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数学同步水平测试
检测十三:一次函数(5.1~5.3)
1、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 ???)
A.?? ?B.???? ?C.??????D.
2.下列各点中,在直线上的点是……( )
A. ?B.????? ??????? C.??? ?? D.?
3.一次函数的图象在直角坐标系中,可能是……( )
4.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1,2),则k的值为……( )
A.???????????B.?-2????????????? C.?????????D. 2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比例函数一定是一次函数? ??? B.一次函数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
C.y=kx+b是一次函数?? ??????? ??? ?? ??D.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原点
6.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当时,x的取值范围是……( )
A.? ??? ??? ??? ??? ???B.
C.?? ??? ??? ??? ??? D.
7.已知点M 和点N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则a与b的大小关系是… (?????)
? A.a>b?????????????? B.a=b???????????? C.a<b?????????????? D.以上都不对
8.将函数的图象沿y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 )
A.? y=﹣3x+2????? B.y=﹣3x﹣2???? C.y=﹣3(x+2)? D. y=﹣3(x﹣2)
9.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00cm,则能反映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y(cm)与底边长x(cm)之间的函数解析式的图象是…… ( )
10.甲、乙两同学从A地出发,骑自行车在同一条路上行驶到B地,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千米)和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有下列说法:
(1)他们都行驶了18千米;
(2)甲在途中停留了0.5小时;
(3)乙比甲晚出发了0.5小时;
(4)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5)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
其中符合图象描述的说法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已知圆的面积公式是,在三者中,常量是 ,变量是 .
12.一次函数的图象过坐标原点,则b的值为??????????.
13.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是 ,与y轴交点坐标是 .
14.若点在函数的图象上,则m的值为??????????.
15.一次函数中,y随x增大而减小,则m的取值范围是 ??? .
16.如下图是某航空公司规定,旅客乘机所携带行李的质量x(kg)与其运费y(元)由如图所示的一次函数图象确定,则旅客可携带的免费行李最大质量是??????kg.
?
17.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上方,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8. 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46分)
19.(本题6分)已知是一次函数.
(1)当时,,求k的值;
(2)判断点是否在函数的图象上.
20.(本题6分)已知y与成正比例,且时,.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点在函数的图象上,求a的值.
21.(本题8分)某地举办乒乓球比赛的费用y(元)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租用比赛场地等固定不变的费用b(元),另一部分与参加比赛的人数x(人)成正比例,其关系式可表示为,已知 当x=20时,y=1600;当x=30时,y=2000.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有5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且全部费用由运动员分摊,那么每名运动员需要支付多少元?
22.(本题8分)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B,.
(1)求点A、点B的坐标;(2)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
23.(本题8分)如图,将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直线AB.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直线AB上是否存在点C,使△BOC的面积为2?若存在,求出点C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4.(本题10分)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ABC中,AB=2,点P是AB边上的任意一点(点P可以与点A重合,但不与点B重合),过点P作PE⊥BC,垂足为E,过E作EF⊥AC,垂足为F,过F作FQ⊥AQ,垂足为Q.
??(1)若点P是AB的中点,则BE= ,FC= ;
(1)在点P运动过程中,设BP=x,AQ=y.
①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②当BP的长等于多少时,点P与点Q重合?
答案:
一、选择题:DBDDC CAACC
二、填空题:11. 12.0 13. (-4,0),(0,8) 14. 7
15 .m<3 16. 20 17. m<4且m≠1 18.
三、解答题:
19.(1);(2)当x=3时,y=-7,因此点A不在函数的图象上
20.(1)设,当时,,可得,∴;(2)当y=2时,x=
21.(1)由条件得,解得,;
(2),每名运动员须分担56元
22.(1)A(0,4),B(2,0);(2)
23.(1)设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为,由A(1,0)得b= -2,函数解析式为
(2)C(2,2)或C(-2,-6)
24.(1),
(2)①∠A=∠B=∠C=60°,AB=BC=CA=2,在△BEP中,因为PE⊥BE,∠B=60°,
所以∠BPE=30°,而BP=x,所以BE=x,EC=2-x, 在△CFE中,因为∠C=60°,EF⊥CF,
所以∠FEC=30°,所以FC=1- x,同理在△FAQ中,可得AQ=+x,
而AQ=y,所以y=+x(0②当点P与点Q重合时,有AQ+BP=AB=2,所以x+y=2,
得x=,所以当BP的长为时,点P与点Q重合.
第6题图
S(千米)
18
t(小时)
甲
乙
O
第10题图
0.5
1
2
2.5
第16题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