谁慢?
③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了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
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振动快慢 振动快 声音高 振动慢 声音低)
师揭示: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音高的单位是赫兹。
4、小结: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四、拓展延伸。
1、探究试管琴发声方法:
师:很多物体的长短或粗细发生变化时,它所发出的声音也会发生变化。下面我们来用试管来试一试声音高低会有什么变化。
师:启发式教学
古代编钟的欣赏
生:推测(粗细相同,长短相同的试管:怎样能发出声音呢?用铅笔敲击显然不太合适,因为试管玻璃太薄了,不适合敲击。那怎么办呢?有学生会想到“吹”的办法。)
小组汇报(演奏试管琴)
2、小结:
将试管装上不同高度的水,吹一吹就会比较出声音的高低来。水位高,发出的声音高;水位低,发出的声音低。
板书设计:
声音的变化
振动的幅度 幅度大 声音强 振动的快慢 振动快 声音高
幅度小 声音弱 振动慢 声音低
音 量 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