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11 短文两篇 记承天寺夜游(幻灯片4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11 短文两篇 记承天寺夜游(幻灯片4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21 20:32:27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记承天寺夜游
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
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谦君
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
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给人
的感觉是一种淡淡的柔弱的清凉的味道,而这正迎合了文人的雅兴和追求平淡的心理,所以,文人学者们常借月亮来抒写自己的情怀……
情境导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北宋·王安石)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PPT模板:www.1ppt.com/moban/ PPT素材: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www.1ppt.com/tubiao/
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PPT论坛:www.1ppt.cn PPT课件:www.1ppt.com/kejian/
语文课件:www.1ppt.com/kejian/yuwen/ 数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www.1ppt.com/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www.1ppt.com/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kexue/ 物理课件:www.1ppt.com/kejian/wuli/
化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www.1ppt.com/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www.1ppt.com/kejian/dili/ 历史课件:www.1ppt.com/kejian/lishi/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1079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作者简介
文----唐宋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曾巩 王安石

词---- 苏辛: 苏轼 辛弃疾

诗----苏黄: 苏轼 黄庭坚

书法---宋四家: 苏轼 蔡襄 黄庭坚 米芾
才华横溢的苏轼
【代表作】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代表作品有《赤壁赋》《石钟山记》《题西林壁》《赠刘景文》《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
一首词《赤壁怀古》,
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
一篇《记承天寺夜游》。
???????? ? —— 林语堂? 《苏东坡传》
苏轼:元丰二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 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
资料链接(一)
背景介绍
资料链接(二)
张怀民:1083年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他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决不挂怀贬谪之事,公务之余,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之人。
承天寺: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字,故又名月台寺。
承天寺
景点介绍
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文章感知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公元1083年。

再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翻译。
念,考虑,想到。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这时月光照进门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

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

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是。只是缺少清闲的人。
共同、一起。
形容水的澄澈。
均为水生植物。
院子里。
大概是。
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译文: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就一起在院子里散步。月色洒满庭院,如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古今异义
四时俱备( )
晓雾将歇( )
夕日欲颓( )
古义:季节 今义:某个时候
古义:消散 今义:停止、休息
古义:坠落 今义:衰败,萎靡
文言文积累



































































































盖竹柏影也(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念无与为乐者( )
月色入户( )
古义:大概是
今义:器物上部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古义:清闲的人 今义:指
古义:考虑,想到 今义:想念
古义:单扇的门 今义:主要指人家
与事无关的人,多含贬义
◆一词多义


夕日欲颓( )
欲穷其林(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念无与为乐者( )
副词,将要
动词,想要
动词,参与,文中
指置身其中
动词,和


猿鸟乱鸣( )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
形容词,没有秩序,没有条理


遂至承天寺( )
遂迷,不复得路( )
名词,战乱
于是,就
终于



































































































◆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 )
夕日欲颓( )
相与步于中庭( )
名词做动词,辉映
形容词做动词,坠落
名词做动词,散步
◆文言句式
判断句:
盖竹柏影也(“……也”表判断)
省略句:
解衣欲睡(省略主语“余”)
倒装句:
相与步于中庭(状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一是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
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文章解析
2、文章开头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点: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张怀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
3.“怀民亦未寝”中的“亦”说明了什么?
“亦”说明张怀民与作者的处境相同,情怀自然也一致。见明月而未寝,体现出被贬官之人的抑郁寡欢之情。
4、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1)“庭下如积水空明”
作者用“积水空明”四个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感。
(2)“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用“藻荇交横”四个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
5、文中多处语句体现出了苏轼与张怀民的友谊深厚,试找出一句做简要赏析。
如“念无与为乐者……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面对美景,只有张怀民可以共乐,而张怀民也没有睡觉,表现了两个人心有灵犀,友情深厚。
6、再读课文,苏轼真的是闲吗?试分析清闲之意,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你认为文中的“闲人”包含了哪几层意思?


入夜即解衣欲睡
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
与怀民于庭中散步
欣赏月下美景
①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②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7、如何理解“何夜无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也体现了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
1.言约义丰。
本文先记叙夜游的经过,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原因、结果各种要素齐备,行文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接着是出色的描写;最后抒情结束,抒情中含有议论,记叙文的几种表达方法全部用上。
写法探究
2.善抓特征,虚实相生。
本文抓住月光晶莹与清凉的特点,以“积水空明”作比,而本体月光没有出现,化实为虚,后又以“藻、荇交横”这个喻体丰富前一个喻体“积水空明”,是化虚为实。虚实相生,别具匠心。
3.语言清丽含蓄。
本文中一个仿佛不经意的词——“闲人”,却饱含着作者对屡受打击、频遭贬谪的苦痛的控诉和对当政者的揶揄,还兼有对自己苦闷的排遣。
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 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境界,传达出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把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融入其中。
课堂总结


叙事——赏月缘由

月色入户怀民相与
贬居寂寞

写景——庭下月景

积水空明藻荇交横
景色宜人

抒情——触景生情

处处皆景闲人得赏
闲情雅致

悲凉苦闷
豁达乐观
记承天寺夜游
板书设计
贬官杭州:
我本无家更安住,
故乡无比好湖山。
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官黄州:
贬官惠州: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拓展提升
逆境中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豪放乐观!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
评价
在为人上,他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
在为官上,他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
在人生态度上,他即使身处绝境,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
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他的名字就是一座丰碑!
这两篇短文都写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试加以分析说明。
《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这篇文章中有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是山川风物的客观形态,也是作者对山川风物的审美感受──愉悦,“实欲界之仙都”,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表露无疑。“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比较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
?????? 能力扩展:一切景语皆情语。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西江月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李白
请同学们也来写一段景色描写,不要直接出现写自己心情的词语,但要能够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描写看出你的心情,或是愉快的,或是郁闷的等等,要体现“一切景语皆情语”。