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三峡》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10《三峡》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03 21: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峡》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三峡》是郦道元抒写三峡风光的游记散文,作者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
二、说教学目标以及教中学重点、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文特点,我确定这堂课的三维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和能力目标:
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语;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深入领会画龙点睛的词语。对文章的感知有整体到局部,深入作品的意境。
3、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新知识前,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困难、心理特征及发展趋向,从而有针对性地确立学习的重难点及教学方法。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及本文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一课时
三、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对八年级阶段的学习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基本内容。”“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语感。”据此本课拟以诵读、讨论、探究的方法教学,让学生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大意,课堂上指导学生听读、试读、齐读、自由读、评读、品读,通过朗诵来感悟文章的内容,做到理解成诵。
四、说学法: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结合洋思教学经验,在学法上,我主要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根据新课标“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故此采用讨论法教学,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他们在交流、启发、争议、展示自我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在本课教学中,强调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以学生诵读、讨论、感悟为主,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的突破。
五、说教学设计
(一).整体设计的教学理念:
本节课以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学理念,通过活动、小组讨论等形式,力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模式为:
引导激趣 出示目标 感知课文 疏通文意 研读赏析、理解文意 合作探究三峡“美” 背诵课文
(二)、具体教学设想:
第一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听《长江之歌》,教师在轻松的氛围中引入新课:
长江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自豪,游长江最美在三峡,三峡是世界最美的大峡谷。被誉为“山水画廊”,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三峡,去领略那的自然风光。
用多媒体演示三峡风情,教师配音介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三峡的景致令人向往,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三峡的峻美,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的三峡。
第二步:出示学习目标 (让学生有的放矢的去学习)
第三步:师生共同合作,根据课前预习,简介作者郦道元。
1、学生演示自己所查询的资料。(学生将资料进行整理,用投影仪进行演示)
整理资料要求:语言简明扼要,按照姓名、朝代、成就、生平、他人评价,带给我们的启发等要点归纳。不重复不罗嗦,适合多媒体演示。
2、教师准备图文并茂课件材料(进行相应补充)
幻灯片1:作者介绍
幻灯片2: 介绍《水经注》
幻灯片3:三峡地理方位图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第四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欣赏多媒体配乐朗诵画面。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划分句子间的停顿,读懂句子。着重体现《新课标》“在教学中尤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3、找生读文,,读出文章的意韵。
注意:要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
4、齐读文章。
第五步:疏通文意。(多媒体显示疑难字句)
1、?让学生借助注释与工具书自己疏通,整体感知课文,体悟文章的情感。这是基于《新课标》“重点考察学生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设计,在教学中尤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2、找出疑难,小组交流讨论。根据《新课标》要求学生“能运用合作方式共同探究”疑难问题设计。
教师解答疑难(多媒体显示疑难字句)
3、找生复述文章大意,以求更深入的理解课文。
教师过渡:作者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下面我们结合画面细细品读课文,体会写景的妙处。
第六步:研读赏析
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问题1、作者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问题2、作者主要抓住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征来写的?怎样写的?
问题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讨论明确。
山 : 奇险
夏-----急猛
水 : 春 冬——清幽
秋 -----凄凉
有形 有色 有动 有静 有声 有情
过渡:文章仅仅155个字,却概括千余里,包容四季,: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构成构成三峡山水的总特征---美。
第七步:体会三峡的美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品味。
明确:雄壮美、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诗意美。
第八步:背诵课文(当堂成诵,既能巩固积累,又体现了理解的要求)
第九步:布置作业
1、课外拓展,收集有关三峡的古今诗词、歌谣以及三峡工程相关资料,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学生积累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三峡
郦道元
山 : 奇险
夏-----急猛
水 : 春 冬——清幽
秋 -----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