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同步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同步练习(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22 11:1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3课同步练习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9题;)
1.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掠过(lüè)?? 屏息(píng)??? 翘首(qiáo)?????B.?瞬间(shùn)? 敦煌(huáng)?? 延续(yán) C.?悄然(qiǎo)? 凌空(líng)??? 酷似(kù)????????D.?衬着(chèn)? 慷慨(kǎi)???? 敛声(liǎn)
2.下列句子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B.?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急如流星,又潇洒自如。 C.?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D.?如梦初醒的观众用振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紧接着,是向前_______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_______过来,她已经_______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_______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21cnjy.com
A.?翻腾??? 反应??? 展开??? 插进??????????????????????????????????B.?翻转??? 反映??? 伸开??? 插进 C.?翻腾??? 反应??? 展开??? 跳进??????????????????????????????????D.?翻转??? 反映??? 伸开??? 跳进2·1·c·n·j·y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贵州环雷公山超100公里跑国际挑战赛”是目前中国唯一的一个多地点、多赛段、三日赛程的超长跑国际挑战赛之一。 B.?在今天凌晨结束的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米比赛中,中国广东飞人苏炳添飚出9秒99的成绩,成为历史上首个突破10秒大关的黄种人。 C.?在2015年的女排亚锦赛上,中国女排辉煌地取得了八战全胜的战绩,荣获冠军。 D.?亚洲女子排球赛上中国女排队员体现出来的拼搏精神和激动场面,让现场观众激动不已。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不是比喻的一项是(??? )
A.?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B.?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C.?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 D.?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
B.?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在特定场合中的片段、剖面或者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C.?特写表现的一般是一个特定的时空交汇点上的形象画面。??????????
D.?特写和消息一样,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来源:21cnj*y.co*m】
7.给下列新闻拟写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本报讯(实习记者 唐剑),端午节当日,记者在西宁市街头看到,各种颜色鲜艳、做工精美的手工香包,颇受市民的青睐。【出处:21教育名师】
??? 30日上午8点,记者在西宁市城中区南川东路看到,许多市民围着一个老奶奶的香包摊,争相购买各色香包,元宝、口袋、莲花等多种造型的香包非常吸引人的眼球。“这种是‘元宝香包’,有招财的意思;这是‘福袋香包’,有带福的意思!”在老奶奶的讲解宣传下,一位中年女性一下就买了10个。在采访中,很多市民表示,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虽然很多传统习俗已慢慢变淡,但我们西宁人的端午节依然要过得古香古色:粽子要吃,尤其是手工香包一定要戴。所以,端午节这天老奶奶手工香包的生意格外好。
(《西宁晚报》2017.5.31,有改动)
A.?端午节手工香包颇受市民青睐。?????????????????????????B.?手工香包颇受市民青睐。 C.?西宁手工香包颇受青睐。????????????????????????????????? ???D.?端午节手工香包颇受青睐。21*cnjy*com
8.文学常识填空
??? 新闻特写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事件或人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它与消息的共同点是:________。它与消息的区别在于:消息往往3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特写________。
9.感知课文
??? 落笔集中,突出一点,是这篇特写的突出特点。在1.7秒的时间跨度里,极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从“________”到“________”;由“________”到“________”,跳水姑娘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让人尽收眼底。
二、综合题(共1题;)
10.第32届夏季奥运会将于2020年在日本东京举行。学校拟开展“走进奥运,助力中国军团”的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拟写口号】假如你有幸作为啦啦队成员现场为运动健儿加油,请你拟写一句有创意的加油口号。(温馨提示:请注意口号简练、通俗、朗朗上口的特点)
(2)【推荐物品】央视奥运报道团拟从以下四件物品中选择一件放在他们的工作间,以展示中国文化特色。请你推荐一件,并简述理由。

(3)【表达看法】2016年5月19日汤姆斯杯四分之一决赛,排名世界第一的羽毛球男单选手——中国运动员谌龙,在对阵韩国选手的比赛中失利,部分网民就此事发帖评论,请你以网民“风华正茂”的身份跟帖,发表自己的看法。
网民“梅山民”:谌龙,还世界排名第一,假的吧?太让人失望了!
网民“墨鱼先生”:运动员无论谁都会有压力!他们很辛苦,不容易啊!
网民“风华正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3题;)
11.阅读《“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回答问题。
(1)本文是一篇新闻特写,作者抓住哪一个瞬间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述?
(2)文章开头写白云、飞鸟有什么作用?
