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设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 知识传授目标
(1)通过模拟呼吸运动演示实验,概述呼吸运动原理。
(2)概述发生在肺部及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2. 能力培养目标
(1) 通过学生实验,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育学生关爱生命。
课
前
准
备
1.准备实验材料用具:水槽、集气瓶、毛玻璃片、弯导管、细木条、澄清的石灰水
2.自制肋骨和胸骨运动模型、自制膈肌舒缩模型、软尺
3.注射器、香水
4.人体骨骼模型
5.制作PPT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创
设
情
境
,
激
趣
导
入
多媒体播放视频,讲述呼吸对人体的重要性。
学生思考什么是呼吸?气体经过呼吸道进出肺,是不是就是呼吸?如果呼吸仅仅止步于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那么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除了变得温暖、湿润,不应该有某些气体的含量发生明显变化。事实如何?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二、合
作
探究,自
主
学
习
1.
呼
吸
的
概
念
教师启发引导讲解“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的差别”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教师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什么人体呼出的气体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设问:吸入到体内的氧气全部参与有机物氧化分解了吗?出示吸气与呼气时气体成分的含量柱形图。解释呼吸的概念。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
小组合作,讨论分析氧气在人体内的旅程,解释原因:在组织细胞里,有机物氧化分解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学生代表上台讲解氧气在人体内的旅程,解释呼出的气体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分析比较柱形图,发现现象:只有少数氧气参与有机物氧化分解;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大约增加了100多倍。
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为后续的知识讲解做铺垫。
培养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自主获取新知的能力。
给学生提供机会展示自我。
提高学生分析图表,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环节小结:在本环节中,教师巧妙设计概念教学解释呼吸的概念,学生认识到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仅仅是呼吸的第一个环节。
2.
肺
泡
与
外
界
的
气
体
交
换
组织学生进行体验学习,设问:胸部的扩张和回缩需要哪些骨骼肌牵引哪些骨完成?
出示人体骨骼模型。
出示肋间肌模式图,用自制模型模拟演示,并播放肋间肌动态模拟视频。
利用课件介绍膈肌,并用模型、动态视频模拟演示膈肌的舒缩与胸腔的变化。
教师提问:为什么肺扩张和回缩,气体就能进出肺?
用注射器讲解气体体积与气压的关系。
概述呼吸运动原理,解释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学生把手平放在胸部,做深吸气和深呼气动作,感受呼吸时胸部的变化。思考胸部的扩张和回缩与哪些骨骼肌和骨有关。
观察人体骨骼模型,了解胸廓的形态结构及其作用。
观察肋间肌图片,了解肋间肌的分布。
观察教师的模拟演示和动态视频,理解胸廓的扩张、回缩与肋间肌的收缩、舒张间的关系。
观察膈肌图片,了解膈肌的形态和分布。
学生观察教师的模拟演示和动态视频,理解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腔上下径发生的变化。
学生观察思考,理解肺的扩张和回缩导致肺内气压改变,进而与外界大气压形成气压差,在气压差作用下气体进出肺。
学生做尽力吸气和尽力呼气动作,体会理解吸气末和呼气末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的关系。
进行体验学习,通过亲身感受引发学习思考。
通过图片、自制模型演示、动态模拟视频,将知识生动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化解重点和难点。
利用注射器讲解气压与气体体积的关系,生动直观,帮助学生理解。
3.
人
体
内
的
气
体
交
换
利用课件介绍人体内的两处气体交换。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什么总能按一定方向运动?
喷洒香水,解释气体扩散作用。
体验香气在空气中的扩散。
分析比较肺泡、血液和组织细胞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尝试解释人体内的气体交换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
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
合作小结呼吸
全过程
组织学生总结呼吸的全过程。
用HITA系统展示学生总结的呼吸全过程。
小组合作,讨论总结呼吸的全过程。
学生展示自己总结的呼吸全过程。
梳理、系统本节课所学知识。
四.
课堂检测
巩固反馈
出示试题,组织学生做题。利用HITEACH系统统计学生做题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试题讲解。
学生做题,分析、纠正自己的错题。
巩固反馈,夯实知识,学以致用。
五.课后语
教育学生关爱生命。
学生思考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第二课时) 评测练习
1. 哮喘病人的肺泡长期处于膨胀状态,使呼吸不畅通。这是呼吸过程中的哪一个环节受到影响(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运输 D.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2. 游泳时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 )
A.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B.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C.胸廓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D.胸廓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3. 甲、乙两图为模拟呼吸过程中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膈肌舒张,膈顶上升,呼出气体
B.乙表示膈肌收缩,膈顶上升,吸入气体
C.甲表示膈肌收缩,膈顶下降,呼出气体
D.乙表示膈肌舒张,膈顶下降,吸入气体
4.下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请解读曲线并回答问题:
(1)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 状态。(2)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会 。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点是 ,此时肺内气压 (填>/</=)外界气压。
课件21张PPT。视频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第二课时鲁教版生物学 七年级上册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 刘明华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分组实验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的差别收集空气向集气瓶内吹气换气时,一定不要倒吸集气瓶内的水。 人体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几乎无变化 变浑浊丁瓶木条燃烧时间短合作讨论 讨论氧气在人体内的旅程,解释呼出的气体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在组织细胞里,有机物氧化分解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吸入到体内的氧气全部参与有机物氧化分解? 分析比较探究一什么是呼吸?呼吸: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①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探究二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围成胸廓的骨有多少块?胸廓正面示意图胸廓侧面示意图胸骨1块肋骨12对胸椎12块37块++数一数肋间肌胸廓的扩大和回缩与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有关肋间肌分布示意图模拟实验一吸气呼气吸气收缩扩大呼气舒张缩小视频膈肌模式图视频模拟实验二膈肌的舒缩与呼吸运动的关系示意图 气管 支气管 肺 胸廓 膈肌探究二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呼吸运动肺内气压 气压差﹤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肋间肌
膈 肌收缩、舒张胸腔
肺扩大、缩小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形成气压差体积增大气压降低体积减小气压增高探究三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气体扩散作用(氧气浓度高 ,二氧化碳浓度低)(氧气浓度低,二氧化碳浓度高) 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什么能按一定方向运动?肺泡组织细胞血液合作小结呼吸全过程1.哮喘病人的肺泡长期处于膨胀状态,使呼吸不畅通。这是呼吸过程中的哪一环节受到了影响( )
A.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运输
D.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练一练2.游泳时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 )
A.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 易进入
B.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C.胸廓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D.胸廓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练一练练一练3.甲、乙两图为模拟呼吸过程中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膈肌舒张,膈顶上升,呼出气体
B.乙表示膈肌收缩,膈顶上升,吸入气体
C.甲表示膈肌收缩,膈顶下降,呼出气体
D.乙表示膈肌舒张,膈顶下降,吸入气体
↓A. 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B. 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会变小。
C. 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点是B点。
D. A、B、C点,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 练一练 4.下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生命就在一吸一呼之间,因活着而精彩,请珍爱生命!课后语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