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教案+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13.3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教案+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14 14:07:0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语文科七年级下册
《使至塞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字词。流畅、有感情地诵读,感受诗词的音韵美。
2.抓画面感,体味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美。
3.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
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感受诗词的音韵美。
2.品味诗词凝练、含蓄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盛唐时代,有一位诗人——
他工草隶,善画,精通音律,诗名享天下;
他笃信佛教,人称“诗佛”;
他的诗作天才妙悟、神韵悠然,与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交相辉映,成为中国古典诗坛最灿烂的景象。
他是谁?(王维)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王维——王摩诘的一首边塞诗《使至塞上》。
二、文学常识
1.作者介绍:
王维字摩诘,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著《王右丞集》。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大屏展示)
2、写作背景: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三、读诗味,感知音韵美
1、自由吟读,读准字音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视频朗读,读准节奏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自由吟读,读出情感
4. 教师范读配音乐。
诗歌是凝练的语言,只有读得慢一点,才能体会出诗的深长意味。
“孤”和“直””“圆”读得慢、饱满。
5.学生齐读,体会这首边塞诗的意味。
四、理诗意,探寻意境美
1、释义
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长河:黄河。
属国:典属国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国”代指使臣。这里“属国”指往吐蕃的使者,王维奉使问边,所以自称属国。
征蓬:飘飞的蓬草。言蓬草遇秋,随风远去。
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
候骑:骑马的侦察兵。
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首将。
燕然:山名,今蒙古三音诺颜汗中部的杭爱山,代指边防前线。
2、读懂诗心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我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一直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家边塞,又似北归的大雁一般飞入胡天的上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没山没树远处烽火台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终于碰到了骑马的兵士,一问才知道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
五、赏写法,品析艺术美
1、情感美
细细品味:我从 词语/意象/诗句中感受到了作者
的情感。(小组合作探讨并展示)
“单车欲问边” “单” 作者的孤独、苦闷
属国/过/居延:作者表面上是去慰劳崔希逸,实际上他是被排挤出了朝廷。
Ppt链接背景:
开元二十五年(737)春天,王维奉皇帝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
“征蓬出汉塞” “蓬”:飘飞的蓬草。王维离开家乡,远赴塞外,就像蓬草断根,飞向远方。
“归雁入胡天” “归雁”:作者的思乡之情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作者开阔的心胸。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逢”,喜悦之情,自豪之情
2、意境美
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视频播放)
“大”写诗人开阔的胸襟。沙漠浩瀚无边。
“孤”边塞荒凉,烽火台燃起的浓烟格外醒目而单调。
“长”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觉。
“圆”大漠观落日的特殊感受,亲切温暖,微带苍茫。
明确: 勾勒出一幅极其雄浑、阔大、壮美的大漠中黄昏落日图,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土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了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
构图美 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空间扩大
线条美 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层次丰富
色彩美 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鲜明优美
明确: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3、小结全诗
想到自己被排挤出朝庭之外时——他孤独苦闷;孤独苦闷感
看到边塞奇丽壮阔的自然风光时——他心胸开阔;开阔宏大感
听到将士不畏艰苦驻守燕然时——他自豪喜悦。自豪喜悦感
4、齐背全诗,体会这流动在诗歌中的孤独苦闷感、开阔宏大感、自豪喜悦感!
六、强记忆,再享诗意美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七、中考链接
(1)颔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传递了什么样的情感?
“征蓬”“归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表现了诗人心中无限孤寂飘零之感。
(2)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画面。
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的尽头,俯首远瞰,黄河横贯沙漠,天空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奇观,请自选角度,进行赏析。
 答:如: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壮阔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4)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表现了孤寂的情感。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所见风光,表达了他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
(6)阅读《使至塞上》,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 )  
A.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到达地点和作诗缘由,“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   
B.颔联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由“归雁”一词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秋天。   
C.颈联中,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D.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诗中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叹。
【答案】B (分析:B项中由“归雁入胡天”知道雁北飞,因此季节是春天。)
(7)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答案】B(“雄奇壮美”而非“明媚秀丽”)
(8)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31张PPT)



三单元 唐诗五首
使至塞上


部编八年级上
新知导入
盛唐时代,有一位诗人——
他工草隶,善画,精通音律,诗名享天下;
他笃信佛教,人称“诗佛”;
他的诗作天才妙悟、神韵悠然,与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交相辉映,成为中国古典诗坛最灿烂的景象。
他是谁?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王维——王摩诘的一首边塞诗《使至塞上》。
王维,字摩诘,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著《王右丞集》。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1.作者介绍
文学常识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2、写作背景:
文学常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自由吟读,读准字音
读诗味感知音韵美
2、视频朗读
3、自由吟读,读准停顿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自由吟读,读出情感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5. 教师范读配音乐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6.学生齐读,体会这首边塞诗的意味。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典属国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国”代指使臣。这里“属国”指往吐蕃的使者,王维奉使问边,所以自称属国。
单车:
烟:
长河:
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烽火,报警时点的烟火。
黄河。
属国:




征蓬:
飘飞的蓬草。言蓬草遇秋,随风远去。
理诗意探寻意境美
萧关:

候骑:

都护:

燕然:
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
骑马的侦察兵。
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首将。
山名,今蒙古三音诺颜汗中部的杭爱山,代指边防前线。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我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一直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家边塞,又似北归的大雁一般飞入胡天的上空。
(四)读懂诗心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终于碰到了骑马的兵士,一问才知道都护正在燕然前线呢!
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没山没树远处烽火台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孤独苦闷
表面上
去慰劳
实际上
被排挤
开元二十五年(737)春天,王维奉皇帝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
飘飞的
蓬草
思乡之情
开阔心胸
喜悦之情
自豪之情
细细品味:我从 词语/意象/诗句中感受到了作者 的情感。
小组合作探讨并展示
1、情感美
赏写法品析艺术美
2、意境美
欣赏: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视频播放
“大”写诗人开阔的胸襟。沙漠浩瀚无边。
“孤”边塞荒凉,烽火台燃起的浓烟格外醒目而单调。
“直”字,表现了打磨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
“长”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觉。
“圆”大漠观落日的特殊感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明确: 勾勒出一幅极其雄浑、阔大、壮美的大漠中黄昏落日图,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土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了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构图美:
线条美:
色彩美:
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
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
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
——空间阔大
——层次丰富
——鲜明优美
想到自己被排挤出朝庭之外时
——他孤独苦闷
看到边塞奇丽壮阔的自然风光时
——他心胸开阔
听到将士不畏艰苦驻守燕然时
——他自豪喜悦
孤独苦闷感
开阔宏大感
自豪喜悦感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齐背全诗,体会这流动在诗歌中的孤独苦闷感、开阔宏大感、自豪喜悦感!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强记忆再享诗意美
(1)颔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传递了什么样的情感?
“征蓬”“归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表现了诗人心中无限孤寂飘零之感。
中考链接
(2)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画面。
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的尽头,俯首远瞰,黄河横贯沙漠,天空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奇观,请自选角度,进行赏析。
  答:如: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壮阔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4)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的意境;表现了孤寂的情感。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所见风光,表达了他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
(6)阅读《使至塞上》,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到达地点和作诗缘由,“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   
B.颔联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由“归雁”一词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秋天。   
C.颈联中,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D.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诗中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叹。
B
(7)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B
(8)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D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