(3)下面对第3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把时间写得有情有义,充分展现了吕伟动作既快又潇洒。 B.?本段运用了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 C.?画面如同慢镜头,充分展示了吕伟动作、形体的优美。 D.?“从容不迫”一词,表现了吕伟面对大赛镇定自若的良好的心理素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作者除了从正面直接描写运动员的瞬间跳水动作,还运用了侧面描写,请对此作分析。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 ①新华社莫斯科7月13日电(记者许苓仁、刘广、林榕)把所有的矜持都抛掉,让热泪尽情地流淌。在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用平稳的语调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后,聚集在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的中国人眼睛湿润了。21教育网
??? ②北京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选定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投票中,第二轮就以过半数优势赢得了奥运会主办权。在这轮投票中,北京获得了56票,多伦多为22票,巴黎为18票,伊斯坦布尔为9票。
??? ③在投票前各申奥代表团作陈述报告时,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再次重申中国政府坚定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立场。他说,中国政府将信守在北京陈述报告中所作的所有承诺,并尽一切努力帮助北京实现其承诺。
??? ④北京在国际奥委会首轮投票中获得了44票,多伦多、伊斯坦布尔、巴黎和大阪分别得20、17、15和6票。大阪第一轮被淘汰。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 ⑤今天共有118名国际奥委会委员参加了投票。首轮实际上有104名委员投票,有效票为102张。第二轮有106名委员实际参加投票,有效票为105张。
??? ⑥风度翩翩的何振梁噙住了泪水。面对排着队上前祝贺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只有用默默的拥抱来感谢支持北京、支持中国的朋友们。21·cn·jy·com
??? ⑦何振梁在来莫斯科前接受本社记者的专访时说,现在的北京比八年前有了很大进步,北京应该赢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21·世纪*教育网
??? ⑧该轮到北京办奥运会了!这不仅是何振梁的自信,也是本社记者在投票结束后采访国际体育界人士得到的普遍回答。来自韩国的国际奥委会副主席金云龙说:“北京本来就有办奥运会的能力,此次获胜丝毫也不让人觉得意外。”瑞士奥委会主席长荃·瓦特说:“现在是奥运会到中国去举办的时候了。我相信北京一定能举办一次成功的奥运会。”
??? ⑨北京市市长刘淇与国际奥委会签订完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合同后步入新闻大厅,立刻被中外记者围得水泄不通。刘淇说:“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北京一定会举办一次成功的奥运会。”他说,他刚才签字的钢笔无比珍贵,他要永远保存下去。
??? ⑩兴奋不已的前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对记者说:“北京获胜比我拿世界冠军还高兴。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社会进步的肯定。”【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导语是对事件或中心的概述。本文的导语是(??? )
A.?第①段?????????????????????????????B.?第①-②段?????????????????????????????C.?第②段?????????????????????????????D.?第①-③段
(2)这篇新闻的主体写了三点内容,依次是:说明中国政府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
(3)第①段中的“所有”“都”“尽情”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

(4)你认为“该轮到北京申办奥运会了”一句中“该”字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侯晶晶:轮椅上“走”出精彩人生
侯冠宇
??? 她是中国第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博士","中国十大女杰"之一。她还登上过第十七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领奖台。面对诸多荣誉,侯晶晶更习惯将自己定位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一名普通教师。“我只是个普通人,做了分内的事,荣誉是很偶然的。”2-1-c-n-j-y
??? 侯晶晶,1975年出生于安徽省当涂县。因为从小迷恋读书写字,4岁就被父母送进小学。让大家惊讶的是,在第一次单元测试中,她就得了双百分。很快,侯晶晶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 11岁那年,这个活泼的小女孩因为一次误诊,从此失去了行动能力,瘫痪在床,不得不告别校园。侯晶晶坦言自己当时也曾很低落、绝望,但家人的爱给了她极大的支持。父母从不在她面前叹息流泪,总是乐观地告诉她不要放弃希望。远方的姑父姑妈长年与她通信,鼓励她自学成才。
