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梦回繁华 毛宁《中国石拱桥》给我们介绍了中国桥梁的悠久历史及伟大成就,《苏州园林》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建造特点,两篇文章让我们从不同的视角领略了中国古文化的繁华与伟大。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介绍我国国宝级画作的一篇文章——《梦回繁华》,去领略中国画的博大精深。 这件国宝级画作是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在问世以后的800多年里,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是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它曾辗转飘零,几经战火,历尽劫难……它曾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演绎出了许多传奇故事,它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同学们知道这幅画是什么了吧?清明上河图全景欣赏汴京近郊汴京近郊汴河拱桥汴梁市区汴梁市区师:同学们,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很多,图画也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途径之一。刚才大家欣赏了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表现的是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这幅画是我们的国宝级文物,现在这幅画的真品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由于它的名气非常大,历代有很多画家临摹、仿制,现在网络上看到的多是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乾隆元年由清宫画院的五位画家合作画成的清院版的《清明上河图》,是仿制品。那么,就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宋代社会,看看《清明上河图》展现的是怎样的一种宋代生活。学 习 目 标1.学习课文,了解《清明上河图》在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
2.熟读课文,掌握作者条理清晰地介绍画作的说明方法,揣摩作者准确富于概括力的说明语言。
3.品味作者精彩说明语言的运用,增强热爱中华文明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梦回繁华引出说明对象《清明上河图》(略写)介绍作者张择端生平及代表作(略写)总括《清明上河图》概况 (略写)《清明上河图》内容 (详写)评述《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详写)分析每段的主要内容,
比一比,看谁概括的又快有准初读课文,理清层次结构
课文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1自然段)由宋朝城市的发展繁荣,引出说明对象《清明上河图》。
第二层(第2自然段).介绍张择端生平,并引出画作的背景,呼应题目——梦回繁华。
第三层(3--5自然段).具体介绍说明《清明上河图》的特点、内容、艺术特色和地位。说明顺序的使用
就全文而言,使用了逻辑顺序。
第四段重点介绍说明画作内容时既使用了从前到后的画面空间顺序。精读品析再读课文找出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找出相应的例句。
1、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幅。
2、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
3、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目虚架而成 ,结构精美,宛如飞虹。
4、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致入微。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通过划线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1、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幅。
2、据后代文人考订, 《清明上河图》可能作于政和至宣和年间。
3、画中所描绘的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
4、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
准确、严谨,同时又颇具文学色彩,典雅而有韵味有学者这样评价: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中外画坛的极品,应该是个不争的事实。然而他不单是件艺术品,亦不单是幅名画,它更是部历史!它是人类文明史中重要的一卷,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中的重要一卷。题目解读:“梦回”,指梦中回到某个地 方。
“繁华”,繁荣热闹。
文题指明了本文要说明的内容不是现在的繁荣热闹的景象,而是北宋时期的热闹繁华的景象。
感 悟 升 华课题梦回繁华有哪些深意?
1.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南宋人民渴望国家统一,回到当年繁华太平年代的强烈愿望。
2.清明上河图让我们回忆古代文明的灿烂,希望能继承并弘扬这种繁华。
这篇说明性文章,介绍了《清明上河图》上表现的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深厚情感。小 结当堂评价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遒劲(qiú) 绢本(juàn) 春寒料峭(qiào)
B.田畴(chóu) 覆灭(fǔ) 摩肩接踵(zǒng)
C.汴梁(biàn) 舳舻(zhóu) 长途跋涉(sè)
D.纤夫(qiān) 握篙(hāo) 络绎不绝(yì)A当堂评价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星期天,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热闹极了。
B.经过半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习家池。
C.那是一个阴冷的漆黑之夜。春寒料峭,风雨凄凄。
D.在展出的各幅画前无不人头攒动,尤其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前,观看的人更是络绎不绝。B当堂评价3.写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525厘米。 ( )
(2)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 ( )
(3)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 ( )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