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基础+提高+培优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基础+提高+培优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8-02 17:11:36

文档简介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开源措施的是( ???)
A. 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 B. 海水淡化
C.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D. 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2.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
A. 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 B. 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C. 增加区内降水量 D. 增加地下水储量
3.解决全球水危机需从人类自身找原因,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水已成为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下表为世界部分城市用水价格比较。
/
从2014年5月1日起,北京市居民实施阶梯水价,三档水价分别为每立方米5元、7元和9元。水价调整政策出台后,民政、发改委等部门将密切关注价格变动对低收入居民生活的实际影响,采取针对性措施。水价上涨的主要目的是(   )
A. 促进节约用水 B. 与国际水价接轨
C. 增加国家税收 D. 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4.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主要原因是 ( )
①东线工程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流到华北平原,直达天津 ②东线工程难度小 ③东线工程从长江中游取水,水量大 ④东线工程受水的黄、淮、海流域缺水最为严重 ⑤东线工程大量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
A. ②④ B. ①③ C. ③⑤ D. ①②
5.目前,全球水环境问题严重,为了防止水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建立高耗水项目管制制度 ②合理开采做到采补平衡 ③加强污水处理 ④跨流域调水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
6.长江以北的国土面积较长江以南广,人口却比长江以南少,主要是因为( )
A. 长江以北平原面积少
B. 长江以北干旱、半干旱面积广
C. 长江以南地区工业发达
D. 长江以北地区人口迁出量大
7.长江以南和以北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分别是5.5%和63.8%,这主要是因为( )
A. 长江以南地区水资源浪费严重
B. 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少
C. 长江以南地区不存在水资源问题
D. 长江以北地区水污染较轻
8.长江以北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3,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19%,下列关于长江以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减少耕地的灌溉面积 B. 减少水稻种植面积
C. 研究推广抗旱作物 D.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二、综合题
9.2014年3月22日是第22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27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今年2014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能源”。水利部确定2014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
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面积水资源分布(单位:米3/千米2)
我国各省区单位面积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
。?
(2)图中所示三条河流中,流域内水资源拥有量最少的是     ,该河流流域内水资源时间分配的特点是     。目前该流域面临严峻的水危机,其主要的人为原因有  。?
(3)根据区域开发的原理,你认为该流域水资源开发机构可进行的主要工作有 
  等。
10.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和“我国水资源和世界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
/
/
(1)从总量看,我国水资源_________,但人均占有量__________。
(2)我国水资源总量仅比美国少2700亿立方米,但人均占有量却不及美国的___,这是因为___。
(3)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时间分配特点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B
【解析】考查水资源的解决措施。
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改进农业灌溉技术均属于节约用水,故ACD属于节流措施;只有B海水淡化是开发水源,属于开源措施。故选B。
2.B
【解析】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发展科技,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B对。不能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A错。降水需要有充足的水汽条件,增加区内降水量有条件限制,也不符合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C错。增加地下水储量,会加重地表水短缺,D错。
3.A
【解析】水已成为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水价上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经济手段,促进节约用水,A对。与国际水价接轨、增加国家税收、 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不是主要目的,B、C、D错。
4.A
【解析】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主要原因是东线工程受水的黄、淮、海流域缺水最为严重,同时,东线工程可借助京杭运河的故道,难度小,选A。东线工程在黄河以南需要逐级提水,不能自流;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东线工程抽取长江水并非无节制,而是适量抽取。
5.C
【解析】防治水污染的措施应从排放和管理等方面分析,建立高耗水项目管制制度、合理开采做到采补平衡、加强污水处理、跨流域调水等均是有效措施。故选C。
6.B
7.B
8.A
【解析】
6.根据表格数据分析,长江以北地区耕地面积大,但是水资源占全国的总量少于北方地区,干旱、半干旱的面积广,所以人口少。故选B。
7.长江以南和以北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分别是5.5%和63.8%,这主要是因为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少,只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故选B。
8.长江以北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3,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19%,说明长江以北地区适合发展旱地农业,需要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耕地的灌溉面积,产量降低,粮食问题得不到保障。故选A。
二、综合题
9.
(1)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2)黄河 夏秋多,冬春少 需水量大,供不应求;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污染
