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表达要得体
【教材分析】
语言表达得体,指在人际交往中,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我们应该明白,在特定的人际交往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
【教学目标】
1.通过事例引导学生明白如何做到表达得体。
2.了解感谢信、倡议书、邀请函等常用应用文的一般结构,学习写作倡议书。
3.锻炼学生在写作中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预习提示】
了解作文文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
1.下面这段话是班长准备的班会发言稿中的一段,表达不够得体,试着修改一下。
我们班最近变化很大,卫生好了,纪律好了,学习成绩也好了,本月获得了年级“流动红旗”。之所以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我认为主要归咎于班主任的管理。班主任管理很严格,很到位,很负责,我很欣赏,要充分肯定。
2.学生会计划开展“环境保护月”活动,准备邀请领导、专家学者、环保热心人士、家长和其他学校的师生等作为嘉宾参加活动的启动仪式。请你任选一个对象,以学生会的名义写一份邀请函。
3.在“环境保护月”活动中,你所在的班级将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倡导节约、低碳、环保的理念。请以班级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不少于500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例1:《该来的与不该走的》
有个人请客,看看时间过了,还有一大半的客人没来,主人心里很焦急,便说:“怎么搞的,该来的客人还不来?”一些敏感的客人听到了,心想:“该来的没来,那我们是不该来的口罗?”于是悄悄地走了,主人一看又走掉好几位客人,越发着急了,便说:“怎么这些不该走的客人,反倒走了呢?”剩下的客人一听,又想:“走了的是不该走的,那我们这些没走的倒是该走的了!”于是又都走了。最后只剩下一个跟主人较接近的朋友,看到这种尴尬的场面。就劝他说:“你说话前应该先考虑一下,否则说错了,就不容易收回来了。”主人大叫冤枉,急忙解释说:“我并不是叫他们走哇!”朋友听了大为光火,说:“不是叫他们走,那就是叫我走了?”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许多时候我们因为别人一句无心之言而耿耿于怀,更多的时候我们的无心之言却让别人受伤更大。俗话不俗,这真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话说得让人笑,一句话说得让人跳”。
二、自我提升
学生阅读语文教材139页至140页“表达要得体”的相关内容,认识语言表达得体的方法。
三、教师点拨
(一)师生共同分析课本139页的感谢信语言不得体的具体表现。
(二)教师归纳:如何做到表达得体?
要注意各种情境条件
(1)看准交际对象,掌握分寸
说写者不能一相情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要从对象的年龄、职业、思想、性格等不同特点出发,说恰当的话,即所谓“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同一个意思,对不同的人就应有不同的说法;同一个内容,对不同的对象,说话时的重点也应不同。
例2:某公司要招聘一名文秘人员。广告一出,应者如云。一女大学生递上自荐书,主考官边看自荐书,边自言自语地笑说,“啊,身高一米六五?穿上高跟鞋恐怕比我个头都高啦。”女生笑说,“别悲观,浓缩是精品嘛!”如此戏语,令主考官哭笑不得。哪里不得体?为什么?女生本想借潘长江小品中的台词开个玩笑,可惜搞错了对象。作为应聘者,不论从哪个角度讲,说这样的话都是欠妥的。
交际对象有性别、年龄、身份、经历、文化背景等具体因素。在运用语言作文交际时,应该切合实际。当然,注意交际对象,首先应尊重对方。
(2)适应交际场合,巧妙用语
交际的场合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氛围等。这里主要说氛围。交际的场合各种各样,有喜庆、哀伤之分,有庄重、轻松之别,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语言表达要与环境气氛相协调。在喜庆的场合谈令人伤感的话,在庄重的氛围中“搞笑”,都是不得体的。所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指的就是要适应不同的场合,说话用语巧妙自然。
例3:某饭店,老先生生日宴会。老友热情地点歌祝贺。掌声响过,歌声骤起,“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顿时主人容颜大变!尽管及时制止了乐曲继续演奏,但是,整个现场的气氛已十分尴尬。哪里不得体呢?为什么呢?