??? 病床上的侯晶晶拿起书本开始在家自学。在长达10年的自学历程里,每一步她都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坐在专用沙发上看书,时间久了下肢会血流不畅而浮肿,每隔一两个小时侯晶晶就必须把腿方直,让 按摩一会儿。最难熬的还是冬季,由于下肢没有知觉,晚上睡觉时,她的腿经常被放在被褥里的热水袋烫的血肉模糊,几乎每次都要到第二年春天才能蜕痂。
??? 1994年,侯晶晶第一次坐在轮椅上进入自学考试的考场,这几乎也是她8年来第一次出门,当时的情景让她至今难忘。虽然既激动又紧张,但基础英语3个小时的考试她只用了1个多小时就自信地交卷了,大学语文也考得非常顺利。最终,侯晶晶的基础英语获得了马鞍山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 认识侯晶晶的人都评价她“意志如钢”,她则淡淡地说:“认准一个正确的价值方向,化为点滴行动,坚持不懈,我只是在努力这样做。”在侯晶晶的人生道路上,她就是以这样的态度一直坚持着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的。
??? 1998年,侯晶晶以外语专业总分第一的成绩被录取为南京师大外国语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结束了10年的自学生涯,她开始了最大限度地挑战体能与耐力的学校生活。由于控制不了上厕所的时间,又无法用一般的公共设施,每次离开宿舍去听课,她都提前几小时禁水。即便如此,她也总是背着一个大书包,里面装着用来方便的器具。
??? 毕业的那一年,侯晶晶又以专业方向第一名的成绩跨专业考上了南京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专业的博士。为了完成关于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的博士论文,她硬是啃下了13本诺丁斯的英文原版著作,其中有12本著作在国内还没有中文版。侯晶晶还设计了两种调查问卷,坐着轮椅深入各师范院校、中小学、幼儿园,观察调研关怀教育在中国学校的开展状况。博导朱小蔓教授评价说,侯晶晶的调查发现和结论对关怀教育在中国教育界的运用有着积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如今,侯晶晶终于圆了小时候的“教师梦”,成为南京师大的一名教师。尽管“走”上讲台的时间并不长,但她很快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已经连续两个学期被评为该校“最受欢迎的老师”。
? ??现在侯晶晶的生活,仍然是以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主,她一直以一种从容冷静的态度对待种种荣誉;“人生似波浪起伏,有波峰波谷。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应该尽量沉下心来做点事情,不要迷失方向。”
(选自《中国青年报》)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则新闻的标题非常耐人寻味,“坐”在轮椅上却能“走”,将看似不合理的内容放在一起,含意深远,也更吸引读者。 B.?侯晶晶因误诊瘫痪在床,失去了行动能力,但她从不灰心、绝望,在家人和亲戚的鼓励下,走上了自学成才的道路。 C.?侯晶晶认准一个正确的价值方向后,就会坚持不懈地朝着目标努力奋斗,所以她才能实现心中的理想,事业有成。 D.?侯晶晶在挫折面前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荣誉面前,也能保持从容冷静的态度。这一点十分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21*cnjy*com
(2)文章第1段属于新闻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
(3)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侯晶晶的成功经验主要有哪些?
(4)侯晶晶身残志坚,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启迪?试联系实际谈谈你自己的感想。
答案解析部分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1. A
解:A项中“屏”应读“bǐng”。
【点评】此题考查汉字的拼读。做此类题,要注意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同音字,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等的区别,还有方言字的误读,像本题就是多音字拼读错误,“屏”应读“bǐng”。【版权所有:21教育】
2. A
解:B项中“急”应为“疾”,C项中“瞭”应为缭”,D项中“振”应为“震。
【点评】此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做此类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异形字,形声字等的区别。
3. A
解: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从最后一空看,前面说她像“箭”,这里“插进”比“跳进”更能写出跳水运动员动作的娴熟、技艺的高超,故排除C、D两项;“反应”的意思是“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变化”;“反映”的意思是“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结合句意,此处应填“反应”,排除B项,故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词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时结合具体语境,根据词义或字义来判断。平时在学习时,多进行理解体会即可。