(3)维护流域生态环境,加强水资源管理,统筹安排供水抗旱防洪工作
【解析】
(1)我国各省区单位面积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即指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可以结合图例分析,重点看分布的变化趋势。
(2)根据图例及图示信息,图中三条河流中,流域内水资源拥有量最少的是黄河。黄河流流域内多为季风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流域内水资源时间分配的特点是季节分配不均,表现为夏秋多,冬春少。由于黄河流域人口密集,经济发展迅速,水资源的利用率低以及水污染等原因,黄河流域面临严峻的水危机。
(4)流域水资源开发机构可进行的主要工作应立足当地实际问题分析,结合流域现状,目3前主要问题集中在流域整体管理不协调,不同河段问题各异,且由于开发不当引发了次生灾害,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要采取全流域统一管理,维护流域生态环境,加强水资源管理,统筹安排供水抗旱防洪工作。
10.(1)丰富 少
(2)五分之一 我国人口总量大约是美国人口总量的5倍
(3)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水多,西部水少,夏秋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冬春降水少,水资源较贫乏
【解析】
(1)从总量看,我国水资源在世界排名较靠前,仅比美国少2700亿立方米,说明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少。
(2)我国水资源总量仅比美国少2700亿立方米,但人均占有量却不及美国的五分之一,这是因为我国人口总量大约是美国人口总量的5倍。
(3)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深受地形及夏季风的影响,表现为分布不均,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水多,西部水少;时间分配也不均匀,表现为夏秋多,冬春少。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目前全球有11亿人缺乏安全饮水,每年有500多万人死于同水有关的疾病。预计到2025年,全球2/3的人口将生活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地区。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题。
下列措施属于节约利用水资源的是(??? )
①人工降雨  ②污水排入大海  ③发展节水农业  ④开展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主要体现了水资源的哪一特征(??? )
A. 补给的循环性?? B. 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
C. 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 D. 水利水害双重性
3.目前世界普遍感到用水紧张的原因是( )
①环境污染严重,水质下降 ②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大,江河径流量下降 ③人口急剧增长,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长过快 ④世界上的水资源总量不足 ⑤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①③⑤ D. ①③④
4.人类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化害为利而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 扩大耕地面积,过量抽取地下水 B. 大面积排干湖泊和沼泽
C. 大面积植树造林,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D. 对地表径流和水汽输送施加影响
5.我国的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工农业生产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人们不得不大量开采地下水,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地下水枯竭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题。
华北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有(   )
①跨流域调水  ②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高水价,强化节水意识  ③缩小工农业生产规模,减少耗水量  ④科学种田,实施节水新技术  ⑤改造自然,实施人工降雨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①③⑤ D. ③④⑤
6.结合世界用水量增长图及部分城市生活用水价格图,完成下题。
从有关城市生活用水价格可以得知(??? )
A. 北京、新德里人均水资源都很丰富 B. 发达国家一般通过价格手段控制用水量
C. 伦敦、纽约位于海边,淡水来源丰富 D. 东京人均水资源最少
7.“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最符合这句广告语意思表达的是( )
A. 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B. 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C. 人们不仅可以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还可以开采深层地下水
D. 把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的水调入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
8.今后要扩大淡水资源,从长远来看应该用最经济的办法解决( )
A. 污水处理 B. 海水淡化 C. 运输南极冰川 D. 研制新型节水设备
北京市非居民用水价格2016年5月1日起再次上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北京市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的主要问题是( )
A. 居民饮用水供应困难 B. 年降水量持续减少
C. 生产用水被严重污染 D. 人均占有水资源少
10.为提高北京市水资源利用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南水北调 ②雨水回收 ③中水利用 ④迁出耗水工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1.北京市调整水价的主要目的是( )
A. 促进节约用水 B. 增加政府收入 C. 保证供水质量 D. 提高用水成本
12.下列属于水资源节流措施的有( )
A. 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B. 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C. 海水淡化,人工降雨 D. 跨流域调水系统的进一步完善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干旱缺水问题只在我国少数地区发生
B. 干旱缺水问题是由于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和地区分配不均造成的
C. 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是造成我国西北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D. 干旱缺水问题是由于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造成的
二、综合题
14.据亚洲开发银行和亚太水资源论坛联合发布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指出,超过 3/4的亚太国家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安全威胁,如若不及时提升水资源管理,许多国家将面临紧迫的水资源危机。这份名为《2013年亚洲水资源发展展望》的研究报告从家庭用水、经济用水和环境用水等五个角度衡量一个国家的水资源总体安全水平。在被评估的49个亚太国家中,有37个国家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安全威胁,12个国家建立了基础设施和管理体制来确保水资源安全,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达到最佳标准。
(1)水资源缺乏的原因是什么?



