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04 10:1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记承天寺夜游》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记承天寺夜游》。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84个字,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本文语言简练而又极富表现力,可以说是写景抒情的精品。对于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来说,本文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二)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设置意图和课文自身特点,联系课程标准 “三维”要求,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
1、知识目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 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反复朗读以至成诵。
3、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乐观豁达的胸怀。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感受文章中描写月色语句的精妙。
难点:体会作者自嘲自解达观的人生态度。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们能很容易接受这篇短文,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理解、背诵、创新的学习活动中来。但是他们对文言文的阅读分析还不够到位,学习时需要我们提供帮助。
三、教法学法
(一)教法
教学时,针对以上分析,特点是要体现八年级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要求,我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教法: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练习法。
(二)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 诵读法、圈点勾画法、质疑法,合作探讨法。
四、教学过程
结合学生实际,我决定以“读”为突破口,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约2分钟)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列举一些咏月的诗句
学生活动:举出曾经学过的有关月亮的诗句
教师补充并导入: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思乡之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去领略月夜美景,去感悟别样的心境。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兴趣,迅速将学生引入课堂。
(二)、作者与背景(约3分钟)
①了解作者
②写作背景
学生小组间交流收集到的有关作者与背景的资料,有助于对本诗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三)、整体感知(约15分钟)
1、播录音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
a、读音和节奏
b、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点名学生作示范性朗读,学生互相点评,教师点拨停顿;最后学生按要求自由读、齐读。
3、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合作翻译全文。
4、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把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无法理解的字、词提出来,在堂上共同解决。
5、教师以练习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重点词、句的掌握程度。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1)月色入户 (   ) (2)欣然起行 ( )
(3)念无以为乐者( ) ( ) (4)遂至承天寺 ( )
(5)相与步与中庭( ) ( ) (6)盖竹柏影也( )
(7)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设计意图:以诵读、质疑、合作和练习的方法,使学生在轻松的交流中整体感知文章,掌握文言知识。
(四)、研读赏析(约15分钟)
教师活动:多媒体出示以下问题:
1、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试用短语精要地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2、 文章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试把文章中写月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说说有何特色?
3、你认为文中的“闲人”包含了哪两层含义?
4、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学生活动:四人小组讨论上面问题并推荐代表回答。
教师活动:巡视,参与讨论,适时诱导点拨;最后评价与补充。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还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落实了重点,突破难点。
(五)课堂小结(约3分钟)
1、请学生谈谈自己学习了这篇课文的感悟。
2、教师小结:《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希望我们同学也能学习苏轼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设计意图:升华文章主旨,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六)课内巩固(约7分钟)
1、学生花3分钟左右复习重点词 、句,然后同桌互相考问 。
2、诵读课文,比比谁先背下来。
设计意图:有利于学生巩固本课知识,加深记忆。
五、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宋)
记叙——寻伴夜游
描写——庭院月色 乐观豁达
抒情——月下感叹
设计意图:力求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主旨一目了然且记忆深刻。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个人觉得思路比较清晰,全面把握了文章,落实了重点,突破了难点;遗憾的是我的课堂语言比较粗糙,各教学环节衔接不够自然。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批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