4. B
解:A项前后矛盾,删去“之一”; C项语序不当,把“辉煌”移至“战绩”前,并去掉“地”; D项搭配不当,“激动场面”不能与“体现”相搭配,可删去“和激动场面”。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解答时需要了解病句的相关知识,尤其注意容易出错的几大类型。如: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不合逻辑、句式杂糅、表意不明、重复啰嗦、用词不当、前后不一致等。
5. C
解:C项运用的修辞方法是拟物。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修辞的辨识能力。解答时需要对基本的修辞类型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拟物是比拟的一种,是把人当物来进行描写的方法。
6. D
解:改为,特写和消息一样,往往择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以简洁和让事实说明问题取胜。 故答案为:D 【点评】正确掌握新闻和消息的概念,区别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7. A
解:新闻标题是对新闻内容的概括,拟写新标题,应先找导语,即新闻的首段或首句,然后对导语进行“去枝剪叶”的处理,保留时间、地点、事件等新闻要素即可。此题中,新闻导语是首段,B项缺少时间地点,C项缺少时间,D项缺少地点,所以答案选A。 【点评】此题考查内容的概括。做此类题,可以先从导语里面去概括,一般可以改为:什么人(物)+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干什么这样的格式来概括。
8. 一个片段;一个场面;一个镜头;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主要抓住新闻事件中富有特征的片段展开
解:此题考查新闻特写的相关知识,与新闻的比较,区别新闻特写展现在某细节的地方。
【点评】此题考查新闻特写的相关文化常识。做此类题,要注意识记积累不同文体的相关知识,区分新闻和新闻特写的区别,如本题第四项侧重新闻的特点,不是新闻特写的特点。
9. 轻轻一蹬;凌空翔舞;疾如流星;插进碧波之中
解:此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筛选与整合。本题可以对照原文,根据要求进行填写,摘录原文跳水的优美动作,按照先后顺序进行填写。 www-2-1-cnjy-com
【点评】此题考查内容的筛选与整合。做此类题,要注意准确的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二、综合题
10. (1)①中国,中国,奋勇拼搏!②敢于亮剑,勇往直前! (2)①我推荐中国结。中国结色彩鲜艳,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造型优美,其形状象征着中华儿女心连心,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②我推荐中国瓷器。因为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③我推荐京剧脸谱。因为京剧脸谱具有极高的文化和美学价值,甚至能直接当作传统工艺美术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④我推荐中国书法。因为中国书法是最具民族特色,最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文化特征的一门艺术,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 (3)①对运动员,应该多一份理解与包容!②胜败乃兵家常事!③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解:⑴加油口号的拟写,要体现简练、通俗、朗朗上口的特点。本题要注意结合题干要求,围绕“为运动健儿加油”这一点来写。 ⑵可从物品本身的特点及象征意义,物品在中国传统文化及世界文化中的地位,物品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贡献等方面来简述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⑶要求用语文明,观点鲜明,以鼓励、安慰为主。 故答案为:⑴①中国,中国,奋勇拼搏!②敢于亮剑,勇往直前! ⑵①我推荐中国结。中国结色彩鲜艳,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造型优美,其形状象征着中华儿女心连心,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②我推荐中国瓷器。因为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③我推荐京剧脸谱。因为京剧脸谱具有极高的文化和美学价值,甚至能直接当作传统工艺美术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④我推荐中国书法。因为中国书法是最具民族特色,最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文化特征的一门艺术,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 ⑶①对运动员,应该多一份理解与包容!②胜败乃兵家常事!③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点评】(1)本题考查宣传口号的拟写能力。解答时注意口号要凝练、顺口并能发挥正面积极的作用为佳。 (2)本题考查表达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时扣住物品特点并联系主题进行表达即可。 (3)本题考查观点表达的能力。解答时要审清题意,舆论点评不可太过激。注意表达的流畅、委婉。 ?