(2)怎样解决缺水问题?



15.结合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西北地区的水资源问题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西北地区水资源天然禀赋差,配置极不平衡,加之受人类活动因素影响,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加剧,生态环境退化严重。水资源与人口、经济、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材料二 西北地区部分河流不同年代径流量统计表(单位:亿m3)
材料三 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及流域内水资源利用结构图、石羊河流域用水结构图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西北地区河流径流量变化特点及原因。




(2)简述西北地区河流径流量变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3)结合材料三,分析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的途径。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B
【解析】人工降雨属于增加水资源的措施,①错;污水排入大海会造成海洋污染,也不能节约用水,②错;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属于节水措施,③④对,故B项正确。
2.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水资源的特性有:补给的循环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水利水害双重性,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原因是北方水资源相对短缺,南方水资源相对丰富,体现的是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属于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因此答案选B。
3.C
【解析】目前世界普遍感到用水紧张的原因并不是世界上的水资源总量不足,而是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口急剧增长,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长过快,环境污染严重,水质下降。因此①、③、⑤项正确,②、④错误。故C正确。
4.C
【解析】扩大耕地面积,过量抽取地下水,大面积排干湖泊和沼泽是破坏生态环境的做法,不利于可持续发展,A选项、B选项错误。为了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我们应该植树造林;对于水资源短缺问题,我们应该合理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分布的时空不均。
C选项正确。人类活动主要可以对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施加影响,D选项错误。本题正确答案是C。
5.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针对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可以从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实施节水新技术等方面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问题,因此,①②④正确,③⑤不符合实际情况。故答案选A项。
6.B
【解析】水价不仅与水资源的多寡有直接关系,还与人为因素有关。为了节约用水,可以通过水价的杠杆来间接调节水资源的使用情况,故B项正确。从图中无法判断北京、新德里、东京人均水资源的多寡,A、D项错误。伦敦、纽约位于海边,但是海水淡化难度较大,故C项错误。
7.B
【解析】这是一则买矿泉水的广告,是把质量好的矿泉水送给顾客,即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选B正确。
8.B
【解析】长远来看扩大淡水资源最经济的办法是海水淡化,B正确;污水处理和研制新型节水设备是节流措施,不是开源措施;运输南极冰川成本太高。
9.D
10.B
11.A
【解析】
9.北京市人口众多,水资源短缺,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人均占有水资源少。故选D。
10.为提高北京市水资源利用率,可以雨水回收利用或中水再利用。故选B。
11.据上题分析可知,北京市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因此调整水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节约用水。故选A。
12.B
【解析】节流主要是从水资源利用角度考虑。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属于节流措施,而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海水淡化,人工降雨、跨流域调水等属于开源方面的措施。故选B。
13.B
【解析】我国干旱缺水的原因:①是我国的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②是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配不均,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所以选B。
二、综合题
14.自然原因:水资源人均量低.水资源分布不平衡。人为原因:水资源污染严重、用水效率低下。重视兴修水利工程,既可防治洪涝灾害,又可积蓄水资源;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防治水污染和再生水的利用;海水淡化;实行科学灌溉,减少农业用水浪费;降低工业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推进城市生活节水,重视城市生活污水的回收再利用。
【解析】整体分析:分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来分析,但是要以人为原因为主。自然原因包括降水量、地表径流、空间分布等;人为原因主要包括该地区生活、工农业生产需水量、水资源污染程度、利用效率等方面分析。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措施要从开源和节流两大方面来分析,有针对性地去提出措施,缓解水资源时间、空间布不均和利用不当的问题。
水资源缺乏的原因:从自然角度分析:降水少,蒸发量大,地表径流缺乏,时空分布不均;人为原因:人口稠密,人均水资源少,工农业生活需水量大,水污染浪费严重,利用率低加剧水资源短缺状况;措施:开源:海水淡化、人工降水、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海水淡化、治理水污染等;节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污水净化回收再次利用等。
(1)特点:径流量减少。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萎缩,冰雪融水量减少。人为原因: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流域内用水量快速增加
湖泊萎缩、干涸,天然植被枯萎、死亡,土地沙漠化、盐渍化进程加快;地下水位下降,河水矿化度上升,水质下降
(3)压缩高耗水农作物播种面积,实行退耕还草工程,大面积推行滴灌、喷灌等先进灌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从表中可以得出,西北地区河流径流量逐渐减少。河流水量的减少主要从自然原因河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进行考虑;自然原因与气候变暖,冰川萎缩,冰雪融水量减少有关,人为原因与流域内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用水量增加有关。
(2)本题主要考查西北地区河流径流量变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可以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来进行分析。由于河流被过度利用,河流断流,湖泊干涸,土地沙漠化、盐渍化加剧,最终导致自然植被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受损;下游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矿化度上升,盐渍化加重,水质下降。
(3)本题主要考查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的途径。从图中可以看出石羊河流域的最主要用水方式为农田灌溉,因此要解决该流域的水资源问题就要减少农田灌溉的用水量,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具体措施可以通过压缩高耗水农作物播种面积,实行退耕还草工程,改变灌溉方式,大面积推行滴灌、喷灌等先进灌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练习
一、选择题
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经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
1.关于滇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水源补给量较少 B. 四季如春,湖水水位季节变化不明显
C. 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 D. 流域广,蒸发量大
2.云南省大力建设滇池流域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是为了( )
A. 提高滇池的蓄水能力,减少水旱灾害
B. 扩大湿地面积,改善当地的气候
C. 减少昆明的污染物排放,改善水质
D. 提高滇池的水体自净能力,缓解昆明的用水紧张
生产活动的水足迹是指支持一个国家(地区)在其本地进行产品生产与服务供给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淡水资源量。绿水足迹指产品(主要指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蒸(发)腾的雨水资源量,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灰水足迹指以现有水环境水质标准为基准,消纳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所需要的淡水量。读我国部分省、市、自治区生产活动水足迹组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
3.导致新疆和海南绿水足迹差异显著的原因可能是( )
①新疆的年降水量小于海南 ②海南的耕地面积大于新疆
③海南的年平均气温高于新疆 ④新疆的农作物以耗水量大的品种为主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二、综合题
6.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回答问题。
(1)中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在水资源、水环境领域尤为突出,请列举水资源利用不当造成的环境问题。(最少写四个)



