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4.3运动起来会怎样(一)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4.3运动起来会怎样(一)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8-13 19:2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运动起来会怎样(一)》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
《运动起来会怎样(一)》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的身体”单元中的第三课。本课是在学习了身体的外部结构和骨骼、关节、肌肉在人体中作用的基础上展开的,主要引领学生对人体呼吸系统的认识,是学生了解、认识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开始。主要内容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测量运动前后的呼吸次数;第二部分,探究呼吸为什么会加快?本课教学重点是围绕运动与呼吸的关系,帮助学生了解呼吸系统的作用,为下一课学习有关循环系统的相关知识奠定一定的认知基础。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我们的身体》这单元研究对象是我们自己,教材中的每一部分都好比一个个暗箱,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充满着神秘感。学生对呼吸有一定的认识基础,对运动后身体的变化很熟悉,但运动后身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还不了解,少数课外知识丰富的学生会解释,对本课中:运动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这个问题的解答大部分学生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有着很高的学习兴趣。
三、设计说明
本课设计思路为:首先通过实际测量运动前后呼吸次数,得出“运动后呼吸加快”的结论;再对“运动后呼吸加快的原因”展开探究:由体验→实验验证→学习资料(呼吸前后气体成分比较表)→呼吸的实质→解释运动后呼吸加快的原因。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探究为核心,注重让学生经历“质疑——求证——释疑”的过程,以问题的最终解决为教学的落脚点,在整个的探究式活动中,关注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使教学目标得到有效地落实。具体如下:
(一)、重视情境的创设
从学生熟悉的大课间活动,再播放学生活动时的视频,让学生明确运动后身体的变化情况,进而导入课题。
(二)、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将“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改为“只测量呼吸的次数”。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人体呼吸系统,呼吸的测量已经足以说明运动和呼吸的关系,目标指向非常明确,可以顺其自然地引出本课的重点和核心,而心跳测量的目标指向是认识人体的循环系统及相关功能,因此可以放到第二课时,恰好成为《运动起来会怎样》(二)有效的起始探究活动。
(三)、采用科学的呼吸测量方法,将呼吸可视化
采用把纸条贴在鼻孔上方,用镜子观察呼吸,这种方法可将呼吸可视化,能比较准确的测量呼吸次数。学生通过测量呼吸活动,培养耐心、细致的科学态度,分析数据的科学能力,并培养学生质疑的科学精神。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求证意识
在探究“运动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时,首先让学生从感官上感受到“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再利用2个实验分别检验氧气的变化和二氧化碳的变化,学生利用观察现象的不同,从视觉上再一次证明两种气体的变化;再通过学习科学家研究的资料学习,得出结论。采用多种探究形式结合的方式,从多方面收集证据,从而培养学生的“求证”意识和“实证”精神。
四、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初步了解呼吸器官在人体中的位置;
(2)知道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将氧气吸收,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3)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增加肺活量。
2.过程与方法:
(1)在体验活动中感受呼吸过程中的气体变化;
(2)结合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作出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的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体验活动以及分析实验现象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证意识;
(2)认识到耐心、细致地完成测量活动的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通过体验和实验的方法,验证呼吸前后气体的变化。
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呼吸记录表、纸条、镜子、保鲜袋;
教师准备:人体模型、呼吸器官自制教具、水槽、塑料管、集气瓶、毛玻璃片、量杯、火柴、澄清的石灰水、一次性吸管、针筒、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出示课件:大课间活动时的视频
2、揭示课题:运动后,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随机副板书:呼吸、心跳等),为什么运动后会有这么多的变化?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运动起来会怎样(一)》,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运动后呼吸的变化。
(二)探究过程
活动一:测量运动前后的呼吸次数
1、提出问题:运动后呼吸有什么变化?你能想个办法来证明运动后呼吸加快了吗?
2、小组讨论测量方法,汇报交流并确定测量方法。
3、出示温馨提示,测量运动前后的呼吸次数,完成记录表。
4、汇报交流。
5、小结:运动后呼吸加快。
活动二: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1、认识呼吸器官
(1)提出问题: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呼吸,那什么是呼吸?
(2)课件展示“呼吸演示图”,吸入的气体会到我们身体哪里去?学生对呼吸器官进行交流。
(3)课件与人体模型展示呼吸器官,学生描述空气在人体内流动的路线。
2、体验气体变化
(1)提出问题:我们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是一样的吗?
(2)体验活动:反复呼吸同一袋空气,出示方法:①收集一袋空气。②用保鲜袋罩住口鼻,抓紧袋口。③反复呼吸袋中的空气,觉得不舒服了就马上停下。
(3)学生体验,交流感受。
(4)小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是不一样的。
3、检验气体变化
(1)出示空气组成表,学生猜测:气体的什么成分不一样?
(2)实验1:检验氧气变化
①原理介绍:火柴燃烧是需要氧气的,当氧气不足或没有时,火柴就熄灭了。
②演示实验。
③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④得出结论:经过呼吸,氧气减少。
(3)实验2:检验二氧化碳变化
①原理介绍:澄清的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会产生反应,生成一种白色沉淀物质。
②演示实验(2个学生)。
③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④得出结论:经过呼吸,二氧化碳增多。
4、学习资料:《呼吸前后气体成分比较表》
5、小结: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6、解释:为什么运动后呼吸要加快?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会加快。
(三)总结与延伸
1、通过今天学习,有什么收获?
2、运动后呼吸会发生变化,心跳呢?下节课进行研究。
板书设计: 运动起来会怎样(一)

吸入氧气
运动 呼吸 气体交换
加快 呼出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