点歌的朋友并非有意为之,他只注意了“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我心爱的歌谣......”是他们一代人喜欢的歌,然却忽略了一个“日薄西山”的老人最敏感的就是“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最担心的就是“末日就要来到”。朋友忽略了歌词的内容是不适合生日宴会场合的。
(3)把握不同语体,用语准确
不同的语体,往往运用不同的语言材料,适应各自不同的语境和交际需要,形成各自不同的语言特点。
比如文言词语典雅、简洁、庄重,在比较庄重的书面语体如公文事务语体中经常使用;方言词语、俚词俗语等,简明、通俗、易懂,在口头语体或书面语体的文艺语体中经常使用。又如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常常使用长句、常式句、完全句等,而口头语体、文艺语体则常常使用短句、变式句、省略句等。
例4:电影《林则徐》中写林则徐召见外商,申明中国政府关于严禁贩卖鸦片的命令,其中说到如有违令者,“船货交公,人即正法”。有外商问:“什么叫‘正法’?”中国官员答:“正法就是杀头。” 这一段,林则徐说的是法令,所以用的是庄严典雅的“正法”,官员是口头对话,所以用了浅显易懂的“杀头”,和各自的语体都很协调。
(4)明确交际目的,有的放矢
语言的表达应有明确的目的性,目的决定了语言得体的尺度,决定了语言表达的方式。能根据表达目的选用合理的表达方式,就是所谓有的放矢。即使是同一内容,因不同的表达目的,在内容的取舍和侧重点等方面也应有所不同。
例5:“育人财会职业高中”为及早安排本校毕业生的工作,在报上登了一则启事,标题是“育人财会职业高中预聘毕业生。”有哪个地方不得体呢?为什么?
该标题意思表达得不准确。登报的目的是什么?该校长报上登启事的目的是“为了及早安排本校毕业生工作”,而标题中的“预聘”显然表达目的相违,因为“预聘”是用人单位的行为,所以必须修改。
[参考答案:(1)育人财会职业高中毕业生欢迎预聘;(2)育人财会职业高中毕业生求聘(职)。]
(5)注意谦敬遣词,恰如其分
好些汉语词汇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如把握不好,就会闹出笑话。尊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呼己方。
①正确使用谦词和敬词。
例6: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D)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令嫒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分析:“家母”是谦词,只用与指自己的母亲,此用来指别人的母亲,不得体。
“令嫒”是敬辞,用于称别人的女儿,此用来指别人的女儿,不得体。
“令尊”是敬辞,用于称别人的父亲,此用来指别人的父亲,不得体。
“令郎”是敬辞,用于称别人的儿子,得体。
有人把谦敬词语用一句话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
②遣词用语要注意分寸
例7:某县教育局丁局长在欢迎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的大会上致辞说:“×老师是一位语文改革家,是我们崇敬的导师和偶像,我代表全县人民十分虔诚地欢迎他的到来……”×老师听了很不自在,在答谢辞中说:“我们语文教师,最讲究分寸,刚才丁局长的讲话就缺乏点分寸……”在场的语文老师都议论纷纷。以上两人对话有哪些地方不得体?为什么?
丁局长的欢迎词确实让人“不自在”, 因为他的讲话太缺少分寸。
其一 ,态度不当,“偶像”应删去;
其二,心情不当,“虔诚”应改为“热忱”或“热烈”,
再看×老师的讲话。他指责东道主“说话缺乏点分寸”,也不得体,可改为“我才疏学浅,只是在语文教学改革方面作了一点探索。今天能有机会来贵县与各位领导和同行作交流,感到很荣幸。”
无论谦、敬、褒、贬,都应注意分寸,恰如其分。有个成语叫“过犹不及”,说过头话或者不到位都会让人感到不诚恳,不得体。
(三)小结
从以上的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问题都是选材上实用性很强的,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说话,不仅是思想的表达,也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和文明程度。
四、学以致用
完成课后“写作实践”第三题。
(一)写作指导1.应介绍发出倡议的背景、目的,这样更让人们理解和信服。2.明确倡议书的主题,如“节约新风尚,环保小卫士”“低碳生活我行动”等主题,并提出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3.注意倡议书的使用场合、对象,做到表达得体。
(二)思路指导:注意倡议书的格式。倡议书是书信的一种,格式与一般书信大致相同。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①题目。可直接用“倡议书”三字作题目,也可具体命名为某一方面的倡议书。②开头顶格写称呼。③正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写清倡议理由。倡议书的发出贵在引起广泛的响应,只有交代清楚倡议活动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各种背景事实,并申明发布倡议的目的,人们才会理解和信服,才会自觉地行动。第二,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这是正文的重点部分。倡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化。开展怎样的活动,都做哪些事情,具体要求是什么,它的价值和意义都有哪些,均需一一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一般是分条排列的,这样写往往清晰明确,一目了然。④结尾。结尾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⑤在右下方写提出倡议的单位名称或个人名字,在名称或名字下写日期。本次写作关键是正文部分,应先写清环境保护倡议活动的原因和现实背景,再写发出倡议的具体措施。最后总结一下,表明倡议活动的意义及倡议者的希望等。
五、课堂小结
语言是一门艺术,运用得体可以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不得体则可能闹笑话。希望今天这节课对大家在日后的与人沟通交往中有所帮助,有所启发。同学们不仅要在写作中表达得体,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一个礼貌得体的人,做一个有素养的人
六、板书设计
看准交际对象,掌握分寸
适应交际场合,巧妙用语
把握不同语体,用语准确
明确交际目的,有的放矢
注意谦敬遣词,恰如其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