/
(3)为什么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水安全状况日趋严峻?



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
根据漫画所揭示的问题,写出主题词并解释该问题产生的原因。主题词: 。
原因: 。
根据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状况,合理利用水资源应采取的措施有

(3)据报道:上海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本地区地表水资源的20%;上海市民每天的人均用水量比欧洲、日本等国多20升,35.8%的市民不知道这一情况;9.1%的市民认为,上海有黄浦江作为水源,水费相对便宜,用水并不紧张。如果你是上海市民,你将如何评价上海地区水资源状况?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C
2.D
【解析】
1.滇池主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水源补给量较少;四季如春,但湖水水位因降水量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水体总量大,但没有大江大河过境,进出水量小;流域面积小,选C。
2.根据材料“昆明水少,滇池水脏”,因此跨流域调水是对昆明水少的改变,对滇池水质的改造,对区域气候影响微小;也并不能减少昆明污染物的排放量;跨流域调水可以增加来水量,加快水体更新,解决滇池水脏问题;可以解决昆明水少的问题,据此选D。
3.A
【解析】
3.新疆比海南绿水足迹小,即存在于土壤中的雨水被蒸腾的量比海南小,降水量和蒸发量小于海南,新疆的土地面积远大于海南,耕地面积也远大于海南;新疆的农作物以耐旱的品种为主。所以A正确。
二、综合题
4.
(1)南多北少 东多西少
(2)湿地减少、河流断流、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地面沉降、水体污染(如太湖蓝藻事件)等。(任答四点即可)
(3)我国人均水资源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口和经济增长快,用水量快速上升;科技水平低,水资源利用率低;管理水平低,水浪费和水污染严重。(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
(1)结合图例判断,中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2)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在水资源、水环境领域尤为突出,水资源利用不当造成的环境问题有湿地减少、河流断流、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地面沉降、水体污染等问题。
(3)我国人均水资源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南方多,北方少。夏季多,冬春少。人口和经济增长快,用水量快速上升。科技水平低,水资源利用率低。管理水平低,水浪费和水污染严重,导致水质型抽水,加重水资源紧张程度。所以说中国水安全状况日趋严峻。
5.
全球水危机(全球水荒、全球水资源紧缺)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水资源是有限的,世界人口剧增,生产、生活用水剧增,导致水资源严重不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水体污染、浪费严重 
建立蓄水工程,调节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均衡;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调节地区间水资源的不平衡 
(3)上海水资源总量充沛,但水体污染严重,属于水质型缺水城市;要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科学用水,节约用水
【解析】整体分析:漫画中插语,“不要再拧我了”,反映了水资源短缺问题,漫画主题词是全球水危机、或全球水荒、全球水资源紧缺等。修水库,缓解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跨流域调水,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主要措施是防治污染,节约用水。
(1) 结合漫画中插语,“不要再拧我了”,漫画主题词是全球水危机、或全球水荒、全球水资源紧缺等。原因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水资源是有限的,世界人口剧增,生产、生活用水剧增,导致水资源严重不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水体污染、浪费严重,也是水资源不足的重要原因。
(2) 根据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状况,合理利用水资源应采取的措施有建立蓄水工程,调节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均衡。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调节地区间水资源的不平衡。
(3)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总量充沛。但水体污染严重,属于水质型缺水城市。作为上海市场,要提高认识,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减轻对水资源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