三、现代文阅读
11. (1)抓住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夺魁的1.7秒进行了细致、生动形象的描述。 (2)以白云飘浮、飞鸟掠过之动态,衬托出吕伟的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3)B (4)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印度观众的“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从侧面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主题突显了出来。
解:(1)此题考查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根据新闻的内容,可以判断抓住夺魁1.7秒,运用动作描写的方方进行细致、生动的描绘。 (2)此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技巧。开头写白云、飞鸟的动态景象,为下文写吕伟的做铺垫,为了展现下文吕伟动作快且潇洒,衬托出吕伟的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3)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第三段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吕伟动作和身形的优美,运用了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故选B? (4)此题考查文章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作用。此文先正面描写了吕伟的精彩表演后,在侧面描写了外国记者的赞叹和观众的掌声,集中在第五段和最后一段,侧面描写更能突出吕伟技压群芳的特点。 【点评】(1)此题考查内容的分析与概括。做此类题,要注意通读课文,找到对应段落第三段,然后根据要求筛选信息。 (2)此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技巧。文章的开头,一般有引出下文, 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或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或渲染…气氛;或突出表现了…;或引出下文…(具体内容);或为下文…作铺垫(或埋下伏笔);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相呼应);或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再根据这些作用,联系文章内容分析。 (3)此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做此类题,要根据题干要求找到相应的段落,通读段落内容后,可以采取排除法,排除最有把握的,最后再选择。 (4)此题考查文章的表现手法。注意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更好地体现了主题。
12. (1)B (2)两轮投票的情况;中国人及国际友人的反应 (3)表达了中国人申奥成功的无比喜悦、无比激动的心情。 (4)有经过漫长的期待终于梦想成真的喜悦,有作为中国人的无比自豪,有北京一定能办好奥运会的自信。
解:⑴解答此题,首先了解导语的位置:导语往往在文章的开头,有时是一句话,有时是一段或两段。其次明白:导语是对事件或中心的概述。本文主要叙述了中国北京以过半数优势赢得了奥运会主办权。而第①段主要叙述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第②段介绍了北京以56票的优势赢得了奥运会主办权。所以本文的导语部分应是课文第①~②段。 ⑵解答此题,可先找准文章的主体部分,然后给主体部分划分层次并归纳意思。主体部分共有八段,仔细阅读这八个段落,可以发现:第③段介绍了中国政府的态度。第④⑤段主要介绍了投票情况。第⑥⑦⑨⑩段介绍了中国人获知“北京获得申奥主办权”这一消息的喜悦、兴奋与激动。第⑧段介绍外国友人获知消息后的反应。这样,我们就可以概括出新闻主体部分重点介绍了三方面的内容:说明中国政府的态度、两轮投票的情况、中国人及国际友人的反应。 ⑶“所有”“都”表示范围,强调矜持抛却之彻底,突出喜悦之情的强烈;“尽情”指“从心所欲,不受拘束”,让高兴的泪水随心所欲、不受拘束地流淌,可见心情之无比激动、喜悦。 ⑷分析“该”是“应该”的意思,分析“该”字包含的思想感情,应结合文章内容来理解。申奥是中国人期待已久的梦想,现在申奥成功,国人无比的兴奋与喜悦,故“该”字包含了“梦想成真的喜悦”和“无比的自豪”;从下文“这不仅是何振梁的自信,也是本社记者在投票结束后采访国际体育界人士得到的普遍回答”可以看出“该”字还包含着“信心”——办好奥运会的信心。 故答案为:⑴B;⑵两轮投票的情况;中国人及国际友人的反应;⑶表达了中国人申奥成功的无比喜悦、无比激动的心情。⑷有经过漫长的期待终于梦想成真的喜悦,有作为中国人的无比自豪,有北京一定能办好奥运会的自信。 【点评】(1)本题考查新闻的组成的辨识能力。解答时注意导语一般在新闻的电头之后,正文的第一句或第一二段。 (2)本题考查对新闻内容的筛选能力。解答时结合内容抓关键词语进行概括即可。 (3)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注意将词语放入具体语境中进行分析,用合适的词语进行情感概括即可。 (4)本题考查文章情感的体会能力。解答时通读文段,结合内容体会情感即可。
13. (1)B (2)属于导语部分。作用:集中介绍新闻要报道的人物为整篇新闻定下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①认准人生的方向。侯晶晶虽然遭遇了这么大的挫折,但仍坚持自学,渴望成为一名教师。 ②坚持不懈的努力。多年来,侯晶晶最大限度地挑战体能与耐力,持之以恒地学习,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③战胜自我,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侯晶晶也曾低落过、绝望过,但在家人的鼓励下,她终于找回了自我,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最终事业有成。 (4)示例: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勇于面对人生中的挫折,找准生活的目标,不断进取。
解:(1)B项应该为侯晶晶曾很低落、绝望。 (2)在新闻第一句,一般属于导语部分,这句话写出了侯晶晶与众不同的“精彩人生”。 (3)通读短文后,可以结合第六段,第十段来分析,再联系她的生平事迹来概括。 (4)谈个人感悟,围绕战胜困难,不断进取努力这些主题来谈,要结合生活实际。 【点评】(1)此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本题B项应该为侯晶晶曾很低落、绝望。 (2)此题考查导语的作用。做此类题,要注意新闻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一般为新闻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所以第一段是本文的导语部分,起作用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如 "坐在轮椅上的女博士" "中国十大女杰" 等称号,又为整篇新闻定下感情基调,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3)此题考查人物形象的概括。做此类题,可以从不同的事例中逐一分析概括。
(4)此题考查个人感悟与启发。做此类题,要注意源于短文,又要联系实际,高于文本。本题可参考第三题的答案,加以拓展。www.21-cn-j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